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没有麻醉药怎么动手术

来源 :新传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7770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征路上在山西发生的一次战斗中,一颗子弹击中钟明的左眼角,并从头顶穿射而出。在无麻醉的情况下,他接受了手术,在太平间里三进三出,几次差点被埋掉,最终顽强地活了下来。这样的情况1000个人也难幸存一个,医生都说这简直是个奇迹。
  广昌失守导致战略转移
  “长征本来不叫长征,叫战略转移。”钟明回忆当年的峥嵘岁月说道。
  1916年1月,钟明出生于于都县银坑镇一个普通百姓家庭,1932年4月,他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年仅16岁的他第一次接受了“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的思想洗礼。
  1933年,身为团员的钟明带领几名同龄人报名参加了红军。“当时,家里很反对,因为我是独子。那时,我耐心做父母的思想工作,把‘只有跟共产党走,才有出路’的道理跟父母讲通了。最后,他们终于同意了。”
  1933年2月,钟明带着8名同乡到红三军团六师卫生队参军,由于生病,进入第三后方医院治疗。病好后,医院见钟明能吃苦,又肯学习,就把他留了下来。他先后在中央苏区6师卫生队当过卫生员、卫生班长,后到红1军团后方医院当护士。至今,钟明还能唱出那时学的药诀:“碳酸氧酸水氧酸,阿司匹林配格林酸,预备软膏消毒杀菌、治腐防腐。”
  他表示,第五次反“围剿”时,红军改变了策略,变成了单纯的军事防御,敌人在装备上又占有很大的优势。
  1934年4月,蒋介石集中11个师进攻中央苏区的门户广昌。李德不顾敌强我弱的现实,要死保广昌。于是,一场堡垒对堡垒、阵地对阵地的“正规战”开始了。
  “第五次‘反围剿’中,广昌失守直接导致了后来的战略转移,那次战役中,我就在广昌前线的医治所里做卫生员。”钟明说:“太困难了,因为敌人封锁,我们没有药。前线抬下来那么多伤员,只好用淡盐水洗擦伤创,而盐也是最匮乏的物资之一!”开始一块大洋可以买二两盐,后来8块大洋也买不到一两盐了。
  “棉花、纱布、绷带也不够用,一用完就丢进锅里煮,晒干了再蒸,消毒后再用。直到棉花用成坨,纱布、绷带用成线。”广昌失守前夕,钟明三天三夜没有合眼,奋力抢救伤员,对战争的惨烈有了更深的感受。
  随着苏区面积的日益减小,红军不得不准备远征。
  转移的信号早已发出。1934年5月,红军开始了规模空前的“扩红”运动,要“扩大铁的红军100万”。从粮食、衣服到子弹壳,都在大力收集之列。第七军团和第六军团分别于7月、8月向东、西两路出征。
  或许,于都的乡亲们也意识到红军这次的离开不同寻常。“家家都给红军打草鞋、捐粮食,为了搭浮桥,有的把家里的门板全拆了。”钟明说。
  “就像整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都要搬走一样”
  1934年10月16日至19日傍晚,中央红军一、三、五、八、九军团,先后从梓山乡的山峰坝,县城的南门、西门,罗坳乡的孟口、鲤鱼、石尾和靖石乡的渔翁埠条渡口渡过于都河开始长征。
  “我是和毛主席同一天过河的。都不知道要去什么地方,更不知道一去就是二万五千里的长征。”钟明说,自己的家就在于都,但因为忙着安置伤员,领取粮食、子弹等物资,始终也没抽出时间回去一趟。
  从10月12日離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首都瑞金以来,小小的于都城大军云集。钟明和战友们一直忙着把大量伤员托付给老乡们。
  “安置了6000多名伤员。”钟明说,几乎每个老乡家里都安置了伤员,有一家甚至安置了7位伤员。
  从10月16日开始,各路红军开始从于都的8个渡口开始渡江。粮食、衣服、草鞋都领足了,空了好久的子弹袋几个月来头一次装得满满的。钟明回忆说:“各种工厂设备、印钞机、发动机……就像整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都要搬走一样。”
  成立于1931年深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确实要搬走了。自从李德掌握了红军的指挥权,并在第五次反“围剿”战斗中坚持打“正规战”以来,红军就一败再败,最终到了无法立足的地步。
  夹杂在8.6万人的大军中,钟明黯然告别了自己曾浴血捍卫过的红色故土,告别了长眠在这片热土上的战友,踏上了生死难卜的征程。
  长征开始后,他与战友们是在乌江过的年,但不记得是春节还是元旦了,此后部队开始精简、合并,撤销了一些部门。
  子弹穿脑后三进三出太平间
  由于是卫生员,他在长征初期主要负责抢治伤病员,没有直接参加战斗,他的首次作战便是在遵义。
  1935年1月,红军占领遵义后,上级要求红4连迅速占领遵义城外一座山的制高点,这座山被黔军占领着。
  100米、80米、50米、30米……当红四连的一百多名战士接近山头约20米时,刘连长一声令下:“打!”钟明和其他战友们几乎在同一瞬间,扣响了扳机。山头上的黔军发出一阵惨叫声。与此同时,钟明和战友们一跃而起,端起亮晃晃的刺刀,朝敌群冲去。短兵相接,黔军纷纷溃逃。红4连占领了这座山头,钟明的枪管里还剩一发子弹!
  钟老回忆说,长征途中,红军的弹药极其匮乏。有的部队不得不规定,每次战斗每人只许用三发子弹,而且还不能全部用完,要留一发备用。
  “因此,我们一般是打一枪,就往上冲,临近时,再开一枪,然后,就肉搏。如果有谁在一次战斗中把子弹打完,要受处罚。所以,红军战士基本都是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钟明回忆,长征中,红军中的子弹分两种,一种是尖头子弹,是从敌人手中缴获的,这种子弹质量好,一般要交给机枪手用。另一种是圆头子弹,是从苏区弹药厂生产的,有时连50米都打不到。“这种子弹里,装的是土火药,弹头也不是铜的——苏区非常缺铜,而是锡的,因为大余县有一个锡矿。但是,锡比较轻,所以做弹头,既打不远,也打不准。”
  1936年4月,东渡黄河在山西发生的一次战斗让钟明终生难忘,因为那次打仗差点要了他的命。
  钟明所在的红一方面军与刘志丹的红二十八军一起参加了这次战斗。“战斗发生在一个叫郭家庄的地方,敌人是山西阎锡山的部队,开始他们只有四五个团的兵力。”钟明说,“部队想消灭这几个团以攻打太原,后来蒋介石调了十几个团的兵力来增援,部队被敌人包围了,只有一个出口可以突围。”
  那次战斗持续了两三天,“刘志丹就是在那次战斗中牺牲的。”钟明说。
  他与战友们往山下冲锋,突然,一颗子弹击中他的左眼角,并从头顶穿射而出,他当即昏迷,倒在地上的他在迷糊中看到地上一大摊鲜血,还有脑浆。
  “后来,我通过战友才知道那次战斗后来的情况。”当时连长吼道,无论是死是活,快把钟明抬回去。军医检查后说:“头上有碎骨,不取出来随时有生命危险。”但当时药品匮乏,连麻醉药都没有,钟明只能强忍剧痛接受手术。
  后来战友告诉钟明,他曾死了3次,在太平间里三进三出,几次差点将他埋掉,“医生都说那简直是个奇迹”。钟明说,“这样的情况1000个人也难幸存一个。”后来他右半身还瘫痪了一年,起初被评为特等伤残军人,伤好后,再被评为二等乙级伤残军人,至今头顶上有一处没有头发。
  除此之外,钟明还有许多“传奇”:“有一次是夜行军时从悬崖掉入河里,好在那河已枯,河底都是软沙;还有一次,炸弹投在我埋伏的地方,当时以为完蛋了,不料炸开在我身上的是一大块土,我就对自己说,好吧,还能活着,继续战斗。”
  (《解放军报》2017.7.14、《赣州晚报》2011.11.7等)
其他文献
出去游玩或者参加各种聚会,免不了要拍个照、合个影。然而,总有人会说“别拍我,我特别不上相”。的确,现在有很多人抱怨自己不上相,并声称与照镜子的效果有差距,觉得本人比照片更好看,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传说中的“冻脸效应”  从照片的角度看,不上相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一些人之所以觉得照片比真人难看,按心理学家给出的解释是因为“冻脸效应”造成的。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心理学家罗伯特·博斯特和他的一个团队,
期刊
早在2005年2月,肖先生就与李老伯、陈大妈夫妻二人簽订了书面的房屋买卖合同,此后,肖先生外出工作多年,一直未留意当初所购房屋的过户情况,直到一次回家整理家人物件时才发现房屋仍未办理过户手续,他多次找李老伯配合过户未果后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决其与李老伯夫妻二人所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合法有效,并协助其办理房屋过户手续。  法院经审理认为,双方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依法成立并有效,应当按照约定继续履行义务。
期刊
您可能读到过或者听到过一些新闻故事,讲的是令人着迷的古代文物。在一次考古挖掘中出土了一件文物,考古学家发现它已有XXX年的历史。考古学家如何知道一件物品或一具尸体的历史年代?他们使用的是什么方法?  碳十四断代法:发现史前时代遗存  历史时期考古遗存中出土的碑碣、墓志、简牍等具有明确纪年或者记录了具体人物或事件信息的遗物是考古学家用来判定遗迹年代相对可靠的依据。江西省近年来连续“发现”的海昏侯墓和
期刊
晋江市,素有“声华文物、雄称海内”、“泉南佛国”之美誉。在这座历史名城,有中原文化、闽南文化、华侨文化、宗教文化等多元文化相互交融;更有中国民族英雄、印尼总统、越南皇帝、菲律宾国父等古今中外著名历史人物齐聚。  晋江市,雅称刺桐、瑞桐、泉安,为中国福建省下辖县级市,由泉州地级市代管。晋江是闽南金三角的核心,与台湾一水之隔。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上,晋江在经济、军事、文化占据重要地位,是古代“海上丝
期刊
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下简称《民法总则》)于10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被俗稱为“好人法”的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第184条回应了近几年老人倒地不敢扶等社会热点问题。几乎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突发状况,一旦倒地不起,大家面临三种选择,一是等待公力救援,这种救援很难做到非常及时;二是亲友来救助,但很多时候也无法第一时间联系到亲友;
期刊
困惑科学家40多年的哈德逊湾引力丢失之谜终于破解了。再需5000年,该地区丢失的引力就会被重新“找回来”一部分。那么,如果有一天,整个地球的引力都突然消失了会怎样?即便只消失5秒会是怎样的情景?  这个地方引力小  哈德逊湾位于加拿大东北部,是仅次于孟加拉湾的世界第二大开阔形海湾,水域面积达到123万平方千米。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准备绘制首张地球引力图时,意外地发现哈德逊湾以及周边地区的引力
期刊
岳父今年87岁,精神矍铄,神采奕奕。耳朵有些背但眼不花,他不用戴老花镜也能阅读五号字的报纸。若问起他的养生诀窍,他将其归功于自己日常生活中养成的“八慢”。  慢饮食 老年人牙齿残缺不全,加上消化液的分泌量减少,容易消化不良。  因此,岳父每日进食正餐坚持细嚼慢咽,既有助于消化,又可享受美味。  慢思想 记忆力差,想不起来的事,他就干脆不想。一时难以想清的问题,他就放一放再说。比如,想起要写一个东西
期刊
对于老年人而言,退休生活可谓多姿多彩:有的去逛各地美景,有的去唱歌跳舞找开心,有的去帮助子女带孩子……而我,退休以后,就一门心思照顾婆婆。因为婆婆年事已高,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婆婆不爱去敬老院,我们也主张她居家养老。特别是我退休以后,有了大把时间,照顾婆婆更有条件。  这十多年,我虽然什么也没干,哪里也没走,一心一意伺候婆婆,但是我觉得很值得。那天,婆婆拉着我的手,动情地说:“我没生姑娘,可是我不遗
期刊
“土八路,瞎胡闹,一身虱子两脚泡”,这是某国民党将领在没被打疼前对八路军的讥讽之言。虽然不好听,但一般人眼中,“土八路”多少有些“土”。然而美国记者眼中的八路,堪称军容严整,而且有些地方正规得令人惊讶。  白刃战训练:结合日、苏再创独特经验  比如白刃战的训练,从几张美军记者的照片上可以看到,八路军竟然已经开始使用戳刺靶。图片上的器械叫做戳刺靶,是可以机动的训练用具,日军白刃战训练中也常常使用。八
期刊
北宋末年,杨家还有后人留在天波府,只是此时的天波府,不过是个空架子。随后杨家从开封搬往临安,大多数的杨家后人留在河南民间开馆收徒。在北宋的末期,杨家将还算得上北宋王牌军,可惜的是,时任皇帝昏庸无能,再强的将领也只是一个摆设而已。  受评书、戏剧、电影及电视剧等影响,杨家将的声威在普通人眼里那是神威无比的——七郎八虎闯幽州、血战金沙滩、穆桂英挂帅、杨门女将、十二寡妇征西、佘太君百岁挂帅、杨排风……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