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道路与理论范式r——爱德华·P·汤普森与佩里·安德森的论争及其实质

来源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y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德华·P·汤普森与佩里·安德森之争是二战后西方左翼的重要理论争鸣,他们的论战对于在资本高速发展的时代探索社会主义发展新路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革命道路方面,双方表现出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之分:汤普森主张社会主义革命应当立足于民族实际,走具有本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安德森主张扬弃本土民族文化的局限性,走国际主义的革命之路.在理论范式方面,双方存在文化主义与结构主义的方法之分:汤普森的文化主义方法强调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以及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具有强烈的经验主义倾向;安德森的结构主义方法则重视理论建构和宏观叙事,反对经验主义和主观主义.汤普森与安德森之争实质上讨论的是在二战后商品拜物教高度发达的时代如何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自身理论与社会主义其他流派之间的关系,从而走出一条自己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二人之争展现了二战后西方左翼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发展道路的积极探索,但同时反映了他们理论的历史局限性.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是世界社会主义史上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中国共产党领导并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原创性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和中国理论;在苏东剧变后危难复杂环境中,为捍卫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关键力量;在领导开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构筑人类文明新形态过程中,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比较和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和创造过程中,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不断解
奈格里和哈特认为,生产性劳动在后工业时代发生了从马克思时代的物质劳动向“非物质劳动”或“生命政治生产”的转化,由此带来了一系列值得重视的理论效应.衡量商品价值的标准不再是劳动时间,取而代之的是“共同性”成为价值衡量的“质”的标准;相应地,无偿占有共同性成为资本剥削的主要形式,“诸众”成为资本剥削的主要对象.他们由此提出了新的生产劳动理论、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和剥削理论.通过深入研读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可知:(1)奈格里和哈特的非物质劳动概念,不仅混淆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而且混淆了物质生产和体力劳动
义务要素分析已成为国际投资仲裁实践和国际投资协定的发展趋势之一.国际投资实践表明,在不同规定模式下公平公正待遇义务要素的独立性不同.违反独立义务要素直接导致违反公平公正待遇,而非独立义务要素不能单独适用以确定是否违反公平公正待遇,通常是在确定问题行为是否达到责任程度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尽管仲裁实践中仲裁庭对义务要素的解释逐渐转向在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寻求利益平衡,但在国际投资协定中将公平公正待遇义务要素明晰化和具体化,能够为仲裁庭的利益平衡解释提供法律支撑,同时也能缓解东道国对于被投资者诉至国际仲裁庭的担忧.
《民法典》第1234条所创设的生态环境损害代修复制度,授予"国家规定的机关"和"法律规定的组织"以私法上的代修复行权主体资格,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环保功能.该项制度之实质,乃立法者尝试将环境行政代履行这一公法机制引入私法领域,并对其加以适当改造,使之适应《民法典·侵权责任编》间接救济生态环境损害的"绿化"需求,呈现私法公法化之特质.环境治理问题的复杂性、公共性及多元性特征,导致生态环境损害代修复制度在创设的必要性、私权与公权的适用关系,以及不同主体间代修复请求权的顺位设置等方面存在潜在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互联网经济平台,逐渐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主体.互联网平台企业通过创建"虚拟空间土地"收取"平台地租"的现象,是地租形态在当前的一种新表现.这种虚拟空间地租与传统马克思地租理论的实物空间地租有相似之处,但也有鲜明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地租本质上都是基于租用一定资源使用权而产生的交付租金行为,是所有权在经济上的一种实现方式,但平台虚拟空间具有无限性和可移动性,明显区别于实物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不可移动性;互联网平台的天然特性让平台壮大后会向相近领域渗透,最终形成关联多个行业领域、提供多项服务的生态
傅斯年的“中华民族是整个的”观点,为顾颉刚的“中华民族是一个”说开辟了先路;但同中有异,其中包含富有智慧与个性的中华民族观.国难当头,傅斯年强调政治与学术相统一,以民族大义为重,表现出有别于单纯读书人的政治敏锐与远见卓识.费孝通、白寿彝当年同属学生辈,新中国成立后都超越了自己原来对“民族”的认识,“殊途同归”.他们对于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重要的思想创获,无疑在于前者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后者则提出了关于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理论,并以此为指导撰成《中国通史》鸿篇巨制.二者皆超越当年的老师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是中国共产党教育培训事业的早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把教育培训视为党的工作重要一环,并探索出一套做好教育培训的措施和方法,为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可靠支撑.这些做法主要包括: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宣传和出版工作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开办各类学校拓展教育培训阵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引导党员在革命实践中接受教育.回顾中国共产党早期开展教育培训的具体做法,总结其鲜明特点,对新形势下做好教育培训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纳斯鲍姆基于认知情感论立场分析了通常的愤怒的五个要素,认为通常的愤怒要么走上了“报复之路”,要么走上了“地位之路”,因此她否定了通常的愤怒的道德地位,提出了“转型愤怒”的理论观点.尽管纳斯鲍姆对愤怒的分析细致而独到,但完全否定愤怒的道德地位则有失偏颇.
五四新文学在发端之际便被植入了强烈的革命基因,并伴随着文学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定位调适而不断锐化,形成了崇尚变革、指向根本、干预现实的革命意识.在此意识影响下,新文学发生一系列变化:在文学性质方面,高扬意识形态属性;在文学功能方面,强调文学的宣传、组织功能;在文学接受方面,观照普罗大众的需求.这些变化促成了"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范式转变,使中国新文学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2021年11月21日,由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编辑部以及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学术研讨会,以线上会议和线下会议相结合的方式在京召开.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副总编辑杨海英主持开幕式,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储新宇出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