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陷性黄土隧道的工程性质分析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son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湿陷性黄土隧道的工程性质进行了分析,主要从目前黄土隧道建设工程现状、湿陷性黄土隧道工程环境以及湿陷性黄土隧道的湿陷变形评价方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隧道;环境等级;湿陷变形
  0引言
  湿陷性黄土隧道是指在黄土地区,公路、铁路或者城市轨道中存在衬砌结构的隧道。目前,已经发现的湿陷性黄土地区图层厚度为40米,当隧道在这种土质中建设时,会出现隧道施工变形导致塌方,或者在隧道运行中受到水的侵蚀导致变形。保证湿陷性黄土区隧道施工和运行安全,首先要对地质情况进行勘察,对土力學性质、水工水文性质、力学性质等进行计算检测,并且严格控制施工过程。
  1黄土隧道建设工程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业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我国公路交通和城市隧道建设迅速发展,大量交通隧道不可避免的穿越黄土区。穿过湿陷性黄土区的隧道被称为湿陷性黄土隧道。上世纪末,由于黄土地区隧道工程数量的增多,黄土隧道施工方法也逐步进行了改善,由单工序发展为多工序、小断面发展为大断面。目前黄土隧道的施工方法主要有明挖法(盖挖法)、暗挖(矿山法)法和盾构法三种。明挖法就是直接从地表向下开挖,先开出地基,修好衬砌结构之后再进行回填。明挖法具有施工简便、施工速度的优点,但是受天气影响较大,遇到强降雨天气时,会导致基坑积水,坑壁泥土松软等问题。因此,选择明挖法需要尽量选择气候稳定的季节进行施工。暗挖法是目前我国较为普遍的隧道开挖方法,施工技术比较成熟,经验较丰富。暗挖法有导坑法、双侧壁导洞法、多台阶七步法、拱顶弧形导坑法、CD法、CRD法等。暗挖法施工工程较慢,但是对于环境的影响较弱,存在一定的积水可能并且对隧道存在变形的风险。盾构法属于暗挖法的一种,目前盾构法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还比较少,首先对隧道断面进行开发设计,预先防止衬砌防护。
  2湿陷性黄土隧道的环境条件
  湿陷性黄土隧道的施工要对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质、水工水文进行勘察和分析,综合各方面因素对黄土隧道的所用和工程性质影响。将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级,按照级别对湿陷性黄土隧道的工程性质进行评价,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基础。
  2.1地质条件
  根据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质,可以将湿陷性黄土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分为黄土岭、塬,土梁、洼或低阶地,以及黄土高台地或高阶地。这三类场地的地层结构特征如下:
  黄土岭、塬地貌场地的地形地质特点是地形起伏很大,地层结构简单,地下水埋深大,场地湿陷类型和等级变化不大,地表侵蚀与浅层侵蚀发育。黄土梁、洼地貌场地的地形地质特点地形起伏较大,地层结构较复杂,场地湿陷类型和等级变化较大,地表侵蚀与浅层侵蚀较发育。黄土高台地、高阶地场地的地形地质特点地形平缓,地层结构较复杂,场地湿陷类型和等级变化较复杂,地表侵蚀与浅层侵蚀不发育。
  湿陷性黄土去对工程进展有很大影响,导致隧道开挖和运行过程中围岩变形较大。并且湿陷性黄土土质较为疏松,开挖困难,导致隧道成型稳定性差,或者开挖过程中由于土质密实度不够发生浸水导致隧道严重变形或者坍塌。即使隧道建成之后,也容易由于土质情况导致沉降变形。
  在黄土湿陷区,除了湿陷带来的危害之外,还有黄土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威胁。因此,在隧道施工中尽量避开黄土滑坡和崩塌区。在湿陷性隧道工程开展过程中,首先对周围的土质进行加固或者支撑处理[1,2]。
  2.2水文条件
  黄土隧道湿陷变形发展与围岩地层的浸水作用密切相关。围岩浸水作用条件是指已有地下水条件下与浸水可能性密切相关的水源条件。与黄土隧道相关的浸水源可分为天然浸水源和人工浸水源两个方面。天然浸水源包括降雨及其产流在地表低洼地积水源,降雨产流汇集于黄土洞穴滞留水源,黄土坡面冲沟积水源,长期与季节性径流河谷、沟谷水源等。人工水源包括地下供水、排水管道渗漏水源,供水、排水渠道渗漏水源,人工湖、水塘、水窖渗漏水源,灌溉水源、水库等[3]。
  3湿陷性黄土隧道的湿陷变形评价方法
  只能用来评价隧道湿陷性黄土围岩的工程性质,而不能评价隧道下黄土地层的湿陷变形。黄土场地湿陷性评价可依据探井采取未扰动原状黄土,在上覆饱和土柱自重应力压缩条件下测试黄土湿陷系数,依据自重湿陷系数判定自重湿陷性黄土土层厚度,按照分层总和法计算场地的自重湿陷变形量,以及由自重湿陷变形计算值与湿陷性土层厚度比计算平均自重湿陷系数。湿陷性土层越厚,平均自重湿陷系数越大,隧道围岩黄土湿陷变形的危害作用越大。对于隧道下黄土的湿陷性,应在实际压缩应力条件下测试湿陷系数来评价
  4总结
  湿陷性黄土地区已经建设了大量的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要结合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保证施工过程及后续隧道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宋克强,崔中兴,袁继国,等.滑坡的蠕变特征及其预报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1994,16(4):56-64.
  [2]邵生俊,周飞飞,龙吉勇.原状黄土结构性及其定量化参数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4,26(4):531-536.
  [3]许增荣.湿陷性黄土场地浸水环境分析与分级[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9,44(增刊):78-85.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不断推进,研究和分析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对于光纤通信技术发展提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阐述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特点及其现状,并针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简单的分析,以期提高当前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水平,促进光纤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  关键词:光纤通信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  在现代信息化背景的条件下,光纤通信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目前
期刊
摘 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是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主题方向。文章从职业精神内涵以及对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出发,阐述当前高职院校职业精神教育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若干建议,旨在为整体提升高职教育水平提供一些可行性思路。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精神;职业技能  一、 职业精神的内涵与特征  (一)职业精神的内涵  职业精神是与职业活动相关
期刊
摘要:近年来低渗透油气藏已成为增储的基础资源,然而低渗透油藏的非线性渗流的影响因素、渗流规律的研究是目前低渗油藏的开发的关键。低渗透油藏由于渗透率低,孔隙结构复杂,渗流环境复杂,因而其油、水渗流特点、规律要比中高渗透储层复杂得多。油田开发实践表明:与中高渗油田相比,低渗透油田在开发效果上存在很大差异。其原因在于低渗透油气藏渗流规律有着不同于中高渗油气藏渗流规律的特殊性,二者在油田开发效果上存在的差
期刊
摘要: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我国居民持有车辆逐年上涨,汽车用油总量也在增加,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家燃油的紧张局势,大致燃料价格的不断上涨。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加油机的精度。在实际的实验验证中发现,要想控制加油机的计量精度,使得加油机计量不超过差额,确保经营者与消费者双方的利益均不受到侵犯,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燃油加油机在检定周期内计量超差的原因,包括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人为因素以
期刊
摘要:本文深入细致地分析国内全民阅读取得成效与不足,以期能够相应提出新媒体环境下推进全民阅读的策略,为全民阅读的推广提供有限的参考与借鉴,促进国民素质提升的目标早日实现。  关键词:新媒体;全民阅读;环境分析;策略研究  1选题背景  中央文化部发起知识工程,它是面向全国,以发展图书馆事业为起点,以创建学习型社会为目标,以倡导读书、传播知识、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为目标的一项精神文明建设工程,也标志着
期刊
摘要:所谓的机电一体化,就是集机械技术、电子技术、信息化技术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手段。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领域的认可,并且已经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效。本文就基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实践应用,对机电一体化的优点进行了阐述,试图找出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应用领域;发展方向  引言  近年来中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各种高新科技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不同的
期刊
摘要: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关系中,劳动法和劳动伦理的调整机制是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法和劳动伦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劳动法从最根本性的角度发挥其作用,对劳动关系中最基本的方面进行界定,劳动伦理主要是对劳动法起辅助丰富的作用,在一定的劳动环境中,两者相互促进,共同致力于营造健康合法的劳动关系。  关键词:劳动法;劳动伦理;调整机制;相互关系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劳动正义开始受到越来
期刊
摘要: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入,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经济性要求将会提高,配电自动化各种功能之间的协调性要求增强,对信息的需求加大,从而对配电自动化功能的集成及综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文章针对当前我国配电自动化新技术的发展形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集成;新技术;  1 当前我国配电系统综合自动化存在的缺失  1.1 配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我国电力市场的环境来看,配电系统主要面临着以
期刊
摘要:资本形态发展到国际金融资本时代,必然会产生国际金融危机,这是不可避免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国际金融资本扩张的过程中,货币领域和生产领域的制度设计,为世界经济经济秩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作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纽带,金融自由被美国所主导,最终产生了全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国际金融资本;主导;世界经济体系危机  国际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在21世纪,这场
期刊
摘要:科技时代的飞速发展下,计算机网络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且在其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然而,根据目前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看,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在下文中,笔者就计算机网络工程中的相关问题给予对策解答,希望对您的日常计算机使用有所益处。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问题;对策  引言  在计算机网络工程不断强大的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网民的重视,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