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的秘密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he521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学者彼得·拉斯莱特(Peter Laslett)在其里程碑式的《洛克〈政府论〉导论》(以下简称《导论》)中,以颇为纳罕的语气告诉我们:“审慎”的洛克直至去世前大约一两周,才终于在遗嘱中承认了自己是《政府论两篇》(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的作者,“如果没有这份十分偶然的临终遗言,我们将没有任何他写了此书的直接证据”。其实,从该书出版的那一天起,人们便已纷纷猜想到他就是作者——这个不是秘密的秘密,洛克选择了不告訴同代人而告诉后人,告诉无缘亲见他本人、只能阅读其著作的我们。
  一六八四年十二月,洛克在荷兰给自己的保护人彭布鲁克伯爵写了一封申辩信:
  我从未做过对阁下或政府不忠的事……我从未涉足任何受到嫌疑的俱乐部或秘密会社……我生性不好多事……被人当做这么多小册子的作者,我时常感到惶惑不安……我在此当着上帝的面庄严申辩,我不是它们的作者,不但不是那些损害名誉的小册子、也不是已出版的任何小册子或论著的作者,无论其良寙或无关紧要。在发表文字方面,即使对于那些与毁谤和煽动全然无关的东西,我历来是畏缩不前的,我的朋友对此知之甚详。
  洛克此番陈情,着实令人生疑,因为洛克与英国复辟时期的政要沙夫茨伯里伯爵关系非比寻常。沙氏曾任英王查理二世治下大法官、上议院议长、贸易殖民委员会主席等要职,因试图限制王权而遭免职,此后成为反对党即“乡村党”党魁(“乡村党”〔court party〕系“辉格党”的前身,与“托利党”的前身“宫廷党”〔court party〕相对。如果将“乡村党”与“宫廷党”分别译作“野党”与“朝党”,或许更能曲尽其意),聚众密谋叛乱,被捕受审复获释,后在流亡荷兰途中去世;而洛克乃是沙夫茨伯里的医生与家庭教师、秘书与顾问、心腹与幕僚,直至沙夫茨伯里在荷兰赍志而殁,洛克始终追随其主,忠诚不渝。
  一六七九年,英国议会下院通过《排除法案》(Exclusion Bill),意在借助法律手段“排除”信仰天主教的约克公爵詹姆士(即后来的詹姆士二世)的王位继承权,遭到上院反对,此后下院连续三年(一六七九至一六八一年,史称“排除议会”)动议要求通过此项议案。查理二世怒而解散议会,下院反对派领导人分别遭到处决、流放、撤职,从而依靠议会法律途径达到目的的希望彻底落空,不得不转而考虑采取其他手段。拉斯莱特描述了一六七九年在法国的洛克应沙夫茨伯里之召,回国协助主人从事在国内的政治活动。一六八一年,英国下议院似乎已决定,《排除法案》一旦失败,就转而进行武装抵抗,此时洛克是积极参与其中的。拉斯莱特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例证:一六八一年九月十五日,洛克同沙夫茨伯里一起去了辉格党的领导人之一、也是意在弑君的“莱伊宫阴谋”(Rye House Plot,1683)主使者之一——埃塞克斯伯爵的住地,辉格党诸领袖计划在该地召开会议,此时正是“谋反”的紧要关头;更有意味的是,一六八三年四月二十四日洛克再次去了该地,此时“行刺”或“莱伊宫阴谋”的准备工作可能已经上路,而沙夫茨伯里已在流亡荷兰途中逝世,所以洛克的这次行动完全是出于自己的选择。在那些危险的日子里,埃塞克斯伯爵府上的另一个常客便是主张弑君的共和派阿尔格农·悉德尼(Algernon Sidney)。
  悉德尼的《论政府》(Discourse Concerning Government)与洛克的《政府论两篇》同为当时批判罗伯特·菲尔默之“君权神授”说的力作——菲尔默的《父权制》(Patriarcha,or The Natural Power of Kings)已成为王室与托利党统治基础的官方解释。从出版时间来看,《政府论两篇》于一六八九年出版,《论政府》则于一六九八年出版,但是根据史家拉斯莱特的判断,两部作品其实大致完成于同一时期,即“排除危机”(一六七九至一六八一年)期间。拉斯莱特的《导论》之所以被称作是“里程碑式的”,其核心便在于他在书中做出了一个颠覆传统的论断:《政府论两篇》的出现是在要求进行一场革命,而不是为一场需要辩护的革命提供理据。也就是说:洛克的《政府论两篇》并非如人们通常所想,乃是事后对“光荣革命”进行正当化辩护的产物,而是写作时间远在“光荣革命”之前为推进革命所做的“策论”文字。
  一六八三年九月,埃塞克斯与悉德尼因“莱伊宫阴谋”事败被捕,埃塞克斯被关在伦敦塔内,割喉“自裁”,悉德尼因《论政府》一书定罪,受枭首之刑,洛克则匆忙出逃,亡命荷兰。宫廷党/托利党大获全胜,沙夫茨伯里与反对党的雄心一时化为泡影。议会被查理二世解散之后,从此再未召开。一六八四年则是洛克此生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时刻:是年斯图亚特王室下令,将流亡在荷兰的洛克开除出了牛津大学基督教会学院。埃塞克斯与悉德尼血迹未干,王室的矛头已直指洛克本人,这个危险的信号足以令最为“激进”的叛逆为之丧胆。洛克致保护人彭布鲁克伯爵的那封申辩信,便是为了解释自己被牛津大学基督教会学院开除一事。
  洛克写此信时身在荷兰,我们惊讶地发现,这个自称“畏缩不前”的洛克并未停止他的革命活动,而是更为“变本加厉”起来!美国学者理查德·阿什克拉夫特(Richard Ashcraft)著专文批评拉斯莱特的《导论》对洛克的革命性“估计不足”,拉斯莱特此后欣然接受了这一批评,在一九八八年的《导论》重印本中吸纳了阿什克拉夫特的观点。洛克写给彭布鲁克伯爵的那封申辩信,妙在几乎句句不实,而犹能以诚挚恳切的语调出之,所谓“修辞立其诚”,因而读来令人忍俊不禁。不过,能够读出洛克信中的“不实”之处,无非是现代读者的“后见之明”。如果没有一九四七年公之于众的那批洛克遗稿(包括洛克的遗嘱、通信、笔记、手稿等,拉斯莱特的“里程碑式”的研究就是在这些新材料的基础上展开的),我们很可能会像彭布鲁克一样被洛克蒙在鼓里。洛克在一六九○年署名出版的《人类理解论》中列出的众多题献者中便有彭布鲁克,而这位伯爵很可能至死都不知道洛克也是《政府论两篇》的作者。要提请注意的是,洛克扯谎的对象彭布鲁克,乃是地位显赫的托利党上议员。洛克在情势危急之下,不得不向托利党要人彭布鲁克忍辱陈情。伯爵旋即复信,对洛克温言加以抚慰,告知“他已不再受到怀疑”,而直到此时,洛克才“意识到”自己已被“盯梢”,立刻开始在阿姆斯特丹四处躲藏,以摆脱政府的探子。次年(一六八五年),就在彭布鲁克刚刚告知洛克“他已不再受到怀疑”之后,洛克的名字便赫然出现在英政府发往荷兰海牙的通缉名单中(共包括八十四名“叛国者”),此番英廷不再“警告”,而是要直取洛克性命,幸而此时“老革命”洛克早已闻风远走,丰富的斗争经验再次帮助他脱离了险境。
  在阿姆斯特丹东躲西藏的洛克终于坚持到了“光荣革命”之后。一六八九年一月十一日洛克与玛丽女王同船回到英国,十二日《权利宣言》完成,十三日威廉和玛丽便被授予王位。同年《政府论两篇》终于匿名问世。可以说没有当初洛克的审慎与坚韧,就看不到此后的革命成功。但问题是,革命成功前的洛克固然“审慎”得有理,此后洛克却“审慎”得不免有些“反常”。为什么到了“光荣革命”之后,《政府论两篇》仍匿名出版?为什么在议会“虚君共和”的理想已告实现之后,洛克仍然直至临死前才在遗嘱中承认自己就是作者?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以为洛克在书中隐藏了自己的意图,然而事实是洛克并没有隐藏自己的意图,他选择的是隐藏自己。这里的问题应该并不在于洛克的《政府论两篇》隐藏了什么,而在于他的《政府论两篇》到底传达了什么,以至于它的作者或许不能见容于“革命政府”?
其他文献
徐旭生(一八八八至一九七六)一九五九年春天的夏墟调查拉开了中国考古学界主动探索夏文化的序幕。从此,夏文化考古成为中国考古学研究中一个重要命题。同时,夏考古学术史本身的书写,也如王朝传说史迹一样,存在不同学术传统之间的张力。  夏文化如何成为现当代考古学探索的课题?今天的学术史普遍认为,中科院考古所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展开的夏文化探索由夏鼐总体规划、徐旭生具体执行。这个说法不但得到诸多亲历者回忆录的支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当今教育形势下的中职教育更是如此,学生厌学之风时起,如何让学生学好《基础会计》课,领学生迈入会计之门,让会计专业的学生有继续学习下去的热情,是每一位会计教师积极探索的问题。多数教师认为《基础会计》这门课简单,但是并不好教。让学生从一点都不会到入门,直至精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学生把基础内容掌握了,真正读懂了会计这门语言,就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在以后的学习中犹如顺水行舟,
懂乒乓球的人都知道,现在有一种打法叫“拧拉”。过去,“搓”“削”“推”等打法比较常见,现在往往是看到对手的球过来就直接“拧拉”,拧得带劲,拉得有力,既好看,又管用。“拧拉”成为乒乓球比赛中的关键一招,也是高手过招时的制胜法宝。  “拧拉”关乎输赢,人生贵在“拧拉”。如果把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比作一场乒乓球赛,那么比赛的成败输赢就在于“拧拉”。“拧拉”的好处是给自己拧出机会和主动,拧出干劲和冲劲,
〔关键词〕生命教育;心理辅导;挫折教育;反思  曾经,年轻的我一直以为公开课的精彩在于课堂气氛的活跃,在于教师生动的语言,在于学生精彩的发言,而那一次公开课,让我真正地感受到了什么才是精彩的心理活动课……  《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开展生命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长期以来,由于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常常得不到及时指导,对无法预料且时有发生的隐性伤害往往难于应对,导
〔摘要〕心理剧作为学校团体辅导的一种方法,可从促进个体人格完善、形成正确合理的人际认知、提高人际沟通能力、降低情绪困扰等方面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本研究将心理剧融入班级管理和班会课中,效果良好。  〔关键词〕心理剧;班会课;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13-0039-03  班会通常是德育工作的有效形式,能够集中解决班级中存在的
〔摘要〕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现实中的教师群体职业倦怠、幸福感缺失、情感焦虑、人际关系紧张等种种心理不适应现象日益严重。为改善这些不利于教师身心发展的状况,本研究在教师培训的实践活动中引入心理剧技术,帮助教师发现工作中潜在的意义及自身的优势,唤醒人生幸福感,构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心理成长共同体。  〔关键词〕心理剧;教师共同体;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
〔关键词〕生涯教育;生涯启蒙;生涯探索;生涯决策    生涯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学校、个人的全面关注,人们普遍寄希望于通过生涯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生涯规划能力,让学生从人生发展角度思考当前的学习生活。然而,如何构建生涯教育体系为学校和老师广为关注。“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的生涯教育模式,从生涯启蒙、生涯探索、生涯决策三个角度全方位开展生涯教育,成为符合生涯教育规律的生涯教育新模式。  王涛
时间定格在2015年9月16日13时。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亲王郑重宣布:中国杭州获得2022年第十九届亚运会主办权。这意味着自1990年北京亚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后,杭州成为第三个举办亚运会的中国城市。??????正在修建中的杭州奥体中心。亚运带来什么夏亮新华社浙江分社2022年亚运会举办权花落杭州,这也是亚运会第三次与中国结缘。但这一次很多人对亚运的态度十分冷淡,甚至表现出抵触,认定举办
少年负壮气武磊被称作“武球王”,字面上看是称赞,却透着显而易见的调侃。说句最“诛心”的话,尽管被认为是当下中国最好的前锋,可他进入顶级联赛以来还从未尝过夺冠的滋味。2017赛季是武磊离中超冠军最近的一次,个人状态不错,上海上港也兵强马壮,球队提出了“三线争冠”的目标。中超联赛的现实意义与夺冠希望同样大,上港倾注了巨大投入,前2/3个赛季中一直在积分榜上同广州恒大形影相随。随后,上港获得三次赢球即可
我对克里斯·威克姆教授《罗马帝国的遗产》一书有浓厚的兴趣,因为我觉得他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摆脱柳宗元对封建制的过度悲观主义、对郡县制的过度乐观主义。威克姆对欧洲古代史的看法,也让我想起了顾炎武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总结。  在古代社会是否真正存在过中央集权的统一帝国?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如何来界定古代的中央集权统一帝国?如果我们将封建理解为与中央集权统一国家对立的状况,在多大程度上,古代国家能够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