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研究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80612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往的安全教育往往被大家认为是走过场,搞形式。这说明我们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教育,对一些安全细节关注不够,特别是缺少必要的训练。学生没有形成一种稳定的安全意识,这就要求学校必须采取措施来致力于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加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强化、激励、规范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和管理对策。
  【关键词】学生 安全意识 行为习惯 培养策略
   随着改革开放,先进的交通工具、生产工具、时尚的家用电器等正迅速地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而使学生安全问题出现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交通事故、中毒、触电、意外伤害等时有发生,给社会稳定和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保障学生人身财产安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确保学校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是摆在我们学校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所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素质拓展是建立在学生人生安全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以人为本”打造和谐校园的今天,要杜绝类似安全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校园安全必须从源头上治本,从学生的心理、价值观、行动等角度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生安全意识培养方案和管理对策,抓好校园安全工作,全面深化安全素质教育,切实促进学生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学生安全意识的含义
  安全意识是人们对安全问题的总的认识和观念,以及人们对其产生的评价。它既包含了人的心理因素,也包含人的伦理道德观念;既包含人的认知方式和认知水平,也包含了人的行为习惯。
  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其生活方式也是特有的,他们特定的年龄结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导致学生安全意识、行为倾向的差异,也决定他们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复杂多样,这主要受学生的知识水平、行为方式、生活习惯、心理和生理等主观因素,以及年龄、性别、社会、家庭、学校等客观因素所影响的。
  二、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对策及建议
  (一)设定学生安全意识培养目标。
  在设定学生安全意识培养目标时,可根据学生安全意识生成机理模型,从学生安全意识的具体表现形式到抽象意识形式来确定不同层面的培养目标和方向。1.引导学生规范实施安全行为。规范学生的安全行为是避免校园安全事故的重要条件。学生的安全行为体现在学生对安全行为的认识,哪些行为是安全的、哪些行为可以规避风险、遇到紧急事件时可以采取哪些自救行为、哪些行为违反学校的制度。因此,正确引导和规范学生的安全行为是首要目标,不仅可以让本身就具备较强安全意识的学生强化实施安全行为,也可让安全意识相对较弱的同学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知道安全自救的措施和途径。
  2.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在采取任何安全行为前存在动机和意向的引导,抓住学生这种动机就能从本质上驱动学生的安全行为,这一动机就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新时期教育发展背景下,学生的思想、伦理和道德底线常常受挫折或不端正,成为国家、社会或学校、自身及他人的不安全隐患。而正确的学生安全意识需要得到其正确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大力支持,只有当学生明确了自身的发展目标,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才能有利于安全行为的良好发展。
  (二)深化学生的安全意识。
  学校是应该比较单纯的环境,学生的安全意识相对来说也比较薄弱的,自我安全意识不强。比如:自己的物品,尤其是贵重物品经常随意放,等到东西不见了才着急找老师;课间活动不讲文明,一活动起来就不管身边的人、物,等到弄疼弄伤了,才急着找老师;饮食不注意,经常买一些含有大量添加剂、防腐剂,甚至是过期了的零食来吃。因此,我们应该把加强安全教育、预防地震、进行疏散演练、规范饮食等列入工作计划,真抓实练,不流于形式。各种安全逃生自救技能会伴随学生一生,要让他们在新学期伊始就有这种意识,要让他们懂得:除了为正义不得已而献身外,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珍爱生命,我们不是在杞人忧天,而是防患于未然,希望我们的学生有一天能够自豪地说:“灾害不可怕,我们会自救!”切实把安全意识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灌输给学生。
  其实,深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是最为关键的,也是安全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只有不断地强化,才可能使得安全的意识形态形成一种习惯,在具体通过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来体现,进而指导学生的安全行为方式。
  (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良好的行为习惯体现着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学生时代是人生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因为它不仅是学生的许多行为习惯养成的阶段,也是人生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形成并成熟的阶段,更是为将来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打基础的阶段。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安全意识的形成,影响学生的各种安全行为。因此,抓好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安全教育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1. 树立榜样进行正面教育。在培养行为习惯方面,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典范;是活的教科书,具有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它对学生具有更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对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具有特殊的作用。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的一个心理特点是模仿,他们可塑性强,给他们树立什么样的榜样十分重要,用正面的典型给他们做榜样,可以激励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去努力。例如,上下楼梯时不打闹、不争抢,以免发生冲撞、踩踏事故等。教师可找一些不在走廊、楼梯打闹的学生做榜样,直观形象地教育其他学生,使他们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2. 注重行为训练。行为习惯的形成是“积久成性”的,必须长期地反复训练才得以养成并牢记。所以说,反复训练是形成良好习惯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教师应在讲清楚道理的基础上注重行为训练,使之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进而养成习惯,并由良好的行为习惯上升到良好的道德品质。只要形成并遵守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减少安全问题的出现。例如,教育部门要求学生不骑自行车上学。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人为的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可以使学生在上学回家的路上,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感知自然,锻炼和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减少了依赖,何乐而不为呢?
  3.谨慎出行。抢夺勒索是学生中常出现的问题之一,这严重破坏了学校和社会的治安秩序,危害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但这并非是防不胜防的,只要大家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种事故的发生。不管是外出还是在校园里,都要藏财不露,把自己的钱财或贵重的东西收好;外出时要把钱财放在贴身的地方;不要独自外出,应多找一两个人结伴同行,互相照应,以策安全;早晨和傍晚天色朦胧,是抢夺案件的主要发案时间,如果没有特别的事情,学生应减少外出,以免发生意外。
   此外,还要保持心理卫生的健康。学生在经济上尚未独立,又渴望追求社会时尚,加之学校各种管理制度的限制,不少同学在心理和生理上面临着双重困惑。一部分心理比较脆弱、心理素质欠佳的学生,很容易在精神上产生变异、心理上发生扭曲,从而造成马加爵式的人为事故。因此,学生要学会减压,走出心理误区,谨防意外的发生。
  总之,学生的安全是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非常重视的问题,养成良好的下午习惯,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应该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自学能力是英语学习者独立掌握英语知识获取技能的能力,以及独立地将英语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初中生有着自己鲜明的心理特点,他们的自学心理过程反映了英语学习的基本规律,是一个以掌握英语技能为主,同时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过程。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和知识积累,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自主
期刊
【摘 要】当前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发展学生的各种智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各方面人才,因此,第二课堂尤为重要。本文就目前高中地理第二课堂缺少场地,缺少内容等问题指出一些解决途径。  【关键词】地理;课外活动;重要性   当前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发展学生的各种智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各方面人才,因此,第二课堂尤为重要。但在很多地方,特别是高中学校,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推进,在感受着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与观念带来的巨大冲击的同时,课件的设计、制作与运用直接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体现了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关系,而这恰恰是探讨新型教学模式的关键。多媒体教学已逐渐成为初中英语教学常用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是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新模式。它是多媒体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后,与教育理论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被广泛
期刊
一般来说,每个学龄前的儿童或多或少接触过文字,并对其保持一种较强的好奇感。上了学,在老师的引导教育下他们识字的愿望就更强烈了。可是文字对儿童来说并不像看动画片、听故事那样有趣,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识字兴趣尤为重要。只有使儿童对识字产生兴趣,才能保持其识字愿望,才能较快地提高识字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呢?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一下方法。  一、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期刊
作为立国之本的教育,要想推动其发展和提高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在这条道路上不知有多少种改革版本,素质教育提得是最响亮的,很多学校都实践过,但都没有形成文字性的东西。毕竟我们的教育大多数还是围绕高考这一指挥棒来转,综合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共同提高似乎很难达到统一。但现在在广州由郭思乐教授首创的“生本教育”给我们现代的教育带来了教育的春天。现结合自己的实践,简单谈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学生们得到了释放
期刊
一些老师在上综合实践活动课过程中,在教学方式和资源包运用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带有明显的学科化痕迹,把综合实践课当作学科课程来实施。防止教学学科化,是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教者认识理念上没有把综合实践课与学科课程区别开来。综合实践课并不是要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它不追求严密的知识体系,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研究、解决或试图研究
期刊
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有机融合,使语言文字也兼备了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为创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和信息技术为信息渠道的新型三维教学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持。    一、巧用信息技术,巧设教学情境,激发情感参与    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课中巧用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性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期刊
【摘 要】《纲要》指出: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要让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我园为了培养幼儿有丰富的想象力、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实施了幼儿版画这一课程,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平台。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则中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
期刊
【摘 要】思想品德教育是中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促进中学生学习进步,培养高素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石。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认可正确的道德规范、行为要求和思想模式,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然而,处于学习和身心发展重要阶段的中学生,由于学习上的压力和心理上的青涩,普遍对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和行为上的抵触,导致思想品
期刊
去年开学初我接了一个一年级班,这是我第一次当班主任,想到有自己的学生了,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我幻想着把他们培养成未来的泰戈尔、居里夫人、达芬奇,当他们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时,我是多么开心啊!  可实际并不象我想象中的那样。开学第一天,当新生手拉手进教室的时候,站在第四名的一个瘦瘦的男孩子,手使劲把着门框,说什么也不肯进教室,他的眼睛里流露出害怕、恐慌……我蹲下来,告诉他:“这是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大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