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价格体制转变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xingshua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价格体制作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国的价格体制也随之转变。同时,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价格体制会沿着坚持市场化导向与国家宏观调控、关注民生、加强价格监督等方向继续深化。
  【关键词】价格体制 改革 动向
  一、我国价格体制改革的历程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价格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逐步实现了从计划价格体制向市场价格体制的转变。以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大幅提高为开端, 价格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改革计划价格体制时期
  1979年改革之前的中国价格体制为高度集中的计划价格体制,国家通过有计划地调整、放开部分产品价格管理,逐步引入市场调节机制。1979至1984年,在“在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想指导下,价格改革的取向是“计划价格为主,自由价格为辅”,改革的方式是“调放结合,以调为主”,改革的重点是调整不合理的计划价格。1984至1988年,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思想指导下,价格改革的取向是“少数计划价格,多数市场价格”,改革方式是“调放结合,以放为主”,改革的重点是转化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过度集中的计划定价权限。在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入的同时,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988至1991年,围绕国民经济整顿,改革取向是稳定价格总水平,改革方式是“控中求改,相机调放”,改革的重点是探索建立价格总水平的检测和调控体系。有计划分步骤地调整了5 大类20 多个系列的产品价格。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价格体制时期
  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价格改革,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价格改革的步伐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明显加快,从商品和劳务价格改革到生产要素价格改革逐步扩展。首先,加快了转换价格形成机制的步伐,从中央到地方都大面积地放开了一批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其次,加强法制建设。1998年,《价格法》的颁布和实施,明确规定了我国的基本价格制度是实行并完善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使政府价格管理走上了法制化轨道。最后,加快构建价格调控体系。在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放开由市场形成的情况下,加强价格总水平调控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
  (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价格体制时期
  党的十六大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推动了价格主管部门及时推进职能转变,价格改革更加关注民生和监督,明确价格工作的职能定位是“定规则、当裁判、搞服务”。首先是进一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转换粮食价格形成机制,运用比价关系、成本关系对能源资源进行改革等。其次推进价格主管部门职能转变,进一步完善价格调控监管体系。再次更加注重民生价格的监管与改革。清理涉农收费,规范教育收费,加强药品价格监管,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等。2003和2008年两次适时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抑制价格不合理上涨。
  二、我国价格体制转变的特点
  第一,我国价格机制的转变是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转变所决定的,价格改革必须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框架内进行,价格改革的取向始终决定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
  第二,我国价格体制由计划向市场转变的实践过程,也是理论探索的过程。在80年代初才对价格的范畴、价格基础展开广泛讨论,而价格改革已经开始;在新世纪开初,展开了价格形成的探索,价格改革的模式也是在争论中推行。
  第三,我国广泛汲取国际经验,计划价格体制逐步渐进地过渡到市场价格体制,避免的社会大的动荡。我国价格体制改革遵行从农村、农产品,逐步推广到全国、所有产品;高度集中的计划定价机制,通过“双轨制”渐进地放开,由市场定价;在改革的区域上先试点后推广、先沿海后内陆、先特区后全国;在改革的方式上先调后放、先增量后存量。价格体制改革是在汲取国际经验中渐进式进行的,将价格的变动控制在各方利益主体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第四,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在价格体制转变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价格改革之初,国家下放部分商品定价权,部分商品特别是副食品价格零售价格上涨,国家给予补贴;在定价权限放开之后,国家从行政事业收费、日常生活费用等方面深化民生价格改革与监督。取消农业税,教育收费“两免一补”,推行药品“零差价”等,保障城乡居民都能在改革中受益。
  三、完善市场价格体制的动向
  第一,理论讨论继续。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推进理论。我国价格体制改革的理论是在实践中探讨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社会环境要求新的理论指导,理论研讨是改革推进的必然要求。价格形成是价格运行的基础,在价格形成机制方面,公共产品定价、资源环境价格等方面都还有待进一步的谈论。
  第二,坚持市场化导向与国家宏观调控。价格体制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密切关系,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要求价格体制坚持市场化导向。但是价格机制的作用存在局限性和缺陷,需要政府宏观调控的弥补,坚持把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相结合。
  第三,价格体制改革更加关注民生。价格问题涉及各方利益,价格改革实际上是对既有利益的重新调整。取得广大群众的支持与参与,是价格改革推进的保障,因此价格改革的深入要更加关注民生,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成果。继续关注三农问题、规范公共产品收费、切实解决居民生活与发展问题。
  第四,推进法制建设,加强价格监督。《价格法》颁布之后,国家也先后出台了配套的价格法规和规章,各地方也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但是在新的现实下,价格规章还有待完善。价格监督服务平台也亟待构建。
  第五,注重商品国际價格的探讨。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我国商品走向世界,但是在商品国际价格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都研究较少。对商品国际价格的探讨是今后价格改革理论研讨的重点之一。
  (责任编辑:唐荣波)
其他文献
目的:对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得到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超短波电疗治
一、培养孩子学习兴趣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就要多鼓励,多表扬,多找他的闪光点。不要放过每一个值得表扬的机会。当孩子取得了一点成绩后要让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要让他知道
【摘要】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改革成果目标引导下,党和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更加注重残疾人康复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政府投入不断加大,事业保障服务资金也呈不断增长和多元化的筹措趋势。加强财务管理,开源节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完善和健全残疾人康复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服务于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有其特别重要的意义。文章将浅析
At the foreign ministers' meeting of the ASEAN Regional Forum in Viet Nam on July 23, U.S. Secretary of State Hillary Clinton said the United States has a nati
期刊
China has indisputable sovereignty over the Nansha Archipelago and its neighboring seas. But some Southeast Asian nations-Viet Nam, the Philippines, Malaysia a
期刊
【摘要】现金是集团企业的主要资产,由现金流入流出而形成的集团企业现金流,被认为是确保企业生存的基本,现金流对集团企业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集团企业现金流管理作为分析的重点,首先介绍了现金流的相关理念内容和集团企业的现金流管理规划,其次分析了集团企业现金流管理易出现的相关问题,最后就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关规范措施。  【关键词】集团企业 现金流 问题  一、相关理论阐述  (一)现金流的相关理论
Ghinese and Mongolian leaders have strength-ened exchange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is year. Only weeks after Mongolian Prime Minister Sukhbaataryn Batbold att
期刊
目的:探究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营养代谢的作用.方法:撷取二级医院营养科2014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2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抽取双色球的分组方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
剧本的好坏影响着电影电视剧的好坏,好的剧本有可能被拍成一部坏电影电视剧,但是一个坏剧本一定不可能拍成一个好电影电视剧,不同的编剧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他们也不是什么剧
【摘要】利用回归分析的估计检验研究经济理论和经济现象,建立单方程计量经济模型以后,进行统计检验、参数估计、有效检验时,会出现异方差性。本文将着重讨论解决异方差问题。  【关键词】经济学模型 异方差性 检验 加权最小二乘法  利用回归分析的估计、检验理论可以建立一个较好的因果关系模型,但是,数理统计方法主要适用于研究可控的自然现象,对于无法通过人为控制进行“实验”的社会经济现象,其适用性就受到一定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