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D4 T模型的课堂教学设计 r——以“物质的分类”和“二歧分类”教学为例

来源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类”是浙教版初中《科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思想和组成内容,对知识起到承上启下、统领全局的作用,涉及40多个基本概念,但都比较分散.运用ID4T模型对本节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从而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培养学生形成分类的意识并提高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其他文献
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讲评一道立几习题,引导学生提出疑问、解决疑问,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促进
本文分析2020年等级性考试中考查电磁感应微积分思想的试题,阐述微积分思想的重要性,预测等级性考试中体现核心素养考查的命题动向,对一线物理教学提出教学建议.
联系现实生活,创设真实的情景,尝试总结生物的分类依据,进而以游戏的形式,总结出生物的分类依据.通过“报户口”游戏、帮老虎找继承者以及资料总结等生活化的活动,深化知识掌
利用身边的废弃物代替仪器,做成一个实验装置,完成常见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性质的检验和气体的验证.
初中数学具有抽象性、复杂性,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国内外诸多学者也强调了“错误”的必然性和合理性,错误在很多时候比正确更有教育价值.本文通过对
生活化的化学实验,有助于积累学生的化学实验经验,提升学生化学实验力.在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发掘生活化资源、捕捉生活化现象、实施生活化活动,设计化学生活的替代性、启发性、创新性的实验,不断助推学生的化学发现、化学思考、化学探究.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化学实验教学,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本文对2019年高考文科数学北京卷圆锥曲线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探究,发现这道题目第(2)问蕴含着深刻的几何背景,于是从调和点列与调和线束、仿射变换的角度深入探究了这一问题
将浙江省2021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生物学试题,与浙江省2020年1月和2020年6月试题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归纳出考试改革后3次试题的共同特点和变化趋势,并据此为生物
“圆”的折叠问题是图形翻折板块的一个部分,是体现轴对称知识在实际数学问题中的应用,问题解决的途径主要涉及到常规辅助线的添加方法,把动态的问题转化到静态的问题,使数学知识和技能不断融合、类化,追根溯源,明白“思路从哪里来”,领悟“问题到何处去”,顺势而思,唤起解题灵感与思维顿悟.
变压器电路已成为近几年高考的命题热点,本文探讨了负载电阻等效法在求解变压器电路问题时的应用.灵活应用电阻等效法,可使变压器电路的分析变得过程简化、思路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