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目标的制定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1986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关注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但对教学目标的设计制定却并不重视,出现了目标分类不科学,混淆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概念,有些行为表述不明确,简单问题复杂化等诸多问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形同虚设,难以指导具体的教学工作。本文就新课程改革中,化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内涵及其制定做简要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 三维教学目标 目标制定
  
  一、目标制定中的问题
  (1)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误读
  在大量的教学案例中反映出一个重要的事实:许多化学教师把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混为一谈。事实上这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教学目的是指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最终状态,是对教与学活动总目标的概括。教学目标是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时所提出的概括性要求,它是整个教学计划的基础,是教学设计的起点。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具体化,具体到一个可供教学测量的指标体系,来检查教学目的完成情况。
  (2)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误读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着眼于提高二十一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广大化学教师往往将课程目标理解为教学目标,简称为“三维目标”。而实际上“三维教学目标”与“三维目标”原本是两个含义不同的概念。“三维目标”代表的是一个课程目标体系,而教师将三个维度的目标机械割裂只把它看成是一个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范畴的概念。“三维目标”的本意是课程目标的设计思路,它最早见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心思想是应根据本门课程的任务和特点来决定教学目标。
  (3)课堂教学目标表述的问题
  在目标的教学设计实践中, “知识与技能”的僵化与虚化、“过程与方法”的简单应对与形式主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标签化等现象很是普遍。在表述时,存在行为主体错位、行为动词不明确、行为条件不确定、行为难度过高等问题。因此,教学目标设计时,应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考虑这一课的体验个性,这一批学生的体验水平,尽可能做到具体明确,而不是贴标签。同时课堂教学目标陈述的不是学习结果而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一些教师尤其是新上岗的教师非常关心课堂上要讲些什么,而无暇顾及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什么。这反映出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更多想到的是要交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很少想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之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二、提出两点关于化学教学目标制定实施的建议
  (1)三维度的整合统一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是在教学活动中统一实现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应当将它们设计为三个环节并分别操作。事实上,任何有效的知识与技能的获得,都必须让学生亲历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去感受和理解这种知识的产生与发展,并从中习得一定的方法和策略,让他们“学会学习”并发展智能;而这些活动,又同时使他们领会到知识与技能的“意义”、体验到积极的情感、习得正确的态度、受到价值观的教育,突出了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形成正确价值与“学会学习”的重要性,因为它们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因此,全面关注教学活动的三维目标并将它们整合于统一的教学过程,是高中课堂首先应注意的问题。
  (2)目标有所选择、有所侧重
  教师的每一堂课、每一知识单元的教学,都应当而且必须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目标,因为这些目标是难以分割地融合于一体的。但是,就一堂具体的课和一个特定的知识单元而言.又有一个更需要突出什么目标的问题。所以,将三维目标不加掂量和分析,机械套用在每一堂具体的“课”上,并不很妥。从目前的情况看,无论是新课程标准的陈述,还是教师为自己的教学活动确定目标并用言语将其表达出来,大都是以一种“共时”的形式对三维目标进行的列举,似乎这些都是某一堂课或某一单元教学应当同时实现的目标。事实上,任何教学目标的达成都要经历一个“时段”,但不同类的目标达成的“时相”并不一样。一般说“知识与技能”目标往往可以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实现;“过程与方法”是“学会学习”方面的目标,则需要较长时间的“习得”和“转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目标则可能要经过更长时间的儒染、熏陶和积淀等潜移默化的过程才能达到。因此,我们既应当始终不忘以“共时”形式表达这三方面的目标,但又不能把这三个方面看成可以同时达到的结果。一堂课或某一知识单元的目标应当突出重点有所选择、有所侧重。
  三、结论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课堂教学的方向,评价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学生学习的向导,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我希望我们的一线教师能对教学目标的设计加以重视,根据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对教学目标形成正确的认识,并运用于以后的教学工作。当然这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努力挖掘,吸收和运用。
  
  【参考文献】
  [1]吴俊明,杨承印.化学教学论[M].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50.
  [2]李灵芝.化学课堂教学设计[M].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12-13.
其他文献
数学方法的灵魂是数学思想,而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外在表现和得以实现的手段,利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感性认识不断累积的过程,当这种量的累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质的飞跃,进而提升为数学思想。  数学教学的目标既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又要培养能力,塑造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人格特质。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对于打好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在培养学生的
近几年许多教师针对初中学生的思政课教学评价方式进行了卓有成效探索实验,下面结合自己的教改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
【摘 要】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地理教学要结合学科的特点,“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方向,以创新为宗旨”。地理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使繁杂的地理知识变得直观易懂,创造有效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趣味性和积极性,促进地理知识网格状的构建。  【关键词】直观教学 板图教学 开放教学  地理是一门边缘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空间性强,学生在学习中感觉比较困难,那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地理
今天以前的一切都是历史,因而历史本不分科,况且中国治学素来不重分科。可是今日的史学,无非分科的学史和分科的历史两种,前者为用各个学科现在的形态追述出来的学科发展史,后者为
针对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的蒸发气体(BOG)再冷凝工艺系统能耗偏高的问题,对现有BOG再冷凝系统进行了工艺流程优化。通过对BOG压缩机入口温度、BOG压比及物料比等影响BOG再冷凝
用石灰石作为脱硫剂在热输入0.1MW的加压喷动流化床试验台上进行了煤部分气化过程中的炉内脱硫试验研究。系统地考察了温度、压力、钙基脱硫剂粒径、钙硫摩尔比等参数对脱硫效
朗读是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情境、体味语言情感、理解语言韵味的重要方法。本文从入情入境,“爬”出神采、倾情注入,“爬”出效应、精益求精,“爬”出感悟的维度阐述了在课堂教学中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确立起来。下面结合我县近来年中学化学教学中对新课程的实施及点滴思考作如下浅析。  【关键词】新课程 化学教学 思考探索  一、教学理念的变化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最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角色,尊重学生,和学生一起去经历化
There are several caval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 currently in use for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These include caval replacement or the conventional tech
在自制3.5L带内置换热器的可视化反应釜中,进行了不同间壁换热温度(84.8、72.2、50.5、30.9℃)的定容分解开采丙烷水合物实验模拟。分解初始时釜内气体压力迅速上升,随着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