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形切割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ping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弧形切割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12月至2006年9月选择5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在全直肠系膜切除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基础上,应用弧形切割吻合器对直肠(肛管)残端进行切割、闭合,用33 mm管型吻合器进行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结果 5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术中没有发生切割和闭合不全的病例,吻合口无渗漏.手术后住院时间为(11.2±3.2)d,无死亡者.发生吻合口瘘2例(3.6%),经过局部引流而自然愈合1例,因直肠阴道瘘进行横结肠造口转流1例,无吻合口狭窄.结论 弧形切割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中具有切割完整、闭合确实、吻合口瘘发生率低的优点,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期刊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最常见的胃肠道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好发于胃和小肠,男性略高于女性,发病年龄6 d至93岁,中位年龄55~65岁,高峰年龄60岁.可发生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最常见的原发部位是胃(65%~70%)和小肠(25%~30%),其次为结直肠(5%~10%)和食管(5%),还可以发生于网膜、系膜和后腹膜等胃肠外部位[1-6]
期刊
期刊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中的荷包处理,关系到痔上黏膜切除的宽度、深度、完整性和痔体的悬吊、固定、断流作用等,与PPH术的成败与否有着密切关系.荷包的处理具体体现在荷包缝合的高度、深度、进针次数,以及单、双荷包的选择和荷包的收紧、牵拉等诸多环节的处理。
期刊
期刊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外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在上世纪初主要靠手术缝合穿孔部位,术后大多数患者出现溃疡再穿孔或出血。
期刊
期刊
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已在世界范围内获得较为广泛的开展,其手术安全性、可行性、肿瘤根治性及近、远期疗效部分已得到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CT)结果的证实[1,2].基于此,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已经与Heald等提出的直肠全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原则一起被认为是近20年来结直肠肿瘤手术发展历程中两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变革.而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手术由于技
期刊
目的 研究原发性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遗传学变异情况.方法 采用比较基因组杂交分析23例原发性胃癌基因组DNA拷贝数变化情况.结果 原发性胃癌患者平均每例肿瘤染色体臂变化数为7.52,扩增数要明显多于丢失数(5.38∶2.14).DNA拷贝数扩增常见于8q(9/21,42.9%)、20q(9/21,42.9%)、17q(8/21,38.1%)、3q(7/21,33.3%)、7q(7/21,33.3%
目的 探讨小猪小肠移植时供体、受体和最佳血管的选择.方法麻醉,先后称量 30头小猪及其小肠的体重与长度,测算两者比例关系;对离体小肠行造影、色料灌注、 X线摄片,观测腹主动脉、肠系膜血管及其分支在体和离体的分布情况.结果小肠的长度平均为体长的 11.5倍;小肠的重量平均为体重的 2.3%.腹主动脉和肠系膜前动脉近段在体与离体灌注后血管外径分别为 4.3/ 4.6 mm和 2.5/ 2.7 m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