王世林:一年挣得美金500万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yanfang19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美国史肯斯公司将500万美金的产品订单,一次性下到了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陕西省咸阳市农民王世林手里。据说,他生产的地下水管的管卡系列产品在全世界包括他在内只有两个生产厂家是通过美国认证的。这件事在当地成了轰动一时的新闻。王世林究竟凭什么赢得了美国一家大公司的信任?这个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王世林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国企不干的活他去干
  
  王世林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社会地位和家庭背景。他1961年出生在陕西省咸阳市西郊一个农户家里,初中毕业后,一直在家务农,搞企业纯属偶然所为。
  1993年初,当地的一位领导让王世林帮忙照看一下公路边的几间房子,王世林在了解后得知,那几间房子是一个外地客商投资修建的,原本说要在这里做生意,可房子盖好了,人却一去不复返。
  看着这几间空房子,王世林心想,如果能把这房子利用起来该多好呀,这时,有人告诉他,兴平市缝纫机配件厂正在做一批外贸上的活儿,专门为台湾和新加坡生产"T型"螺栓,很希望有人能为他们提供产品毛坯。获此消息,王世林立即前往该厂洽谈合作事宜,没想到一谈既成,之后,王世林便在该厂认真学习关于铸造方面的技术,掌握技术后,便招了几个人,开始为缝配(缝纫机配件厂)加工起了毛坯料。
  在与缝配合作期间,从未在工厂里干过的王世林却从中发现了很多问题,他觉得这个国营企业无论是人员管理上,还是在工作效率上,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他不明白,为什么10个人就能干的活,非要用20个、30个人去干?
  一年后,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螺栓大降价,缝配不愿再承接生产螺栓的活,这时,作为中介机构的外贸公司一下子慌了,他们问缝配:"谁给你们加工毛坯?"
  缝配的人说:"王世林。"
  外贸公司的人找到王世林,问他有没有能力生产铸铁螺栓。
  王世林说:"那要看你让不让我生产。"
  "你有技术吗?有设备吗?"
  "我一年来在缝配把他们所有的技术都学到手了,我相信我肯定比他们做得好,如果缝配不想干这活儿了,你告诉我一声。"
  "缝配现在就不干了,你告诉我,你到底有没有能力干这活,能不能保证产品质量?"
  "能!我肯定能!"
  "这活干不好或者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可是要赔偿的,你要干不了,你早点告诉我,免得误了大事。"
  "我用我的人格担保,绝对保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
  应人事小,误人事大,王世林这么答应之后,一下子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知道这件事的朋友都劝他说:"人家国营厂子都不愿干的事,你怎么敢揽呢?"而让他真正感到压力的还不是这些,而是资金上的压力。
  要完成外贸公司的生产任务,首先得购置设备,设备至少得10万元,10万元从哪里来?他宁肯10000元付3000元的利息,也没有人借给他钱。这使从未有过压力的王世林一个礼拜之内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但他始终坚信,天下没有干不成的事情。妻子劝他:"咱现在是能挣起赔不起,万一赔不起怎么办?"
  王世林说:"这批活,他们不愿干,是因为他们管理不善造成的,这账我算过了,绝对不会赔。"
  最后,在当地一位领导的协调下,农行答应贷给他10万元。
  
  专家不敢接的活他敢接
  
  从银行里贷了10万元之后,王世林购置了设备,自己又亲手培训技工,在一个月之内便开始了正常的生产。
  投产后不到两年,王世林便还清了银行的贷款且略有盈余。其间,王世林始终坚持要求把产品要做到精确,以生产的质量和诚信去赢得市场,他的这种要求使他生产的各种螺栓系列产品深得台湾和东南亚地区用户赞誉。但王世林并没有因此而自满,他总是在寻找机会,想干出一些更大的活来。
  1998年4月一天,外贸公司的一个人给他打电话,说美国史肯斯公司拿着一堆图纸想在我国寻找生产地下水管管卡的厂家,并说该公司在北京找到了铸造方面的一些专家教授,希望专家能够为他们生产出样品,然后再推荐一个精密度较高的生产厂家。一些专家看了图纸后进行了反复的论证,认为这些图纸在设计上有问题,根本不可能生产出他们所要求的样品。专家的一番话让美国人很失望,在这种情况下,对王世林非常了解的那位外贸公司的人便给王世林打电话,问王世林有没有把握搞样品生产。
  王世林接到电话后说:"你把图纸给我背回来。"王世林当时说这话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件事会难到什么程度。
  为了那10件样品,在一年的时间里,王世林绞尽了脑汁。当时,要生产样品,根本没有任何设备,也不能购置设备,设备购置了,万一美方不投产,设备不就成一堆废铁?于是,在生产这10件样品时,王世林无数次地往返于咸阳、西安、长安、户县、周至几个县市之间,每一件样品都要经过几十道工序,而每一道工序都不会在同一地方完成,于是,他和外贸公司的一个人一起开着车,拉着那些样品,到处寻求加工。
  半年之后,他已耗去了近50万元,但那10件样品还没有眉目,厂里的一些技术人员劝他:"人家一些专家教授都干不了的活,咱怎么能干成呢?算了吧,早点收手,少赔点。"
  王世林说:"我们一定得干成这些样品,干成了,对我们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你没有干完,怎么能知道你干不成呢?"
  此时的王世林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在一边筹款,一边搞样品,还要一边抓厂里的生产。一旦搞到钱,马上又开始了他那10件样品的反复制作与实验。他不知道自己实验过多少次,也不知道光去北京请教过多少专家学者。但是,他知道,这一年,他跑坏了一辆车,为了10件样品耗去了100多万元的资金。
  让他感到欣慰的是,最终他不但按照美国人的图纸生产出了质量过关的样品,而且在美国人原来设计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制造出了一套地下水管管卡的样品。
  
  老外对他赞口不绝
  
  自从把那些样品发往美国后,王世林那颗急切的心便被悬挂了起来。
  1999年4月,在经过近一年的痛苦的等待与煎熬之后,终于有了结果。
  美国史肯斯公司拿到他生产的样品后,经过反反复复的实验和检验,最终通过了他亲自设计的那套样品的认证,而让王世林更加感到意外的是,史肯斯公司在认定他产品的样品时,直接给他下了一个37.5万美元的订单。
  拿到订单的王世林很快投资80万元购置了所有的生产设备,在短短两个月之内,他的第一批产品就生产出来了。
  史肯斯公司立即派来了一个铸造方面的资深专家对产品进行初步的检验。
  那位名叫海瑞的59岁的专家来到王世林的铸造厂时,看着整个工厂显得破烂不堪的样子,很吃惊地问翻译:"你有没有把我带错地方。"
  "没错,这就是王世林的铸造厂。"
  海瑞摇了摇头,表示很不解,因此,他在见到王世林后很冷漠地说:"王先生,听说你们已按照订单生产出了第一批产品,我能看看吗?"
  王世林带着海瑞直接去库房,海瑞看着产品问王世林:"这些产品都是你们亲自生产的吗?"
  "是!全部是我们自己生产的。"
  "我要看你们生产的每一道工序。"
  在看了产品生产的整个流程之后,这位专家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他说:"我真不敢相信像你这么破烂的工厂,能够生产出精密度这么高的产品。"
  王世林说:"我的厂房是破旧的,但我所有的机器设备都是全新的,我的员工也是很敬业的。"
  "如果不是我亲眼看到你的整个生产过程,我是不会相信你的。"
  "你现在相信我了?"
  "OK!"
  王世林邀请这位专家参观兵马俑时,这位专家说:"我很想去兵马俑,但公司没有给我这样的安排,公司是让我来检验你的产品的,我得如实地向公司报告,把你这里的情况进行说明。你知道,管卡在精密度上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它是连接地下水管的,如果在质量上有问题,不但要赔偿,而且还要负法律责任,所以,你现在生产的产品,还要通过一系列的严格检验,比如做水压实验,产品认证等。产品能否进入美国市场,不是通过人情关系,而是完全靠你产品的质量。"
  过后不久,史肯斯公司总裁和他们的技术人员、检验人员一行6人带着各种检测设备来到了王世林的铸造厂,在对产品进行严格的检测之后,总裁握着王世林的手说:"如果你一直能够保证这样的产品质量,我要让你的利润每年翻一番。"
  在此后的几年间,美国史肯斯公司每年都有新产品要王世林的铸造厂加工,而且对每种产品的加工和生产都要进行严格检验和认证。如今,王世林的铸造厂所生产的一次性管卡是全世界同类产品在美国通过质量认证的两个厂家之一,他们生产的管卡共分3大系列29个品种,产品最小的3寸,最大的48寸,全部销往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有人说,只有初中文化的王世林创造了一个神话,从1999年接到37.5万美金的订单,到2002年的300万美金猛增到今年的500万美金,这种让私营企业都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却在他这里得到实现。
  
  六亲不认远近闻名
  
  王世林的六亲不认也许是使他保证产品质量的秘密所在。
  王世林的所有员工都是经过他亲自招聘、亲自培训后上岗的。在他的企业里,从来就不存在什么人情关系。对产品质量,他采取的是员工自己监督自己的方式。
  一个产品的形成要经过十几道工序,他要求下一道在拿到加工产品时必须检查上一道工序是否合格,这样,直到产品进行检验,如果检验为不合格产品,便会逐级向上追究责任。这种奖罚分明的制度最大程度地杜绝了不合格产品的出现。也正是这种严格的管理,才使王世林得罪了自己几乎所有的亲朋好友。他的外甥在工厂上班后,曾经多次迟到早退,搞得其他工人敢怒不敢言。王世林知道后,曾郑重其事地给他外甥说:"如果你让我再发现你有迟到早退的现象,你马上给我走人。你迟到早退,你岗位上的活让别人替你干了,这公平吗?"
  过了几天,已上班多时了,王世林还没有见到他外甥的人影,他直接走进财务室,让会计为他外甥结算了工资。
  他外甥没有领工资,而是转身回家了,不一会儿,他姐怒气冲冲地来了,见了他就喊:"世林,你现在玩的大了,娃在你这挣点零花钱嘛,咋的啦?不让干了?"
  王世林说:"姐呀,如果我的厂里都像他那样迟到早退,我是不是该关门了。"
  "你这么大个厂子,养几个人算啥?"
  "我这不是福利院,也不是救济所。我希望你能够理解,我这是工厂,这里有这里的规章制度,谁违反了也不行。"
  "好了,我知道你本事大,你瞧不起我们……"
  王世林在开除了外甥不久,又把侄子(因为在厂里和职工打架)开除了,为此,他的父亲、他的弟弟对他有过怨言,而他却说:"我不希望家里任何人来管我的事情,我更不希望因为我的家属在厂里不遵守厂规给我在的生产和管理带来麻烦,我宁肯六亲不认,也决不能影响我产品的质量。"
  前不久,当地的一位领导,想让自己的一个亲戚到王世林的厂里上班,并派车将亲戚家的那个女孩送到了厂里,王世林见到那个女孩后问:"你想在我厂里干什么?"
  "我想干一点轻松、不脏不累的活。"
  "你想每月要多少工资?"
  "我想每月挣800元就可以了。"
  王世林看了看那个女孩说:"这样,你回去,你告诉你叔父,我可以一次给你发一年的工资,你不用来上班了,今天财务室没有人,改天你来领工资。"
  那位女孩兴高采烈地走了,回去后把王世林的话学说了一遍,那位领导说:"你别去了,看来王世林在管理上确实很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王世林除今年500万美金的订单外,明年的订单现在已达到了300多万美金。
  谈起成功的体会,王世林说:"这个时代给予我们很多机会,要想成功,就得敢想、敢做、敢创新,因为现在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事。"
  这位农民的话是很值得品味的。
  
其他文献
如果想要一点都不发生“国有资产流失”,那么,压根儿就不该有“国企民营化”这件事儿!    一提“国企民营化”,人们立刻产生的联想就是“国有资产流失”。  于是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二十年间,这是个连谈都不许谈的舆论禁区。“国有资产流失”是“国企民营化”最大的法律障碍。即使现在,这仍然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法律话题。  那么,该如何打开这个似乎没有答案的“无解之结”?  首先,这是因为我们对“国有资产流失”长久
期刊
海星饮品:直奔香港主板    见到海星董事长荣海之前,记者心中的大致取向是:海星饮品可能要挂香港创业板。首先是香港主板市场似乎总集中着中国联通、神州数码等“大”公司,其次是受累于香港经济,意图在香港融资的内地企业也在排队,而且难度渐渐增大。但荣海很快进行了澄清:饮品公司的方向也是香港主板,而且具体时间不会超过今年6月。   如此胸有成竹,事关两则容易被遗忘的“老新闻”。   其一是海星饮品早已“预
期刊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着力推进创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工作的始终。党的十九大更是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世界重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国家创新能力植根于知识创造、汇聚与传播及其生态环境,科技期刊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
期刊
他是一位经济学家,但他的知名度却像影视明星一样家喻户晓;在经济学界,他以直面社会、敢说真话而为人称道,他以他的真知灼见影响着中国的改革进程;入选CCTV"2002十大经济年度人物",使他再一次名声大振……    采访张维迎先生,颇费周折。3月初的一个晚上,我们终于拨通了他的电话。  电话那边是一个温和的略带陕北腔调的男中音。告诉他我们的意图,他用非常友好和惋惜的声音说:"对不起,没有时间呀。"他说
期刊
引子  今年,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岁月如歌,高唱着100年的豪迈与光荣;征途如虹,镌刻着100年的探索与奋斗。百年大党,浴血荣光;回望来路,苦难辉煌。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党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
期刊
2月26日,嘉士伯啤酒负责亚洲事务的高级副总裁麦奕鹏先生站在昆明华狮啤酒有限公司厂区,与200多名职工共举啤酒庆贺嘉士伯大家庭的建立时,其实昆明华狮所生产的KK啤酒被嘉士伯拥在怀里已32天了。此时的麦奕鹏先生已是新公司的副董事长,与员工庆贺的啤酒不是嘉士伯,仍然是KK啤酒。  一切都是在无声无息中进行的。  时间是去年的12月28日,嘉士伯啤酒厂(香港公司)和泰国TCC集团各出资50%,以8500
期刊
他们不是最有钱,但也不是没有钱;他们不是最富有,但也不是温饱型,就消费能力而言,他们属于中上水平,对于身处的这个品牌盛行的时代,他们的日常消费受不受品牌效应的影响?或者选择什么样的产品作为自己的最爱?基本上不存在经济能力承不承受得起的问题,差异只在于各人不同的习惯、爱好和观念。     郝建强:换辆凯迪拉克开,是我最近的梦想    郝建强(男,45岁,四川绵阳市某民营企业董事、总经理,年薪15万元
期刊
一匹来自西北的狼    三年前,来自陕西宝鸡市的叶林应聘到北京某技术公司任程序部长时,刚满26岁,有几年程序员的经历,有高级程序员证书,有做过大项目的经验。公司忽略了他的出身,他学的是烟草专业,与计算机行业毫不搭界,重视他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个人爱好,优秀的程序员必定是对编程有志趣的,考试结果证明了公司选择他是正确的。  刚组建的公司正在起飞阶段,巨大的发展空间给了叶林施展个人才华的宽大舞台,他带领技
期刊
常德市深入实施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自2014年全省实施全面小康监测考评以来,全面小康水平稳步提升,小康监测实现程度从2014年的85.9%提升至2019年的97.8%,居全省第一方阵。从大类指标看,除文化建设类外,其他大类指标均超过95%,其中民主法治类、人民生活类、生态文明类、经济建设类实现程度分别为100%、99.7%、99.3%、95.8%。特别是在经济增长、教育发展、污染防治三大全面建
期刊
有人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半部是由湖南人写成的。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此时此刻当我们重温党的历史的时候,作为传承了革命先辈、先驱、先烈红色基因的湖南人,不仅会看到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中无以数计的群星灿烂其间,而且也会说,是湖南“毛蔡寄庐”提出建党主张,成立新民学会,最早发出“建党先声”,立起“主义”这面“旗子”,湖南为党的创建起到了基础性的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湖南人率先睁眼看世界   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