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回归本色的语文课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uan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在的语文课片面夸大语文课的人文性或片面夸大语文课的工具性,把语文课当成实践课、品社课来教学的情况时有出现。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浙江省中西部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武上,沈大安老师指出在新的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将是: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把目光聚焦在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上,让语文课堂回归本色。
  【关键词】朗读;情感;感受
  在“吼山杯”课堂教学比武中,我聆听了应老师一堂以“读”贯穿始终的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是一堂有着浓厚语文味的语文课,在上课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充分朗读来领悟语言文字的美,来唤醒童心童真,来感受情感的激荡。
  一、琅琅的读书声在课堂上回荡
  朗读是学生阅读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基本训练。古人把学习称为“读书”、“念书”,实在是抓住了学习语文的关健。古人也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解”,“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语文课中读之重要。通过读来解决学生语感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品味感悟语言文字之美,用心灵和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领会作者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但同时要注意的是,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如果学生只是在机械的、形式主义的朗读氛围中就会对朗读失去浓厚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调动丰富有效的朗读形式,来指导朗读。应老师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朗读形式,让每位学生充分朗读,首先是带上感受读“曾经,泥泞,脚窝,荆棘,花瓣,晶莹,年迈,需要,寻觅”这几个词语,理解“寻觅”一词后又出示了课后读读记记的几个带着自己的感受的短语理解“四处寻觅”什么意思?在指导朗读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一句时,让学生逐个朗读,这一环节应老师由读准词到读准短语再到引出句子,这个句子也是应老师设计中一个穿连文章的关健句,通过在学生感悟的基础上,再通过必要的朗读技巧指导,让多位学生进行反复朗读。这样从读准字词到有感情的地读短语到句子,层层递进,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组织教学,尊重了学生,体现了以生为本的原则,奠定了整堂课的感情基础。接着,应老师引导学生一起到课文中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随机出示句子,(2、4自然段)板书:小溪、小路。指导朗读“长长的小溪,弯弯的小路”自由朗读选择其中一小节,配上动作读出小溪的“长”,小路的“弯”,然后配乐朗读出示的两句话直到背诵这两段。这一环节的设计,应老师抓住文本特点,根据两段文字句式上的相似,用词上的准确,通过读通、读准、读得有感情等多种形式的从读到背,循序渐进,既让学生发现了文本的特点,又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文本,熟记文本,为后面精读2、4自然段作准备,提高了课堂效率,真正做到了“轻负高质”。
  二、激荡的情感在课堂上流露
  生活中的人文之美、人性之美、人格之美在我们丰富的阅读材料中流淌,充实着丰富多彩的人类生存的世界。知识对孩子确实重要,但情感价值的体验也非常重要。缺乏感情体验的融入,知识或许在大脑中留下痕迹,但无法在心灵中留下震撼。因此,把握课文的文学特性,注重情感的激发与感染,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就是说语文课要具有“人文性”要让学生带着感情读课文,要让丰富的感情激荡在课堂上。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一首儿童诗,这首儿童诗以优美的语言、流畅的音韵描写了雷锋叔叔的感人事迹,教育学生懂得奉献爱心,助人为乐。应老师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组织教学。在应老师的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课文之后,告诉大家,为什么能读得如此有感情,因为老师脑中有支画笔,老师边读边在画画,随机出示句子,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出示:我看到那蒙蒙的细雨,淋湿了_______ ,淋湿了_______,看到这情景,我多么想对雷锋叔叔说:“_______!”接着通过“脚印”与“脚窝”的比较,想象为什么会有这么深深的脚印?“雷锋叔叔正在这泥泞的小路上,_______地前进前进。”指导朗读。应老师抓住词语的对比,让学生透过脚印,看到的是雷锋叔叔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
  在教学(第4段)时,应老师用以“荆棘“为切入点,问“什么是‘荆棘’?并出示“荆棘”图。“被荆棘刺的感觉如何?”出示“雷锋叔叔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心里会怎样想?会有怎样的感受?”这正是应老师在让学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力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让学生对雷锋精神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这样的课堂教学教学内容相对集中,教学看似简单却很精炼。使呆板的文字变成了一幅幅优美的画,一段段动听的旋律。
  三、率真的儿童味在课堂上的流淌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变成一个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这就要求每个教师关注儿童独特的内心世界,以平等心态和儿童交流,尊重儿童的个性,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读文本,允许他们拥有不同的阅读理解,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只有这种宽容的心境才能使儿童个性之花绽放。儿童是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在课堂上让儿童真情流露,童心飞扬真是语文课堂以人为本理念的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在尊重儿童的独特体验的同时,价值观的取向也是不能忽视的。教师决不能因儿童个性的自由释放而迷失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本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帮助儿童与文本进行个性化对话,重视儿童情感的融入,让儿童愉悦地读,快乐地读,从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让儿童享受到审美的乐趣。应老师在课堂上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和帮助者。如学生在回答“雷锋叔叔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 心里会怎样想?会有怎样的感受?”时, 有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回答很痛苦,这时应老师引导学生,雷锋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感到痛苦吗?学生纷纷举手,说是“高兴、是助人为乐”的。
  四、结语
  一次又一次的朗读,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拥抱文本,潜入文本,随着朗读的层层推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和体验就会步步深入,言语在学生心灵上留下的痕迹就会越来越深厚。总之,应老师的这堂课,摒弃了很多非语文的东西,以读贯穿课堂,以词语辨析、想象说话为手段,在课堂上回归了语文课书声不断,情感荡漾,童真飞扬的语文本色,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里,感受语文的魅力,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让学生的文学素质在课堂中得以提高。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皋埠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情感教育是英语教学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重要。教师要英语教学中一定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研究学生的兴趣,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向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升其情商 ,为他们今后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情感体验;课堂教学;心智发展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教育教学中融入情感,使学生在心智发展的同时,在情感上也逐渐成熟起来。目前我们使用的《牛津英语
期刊
【摘 要】积极情感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内生动力和不竭源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积极学习情感的形成,会对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深入推进产生助推功效。本文作者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情感培养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习情感     学生作为具有丰富心理活动的社会存在体,是学习活动的直接实施者,更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同时,学生学习效果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效能高低的重
期刊
【摘 要】词汇是语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教学对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为此,本文就高中学生学习词汇出现的问题和词汇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英语词汇;问题;策略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用这句古语来形容词汇学习,我觉得是非常贴切的,因为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的三大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之一,犹如大厦之砖瓦,铺路之基石。学生在外语学习中
期刊
【摘 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数学,同时给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全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学习;终身发展     新课程改革肯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而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不仅决定了学生学习效果,还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自身的终身发展产生影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依靠教师灌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探究学习方法的角度出发,以例析的方式简要的阐述了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和多角度思考运用探究方法的能力,指出学生具有科学探索的主动性和相关能力是学好物理学科的不二法门。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类比;转换     物理作为一门科学性的学科,对于研究者、学习者来说最为重要的一点本质诉求即是独立的探究能力。从初中物理教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应该在教授学生掌握扎实物理
期刊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有明确的要求:“写是书面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写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但是,我们环顾当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当前初中生受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及教学方法制约,导致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分析当前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1.词汇积累匮乏   词汇是英语写作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如果我们的学生要写一个句子,10个词有8个词拼写不出或拼写错误
期刊
【摘 要】我们怎样才能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更好的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呢?首先,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其次,教师是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另外,网络上的各种媒体资源以及专门为英语教学服务的网站为各个层次的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最后,学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课程资源能够利用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和发挥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有效地指导学习者获得学习的成功。
期刊
【摘 要】如何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是生物教师在新课改之下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文章将就如何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方法展开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物;训练思维;提高能力     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科学在社会各个领域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而初中生物教育,作为生物科学教育的基础,在整个教育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生物学科的重要性,决定了初中生物教育的重要性。在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入开展
期刊
【摘 要】“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培养人。”音乐是其它任何学科都不能代替的审美教育。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明确把“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放在教学目的开启之位,这就为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奠定了标志性基础,指明了努力方向。本文的“欣赏之说”,不单指音乐欣赏,确切地说,应是音乐中心欣赏。   【关键词】高中音乐;欣赏教学;
期刊
培养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主动参与、交流合作、大胆质疑、探究发现,我在这一方面做了小小的探索,就是让学生融进历史,扮演一定的角色,引导他们走进历史,参与历史进程。   一、扮演历史人物,走进历史年代  纷繁复杂的历史事情对于初中学生来讲是遥远的、抽象的,而北师大版教材中对中国历史事件的片段式的,画面式的叙述,无助于学生认识历史的本来面目。因此,在教学中营造一种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氛围,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