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在中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已在世界范围内获得较为广泛的开展,其手术安全性、可行性、肿瘤根治性及近、远期疗效部分已得到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CT)结果的证实[1,2].基于此,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已经与Heald等提出的直肠全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原则一起被认为是近20年来结直肠肿瘤手术发展历程中两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变革.而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手术由于技术要求更高,因此,单纯针对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手术的临床研究与腹腔镜结肠手术相比,开展较少.但国内外已有关于腹腔镜直肠癌TME手术临床研究的初步结果,为该手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提供了不少临床依据。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 探讨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间收治的190例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肿瘤下缘与肛缘距离4~14 cm,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5例(7.9%),出现吻合口瘘的时间2-17 d,平均5.8 d.年龄超过60岁(10.2%)、一般状况较差(20.7%)、术前有慢性肠梗阻表现者(19.1%)、拖出式吻合术者(12.2
期刊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最常见的胃肠道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好发于胃和小肠,男性略高于女性,发病年龄6 d至93岁,中位年龄55~65岁,高峰年龄60岁.可发生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最常见的原发部位是胃(65%~70%)和小肠(25%~30%),其次为结直肠(5%~10%)和食管(5%),还可以发生于网膜、系膜和后腹膜等胃肠外部位[1-6]
期刊
期刊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中的荷包处理,关系到痔上黏膜切除的宽度、深度、完整性和痔体的悬吊、固定、断流作用等,与PPH术的成败与否有着密切关系.荷包的处理具体体现在荷包缝合的高度、深度、进针次数,以及单、双荷包的选择和荷包的收紧、牵拉等诸多环节的处理。
期刊
期刊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外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在上世纪初主要靠手术缝合穿孔部位,术后大多数患者出现溃疡再穿孔或出血。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