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诗》中倒文修辞分析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x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汉语没有形态上的变化。因此,语序就成了汉语的一种重要语法手段。随着语言的变化发展,汉语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基本语序。如主语在谓语之前;宾语在述语之后;定、状在在中心语之前等等。在语序还没有完全定型的早期,除了基本的语序之外,还有并存一些其他语序。有学者发现在甲骨文时期,就存在有倒装的现象。那时,双音合成词的结构形式还没完全定型,词素间前后顺序有时可以颠倒而基本意义不变,但当时这种现象并没被认为是一种语言修饰美化的方式。以后这种现象渐渐的变成了一种积极修辞。于此,本文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寒山诗》中存在的倒装(倒文)修辞进行简略分析研究。
  关键字:《寒山诗》;倒文;修辞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12-01
  倒文属于倒装修辞的一种,古代汉语中的倒装,人们论述较多,但是名称不一。唐代的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指出,《诗·汝坟》中的“不我遐弃”犹云“不遐弃我”,并指出“古人之语多倒,《诗》之此类众矣”。以后又有“倒句”“反言”(罗大经)、“颠倒用字”“倒用文势”(王懋)、“倒其文”“倒用字”(孙奕)、“倒语之法”“倒法”(陈骙)、“变式句”(黎锦熙)、“倒置”(郭锡良、唐作藩)等名称。由上述名称分歧不难看出,历代学者对倒装现象的认识不同,且带有某种任意性。他们或从语法语序上对倒装加以分析,或从修辞上对倒装加以分析。直到今天,关于古汉语的倒装现象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分歧。纵观论者的观点,可以划分为三:一是承认古汉语中与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的句式即为倒装;二是承认古汉语中有部分倒装;三是根本不承认古汉语中有倒装现象,而认为是正常语序。
  目前,相对于其他的修辞现象来看,学术界对倒文的修辞的关注并不明显。上个世纪末期有学者写过一篇文章来为倒文这种修辞呐喊。[1]其他学者对倒文这种修辞的研究也只是针对某著作中所存在的倒文修辞现象从不同的角度的加以分析总结,①就目前看学界并没有出现专章、专著对倒文这一修辞现象加以研究。就连倒装这种典型的修辞现象都很少有专章、专著进行研究。拿李胜梅女士的话来说“倒装作为一种典型的、核心的修辞现象,至今却只是在修辞学通论性的著作中粗略介绍或顺带说及,缺少专题探讨。”[2]今在阅读《寒山诗》的过程之中,发现了诗中存有倒文修辞现象,于是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寒山诗》中存在的倒文现象略加阐释。
  《寒山诗》相传为中唐时期生活在天台山地区诗僧寒山所著,但是目前学界对是否存在寒山其人都存在很大的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流传至今的《寒山诗》是研究中古汉语的重要语料。因为,《寒山诗》基本上都是用白话写成,与当时的口语很接近,通俗明白简易明了,且诗中多含佛家偈语。在阅读《寒山诗》过程中,发现其诗中存有一处倒文,其为《 男儿大丈夫》(一六三)中“莽卤”。为方便欣赏,现将原诗辑录如下:
  男儿大丈夫②
  男儿大丈夫,做事莫莽卤。劲挺铁石心,直取菩萨路。
  邪路不用行,行之枉辛苦。不要求佛果,识取心王主。
  倒文出现在该诗的首句,从整首诗的文意来看,这首诗属于寒山诗中的劝诫诗。劝说男子们做事不要马虎、轻浮。应该意志坚定的走上觉悟的道路,且认真对待自己的“心性。”
  诗中“莽卤”是“卤莽”的倒文,其意思为:马虎、轻易,与今天通用的“鲁莽”相通。“莽卤”是“卤莽”的颠倒,对文意没有影响。汤振洪先生说倒文也叫倒装,是语言上故意颠倒语法或逻辑上的普通顺序而成的一种修辞格。按照韩晓光先生对倒文修辞的分类,[3]上述的倒文现象属于“构词成分的倒置”。此处构词成分的颠倒,并非因为双音合成词的结构形式还没完全定型,而基本意义不变。而是因为《寒山诗》所在的中古时期,双音合成词的结构形式已定型,这时仍在作品中使用“倒文”目的是为了达到某种修辞效果。词序颠倒句义不变,作者这样安排无非是为了达到以下目的:一是表强调,突出重点;二是音调和谐押韵,增强感情色彩。
  《男儿大丈夫》中的“莽卤”意思为“马虎、轻易”。而作者将原本应为“卤莽”而作者写成“莽卤”后意义仍旧不变,诗人之所以这样做,是力求整首诗更好的押韵。将“卤莽”改成“莽卤”,其用意就是使诗中第一句“男儿大丈夫”中最后一个字“夫”与第二句“做事莫莽卤”中最后一个字“卤”同韵,使音调更加和谐,从而增强感情色彩。通过分析同一时期的其他作品中有关于“卤莽”的记载,便能清楚的看出“莽卤”这一倒文在诗韵中的作用:
  “此生已是蹉跎去,每事应从卤莽休。”——[唐·张籍]《胡仙人归王屋因有赠》
  “亦油农夫卤莽而种,而怨天泽之不润,虽欲弗馁,其可得乎?”?——《旧唐书·柳玭传》
  “吾闻老农言,为稼慎在初。所施不卤莽,其报必有余。”
  ——[唐·白居易]《归园三首》
  从上述例句的文意可以看出句中的“卤莽”均有“马虎、轻易”之意,而它在句中的顺序未曾颠倒。是因为其在句中没在句末,因而没有必要为了照顾整个文段的用韵情况,而使其顺序颠倒,那样只能徒增“画蛇添足”之感。而《男儿大丈夫》“卤莽”一次刚好处在第二句诗的句末,而第一句诗的句末两字为“丈夫”,诗人为了使诗文更加押韵,便将“卤莽”的顺序颠倒使其成为“莽卤”,这样两句诗的句末一字便同韻,以此达到韵律节奏更加优美的修辞效果。律诗繁荣与唐代,因此诸如此类的倒文修辞现象不胜枚举。诗作者为了协调音律,强调和突出不同的语义内容,产生美感,便将诗句中的某些字句顺序颠倒而文意不便,古人称这种方法为“诗家妙法”。因而,作者在《男儿大丈夫》中用“莽卤”而不用“卤莽”,为的就是音调和谐押韵,增强感情色彩。
  参考文献:
  [1]韦秉文:《一种未被名家认可的辞格——倒文》[J],《盐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
  [2]李胜梅:《<修辞学发凡>的倒装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9月,第41卷第5期。
  [3]韩晓光:《<诗经>中的“倒文”现象探略》[J],《玉溪师专学报》,1987年第2期。
  注解:
  ①这种文章主要有:唐元发的《<诗 关雎>“思服”当为倒文》;韩晓光的《<诗经>中的“倒文”现象探略》;龚维英德《<史记>倒文二例》;迟乃鹏《王建<行宫词>诗中的一处倒文》;汤振洪的外文绮交,内义脉注:说《唐诗宋词选读》中的两处倒文等等。
  ②《寒山诗注》第427页。
  作者简介:岳兰香,女,四川巴中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古籍整理。
其他文献
新时期高校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的新特征,对整体的教育模式和教学观念做出根本性的转变,只有这样才可以满足时代的最新要求,继续为国家打造出一支具有活力和专业能力的人才队伍.
从2010年开始,我每年都会带领国内一些摄影团队前往肯尼亚拍摄野生动物,我希望通过摄影让更多的人关注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从而提高保护它们的意识。我们选择的拍摄地点通常
安全工作又是一项复杂而特殊、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如何抓紧抓好学校安全工作,尽全力避免或尽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将是一个任重道远的新课题。如何加强农村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师
钢琴伴奏是一种创作与表演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所涉及的艺术领域和范围很广,从声乐、合唱到器乐、舞蹈等都有它的存在空间。而多样化的钢琴伴奏更多的是指小学音乐课堂(包括
[教学内容]听《梦幻曲》;唱《蒲公英》rn[教学目标]rn1.在欣赏《梦幻曲》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并且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音乐的情绪,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rn2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对比、模唱等方法学会演唱歌曲《什么结籽高又高》,对山歌这种体裁的音乐产生兴趣;了解并学会对唱、一领众和等演唱形式,并且能运用在歌曲演唱之中
本文通过探讨新时代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进一步对我国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行了解,了解建设是否全面、完善.然后对不足的地方进行探究,从而探讨出完善的措施,进一步
新时期,国际环境日益多变,我国作为刚刚崛起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交流和合作的机会不断增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多种文化和思想也不断入侵我国,严重冲击着人们原有的基本理
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和惯用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得最多的而且又富有艺术技巧的一种方式。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
低碳经济是近年来国际国内经济技术界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一位著名学者于1999年在《生态经济革命——拯救地球和经济的五大步聚》中提出来的。英国政府在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