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外科诊治指南》(2017年版)解读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taitaihao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于2017年更新发布了《便秘外科诊治指南》(2017年版),主要修改意见包括:(1)将便秘病因按排粪反射涉及部位分为结直肠外因素、结直肠因素、结直肠内因素三部分,更有条理性,能够明确病因部位及可能的发病机制。(2)将便秘分为慢传输型、出口梗阻型和混合型,主要考虑出口梗阻型便秘如直肠内脱垂和直肠前突手术名称的书写。(3)便秘的检查方法中,结肠传输试验增加了口服标记物后6 h摄腹部X线平片时间点,能够了解胃和小肠是否有传输功能减慢。(4)便秘非手术治疗增加了微生态制剂、促动力药和促分泌药,还增加了心理治疗和中医针灸治疗。(5)慢传输型便秘的外科治疗删除了顺行结肠灌注术,直肠内脱垂的外科治疗增加了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RR),删除了直肠黏膜切除肌层折叠术(Delorme)手术,直肠前突手术增加了经直肠和经会阴入路。本文对比多版国内外便秘相关指南,对2017年版《便秘外科诊治指南》制定过程中的主要修改意见进行解读。

其他文献
慢性便秘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疾病。由于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传统医疗模式下其总体疗效欠佳。多学科协作模式(MDT)是新型的团队医疗模式,是系统化、模式化临床医疗的重要方式。开展慢性便秘MDT是提高慢性便秘疗效的有效途径。在诊断方面,通过汇总患者详细病史,完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精神状况和营养状况,MDT团队可更精准明确患者诊断和分型。在治疗方面,MDT团队可在基础、药物、物理、
目前的胃肠外科手术(甚至所有的外科手术)都是基于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的认识与思路。我们以胚胎学为借鉴和来源,在人体分层解剖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人体功能层解剖模型。并从这一模型出发,提出了腹膜腔-系膜层、系膜外间隙和筋膜系统等新的解剖学概念,提出了对浆膜划分、系膜划分和肿瘤T分期划分的再认识,在胃肠外科领域进一步提出了功能层切除术的理念和相关阐释。这一模型的建立,也许将成为传统解剖模型的有益补充,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肠道微生态治疗对于顽固性功能性便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4—2015年间在解放军南京总医院确诊顽固性功能性便秘并行金陵术治疗的198例患者,根据围手术期处理方式的不同,非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00例,术前常规肠道准备,术后如存在腹泻、腹胀等胃肠道症状时给予益生菌和益生元治疗)和微生态治疗组(98例,除围手术期常规处理外,术前2周开始口服益生
目的 探讨肛瘘复发与人血清miRNA6086的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60例肛瘘联合混合痔患者(肛瘘组)的血清标本及临床资料;另选取年龄、性别和体质量与之相匹配的行单纯混合痔手术的20例患者(对照组)的血清标本作为对照,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对比两组血清miRNA6086表达水平,并进一步分析其与肛瘘患者临床病
虽然功能型便秘的发病率较高,但目前国内外对其总体的治疗效果仍不满意。对于功能型便秘的诊断和治疗仍较为局限于结肠本身。功能型便秘涉及肠道菌群、肠自主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间复杂的交互作用。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和心理等脑功能障碍的表现,脑功能的异常可导致结肠动力、分泌及免疫功能的紊乱;同时,功能型便秘患者存在显著的肠道菌群失衡,肠道菌群对神经递质的释放、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的活性起重要作用
期刊
期刊
手术作为治疗慢性便秘的方法之一,是非手术治疗失败后的最后选择。手术方式选择主要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客观检查证据和医生团队的经验:(1)慢传输型便秘:国内目前广泛采用次全结直肠切除加回肠直肠吻合、或升结肠直肠吻合,疗效确切;(2)出口梗阻型便秘:手术治疗需要慎之又慎,目前手术方式并无共识,建议遵循"能微创,则微创"的原则;(3)混合型便秘:尚未有明确统一的外科治疗方法,金陵术是其有前景的手术方式;(4
期刊
目的 探讨内镜对早期结直肠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间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镜中心治疗的113例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内镜治疗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经外科手术治疗的39例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外科手术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肿瘤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淋巴转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均为高、中分化腺癌,内镜治疗组肿瘤大小(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