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大骨瓣减压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DTIH)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DTIH将患者分为血肿组(27例)和非血肿组(81例).统计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大骨瓣减压术后DTIH发生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大骨瓣减压术后DTIH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10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共27例患者发生DTIH
【机 构】
:
山西焦煤汾西矿业总医院神经外科,晋中 032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大骨瓣减压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DTIH)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DTIH将患者分为血肿组(27例)和非血肿组(81例).统计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大骨瓣减压术后DTIH发生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大骨瓣减压术后DTIH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10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共27例患者发生DTIH,发生率为2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创伤至手术时间较短、凝血酶时间(TT)较长、颅骨骨折、术前Rotterdam CT评分>3分、脑挫裂伤均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大骨瓣减压术后DTI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3.572、1.853、1.774、10.105、2.440,P3分、脑挫裂伤,临床可据此对有以上特征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或干预,以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大骨瓣减压术后DTIH发生的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肺脓肿患者治疗发生药物热及横纹肌溶解症的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1例临床药师监护肺脓肿患者治疗过程,检索相关文献,结合患者情况探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莫西沙星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临床应用的安全性.结果 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β-内酰胺类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时,如体温突然上升要考虑药物热可能;莫西沙星致横纹肌溶解症可能与其化学结构特点有关,需注意控制药品输注速度,如发生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结论 临床应重视抗感染治疗可能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药师积极查阅文献等证据,可
目的 探讨数字化技术在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5月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患者45例.试验组27例,男性15例,女性12例,年龄14~76岁,中位年龄47岁,采用数字化外科(术前虚拟设计、3D打印、导板引导下手术)辅助手术;对照组18例,男性9例,女性9例,年龄21~69岁,中位年龄39岁,采用传统方法(依靠术者经验切除下颌骨、牙弓夹板指导腓骨瓣塑形)完成手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咬合关系、最大开口度、面部外形视觉模拟评分(VAS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并发高钠血症患者的预后以及治疗方式.方法 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市安达医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血钠水平结果将本组患者分成A组(151 mmol/L<血钠水平≤160 mmol/L,44例)、B组(161 mmol/L170 mmol/L,25例),观察各组血钠水平升高的程度与持续的时间,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钠水平升高的程度、持续时间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本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