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的味觉变化

来源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wh0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肿瘤患者的味觉变化是一种常见症状。这一症状的表现形式和产生机制是多样且复杂化的。通过文献查找,作者发现在中国针对肿瘤患者味觉变化的研究到目前为止极为欠缺。在对肿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也往往忽视了味觉变化带来的影响。本文综述肿瘤相关的味觉变化的形式,机理,这些变化对患者的影响以及缓解这些变化的方法。方法作者在Pub Med中对截至到2015年7月的与肿瘤患者味觉改变相关的文献进行了查找,共检索出88篇期刊及会议文章。结果肿瘤相关的味觉变化是多样性的,包括味觉敏度与质量的改变、厌食以及口腔干燥等。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包括感觉器官受损、神经活性失常、口腔黏膜炎以及锌的缺乏等等。味觉变化会引发患者体重丢失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从保护器官、药物治疗等方面入手可以缓解某些症状,同时对患者进行自我护理的相关教育也是一种有效帮助患者克服味觉变化不良影响的方法。结论味觉变化在肿瘤患者中是普遍存在的,这一症状影响了患者的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针对这些症状机理的进一步研究以及针对性护理是非常必要的。
其他文献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锈病之一.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分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3种,是我国小麦生产上分布广、传播快、危害面积大的重要病害.其中以小麦条锈病最为普遍且严重.
编辑同志:每次收到你们的修改意见我都非常感动,文章能否发表对我并不重要,关键是写作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贵刊的意见对我帮助很大,谢谢!我会静下心来,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
目的总结维生素C在治疗含有KRAS、BRAF突变基因的结直肠癌中的研究结果,归纳分析其抗肿瘤的生理机制。方法以维生素C、结直肠癌作为主题词,在CNKI和Pub Med中查阅相关文献,并
本文以3663份中国野生大豆品种资源为材料,探讨其种子脂肪、蛋白质含量与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脂肪含量与粒重、粒色、脐色、茸毛色、花色、泥膜、主茎明显程度显著相关
当前网络问政形式多样,但要真正发挥网络问政的作用,就要建立由政府主导建立的网络问政系统。在县一级政府建立网络问政系统具有操作简易、成效显著、副作用小等三方面独特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儿遵医行为影响的程度。方法将68例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专人实施护理干
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前身为新疆建工医院,医院始建于1957年,骨科成立于1969年,在中国著名骨科专家田慧中教授的领导下,在脊柱矫形和人工关节置换的临床治疗和科研工作中
目的探讨微创截骨Ilizarov骨延长术治疗先天性跖骨短小症的效果。方法2007-2014年,共治疗跖骨短小症48例,男性3例,女性45例;年龄16~36岁,平均22.7岁,其中37例为单侧跖骨短小,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矫治儿童踝关节骨折后遗内翻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7年7月在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治疗的10例踝内翻畸形患者的病历资料
互联网时代拥有海量的数据资源,信息传播模式具有互动、精准、群族、体验等特征,新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在这一时代大背景下,激烈的品牌市场竞争中,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