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实践和思考

来源 :吉林画报·新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bull_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2-0040-1.5
  
  近年来,我市教育局提出“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模式,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航向,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集体智慧,着力课堂,教师引导学生自学质疑,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使课堂更高效,达到教学合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要重视合作学习,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师生交流的机会,在课堂上给了学生合作、自主的机会。怎样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更好的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发挥作用?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科学分组,成立合作探究的组织
  学习小组每组以4-6人为宜,由前后排座位组成。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分别包含优等生,中等生,学习困难生等程度各异的学生。每组要选一名语文成绩好、性格开朗、有一定活动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学生任组长。且每组都有一个特色组名,能代表本组精神风貌,诱发集体智慧。如:“战无不胜组,坚持不懈组”等。
  由于学习小组都是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组与组都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有利于开展竞赛。教师对每次学习小组的活动效果等进行评分,对比。每次评选出优秀组、达标组和未达标组,以此唤起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竞争和合作意识。
  二、营造氛围,激发合作探究的兴趣
  调查表明有近30%的学生对于稍难的问题不愿作深入地思考,他们往往或者缺乏思维的触发点,或者对自己的思维能力缺乏信心。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就尤其显得必要。
  首先,从设计教案一开始,就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努力使课堂成为主动学习、充满探究精神的乐园。比如在教学《飞向月球》一课,首先要考虑到学生学这篇课文一定会感到兴奋、惊奇,就会产生许多疑问及想法,因此,在设计教案时要特别注意留给每个学生充分发言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大胆想象。否则,这堂课肯定是失败的,更谈不上什么创新。
  其次,要从学生的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设计或梳理出启发性、开放性和可合作性的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合作精神,充分估计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避免造成“摆架子”、“走过场”现象。
  三、合作探究,张扬生命的个性
  竞争展示,相对课堂上学生被动学习提出的,可以分为组内竞争展示、组际竞争展示、班内学习小组竞争展示。课堂中,教师应该致力于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安全、自由的人际氛围,点燃学生展示激情,让学生个个跃跃欲试,都处在主动学习状态中,让学生争着展示,让个性在展示中张扬。
  组内竞争展示。将班级分为5为6个小组。每小组6-8人,选好组长,组长组织本组展示活动,就教学过程中某个知识点,让同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建议、观点,提出质疑或问题、或争论,组长就组员展示的情况给予“星级评价”促进更好地展示,或就收集的观点、资料,组内成员共享智慧成果。
  组际竞争展示。每个自然组间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开展小组间竞争比赛展示,有各组成员间团体竞赛,有随机竞赛,在本组成员展示中,同组人还可以进行补充,其他组成员可以进行追问、可以质疑,老师可以适当点评,促使展示向纵深发展。根据各组展示情况,师生共评,评出优胜小组。
  班内学习小组展示。学习小组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选择同一任务内容组成的学习小组,同组成员探究、研讨,搜集本组的学习所得,最后展示给大家,同班人共享。这样便于对某个知识点学深研透,又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如学习《大江保卫战》一课:有的小组展示勇救群众场景;有的小组展示铮铮铁汉的形象,一组想比一组强,谁都不甘示弱,都能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再现场景,让同学感受洪水的凶猛,人民子弟兵的精神。
  四、激励竞争,增强合作探究的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教师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激励学生学会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学习。教师可以在日常地教学中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比如可以经常的评比“最佳小组”,采取单课评比与积分相结合的竞争方法,或者以每课各组轮流推“小组发言人”、“小组主讲人”的形式,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长期训练,学生的学习目光必然会投向整体、投向长远,而不仅仅局限于自身、眼前,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合作前学生独立思考对发挥每个个体的积极性、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经过独立思考,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有了自己的见解,学生看到的不仅仅是问题的表面现象,避免了“人云亦云”。学生也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创造性地获取更多要好地知识。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中,教师所采取的任何一种方式都应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互动性和语言的交际性。教师始终是小组合作学习积极热情的设计者和引导者。让学生更好地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学习。使每一位学生乐于学习,快乐学习!
  
  【收稿日期】2011年1月10日
  【作者简介】王建刚:江苏灌南县孟兴庄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上虞市便民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1999年9月,是全省乃至全国第一家规范意义上的政府集中办事机构。“中心”建立九年多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
摘 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任务繁重而又艰巨,面临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中学生主体失落的外在原因和深层次原因,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管理理念,走近学生,贴近学生,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成就科学的学生管理模式。  关键词:高校 学生管理 以学生为中心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诸多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特别是高校扩招以来,虽然高校招生规模扩大,但是重点本科的人数并没有明显增加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的挑战下,通过建立和发展大型企业集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是辽宁装备制造业振兴与发展的核心战略。在装备制造业国
摘要:2013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一带一路”构想,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部分囊括了西部绝大多数省份地区,这是进一步提升西部发展格局,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契机,西部地区应该抓住这个伟大机遇,以国家宏观战略为依靠,立足自身环境和经济特征,切实提高区域人力资本水平、整合和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发挥欠发达地区的后发优势,实现西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缩小同东部地区的差距,大力发展依托人力资本要素的新经济
期刊
教师在工作中起塑造人的灵魂作用,故被人们称作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此项工作是一个非常艰巨复杂而漫长的工程,在此项工程中莫过于对那些成绩差且思想落后的学生的教育
“晨起先去公园转,边走边聊胜初恋.只是话题大改变,全是孙女搞笑篇.”这首打油诗,就是我和老伴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rn三年前,我添了孙女.身份升级的快乐妙不可言,须臾不愿离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既是人类始终孜孜以求的一个美好愿望,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
期刊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开启了中国与域外、甚至更广阔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序幕与进程,曾经在东西方文明交流史中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习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更是体现了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