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傅里叶变换的双级匹配掌纹识别系统

来源 :光学仪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uc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了一种基于傅里叶变换的双级匹配掌纹识别系统。首先提取掌面的最大内圆作为识别的有效区域,利用该内圆的半径进行第一级匹配。然后对提取出的区域进行傅里叶变换,统计出频域图像的能量分布模式进行第二级匹配。实验表明这种双级匹配的识别方法实现简单,操作方便,同时具有较快的反应速度和较低的误识率。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一种新型全光纤多功能实验仪。实验仪采用了白光干涉原理,通过一套主机系统,组合功能模块,可实现八种不同的教学性实验,并可测量多种物理量。其中光路系统由无源光器件组成
为加快中央电视台电视设备数字化进程,适应大型活动电视转播制作的需求,2000年中央电视台引进了10+6大型外出数字转播系统.由于转播系统采用新型集联概念,在目前的大型电视转
北京理工大学颜色科学与工程国家专业实验室研制的高精度快速分光测色仪SP-1000可进行各种各样的色度参数的计算。介绍了SP-1000的软件和硬件设计,包括以ARM核为基础的32位微
美国能源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小组不久前采用新技术获得了超短光脉冲,并称该技术有望用于能捕捉分子和原子运动的新一代光源设备。在新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上,研究
给出了一种基于Curvelet变换的图像自适应增强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Curvelet变换对2-D图像具有更强的表达能力的特点,自适应地调整不同Curvelet子带的抑制噪声的范围和放大信
双频实时动态GPS(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可提供当前的三维坐标等位置,因其动态、实时而高效的显著特点,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测绘领域。阐述了GPS系统的组成和GPS接收机的工作原理,提出了国产双频实时动态GPS接收机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案。
美国普度大学的工程专家不久前在《自然光子学》网络版上宣称,他们可以对超短光脉冲的光谱性质进行精细调控,从而为制造更先进的传感器和更精密的实验室仪器、研发更高效的通讯
介绍了一种利用熔融石英作为间隔层来实现F—P超窄带干涉滤光片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并制备了半宽2nm,透射率约90%的滤光片。该滤光片间隔层的干涉级次很高,能有效压缩带宽,实现超
提出了以加权视觉色差为评价标准的三维色域匹配算法。加权视觉色差公式由C IE 1994色差公式引申而出,根据权重系数在色差边界的GBD矩阵内确定了动态的空间搜索范围,将重心坐标方程应用于搜索值并得到最终匹配结果。通过基于相纸色域的仿真实验,验证了三维色域匹配在视觉感知和色差方面都要优于传统的二维匹配。
由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和北京中科镓英半导体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863项目”——直径6英寸半绝缘砷化镓单晶生长技术研究成果,不久前通过了专家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