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稳步推进,素质教育越来越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即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仅仅在乎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同学,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有正确的思想理念。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学生德育。
一、初中德育的重要意义
(一)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初中这一阶段是培养健全人格、创新思维能力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时刻。这一时期的初中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在生理和心理上较诸小学时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他们开始离开父母的约束,另一方面青春期的特征在这一时期开始体现出来,其内心渴望独立,向往自由,勇于追求独特个性,极易被外界的一些不良因素所影响。步入初中阶段后学校对学生的影响要大于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而班级更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场所,在这一环境中学生会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道德素养、人文素质、健全人格,而在此过程中班主任作为学生在学校的主要管理者,便肩负起了这一责任,通过进行德育工作,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为他们的成长道路保驾护航。
(二)利于学生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
班主任德育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自我约束的意识,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不良信息的传播扩散有了极为便捷的方式,网络暴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新思潮的出现也引起这些不良信息的传播。因此班主任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思想意识,最后也体现了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考试成绩,也不是为了升学率,而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建议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是德育教育的根本性原则,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电脑、手机充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传播媒介的变化,使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这就使现在初中生相比较其他时期的初中生视野更加开阔,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更强。在这种大背景下,学生的主观意识越来越强烈,其行为方式越来越大胆,道德修养对其的约束力越来越弱,因此班主任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课后以及日常生活中多多关心学生,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学习习惯、学习意识、性格差异,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德育工作,也可以让学生建言献策,共同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激发他们好奇、好胜的性格,共同建立轻松愉悦的班级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对自主学习和素质教育的重视,也有利于德育工作能够真正落在实处。最后,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下,教师要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初中教学更多应该是在素质教育上,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他们良好的人文素质。在众多的教师中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因此班主任担任的角色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要运用自己的知识和人生经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为学生个人素质的养成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与学生交流并倾听
就目前师生关系而言,教师与学生是两个矛盾的主体,在初中生眼中,教师是严肃的、认真的、不近人情的、不通情达理的,在教师的眼中,学生是调皮捣蛋的、不好好学习的、不理解教师辛苦的,两者时常斗智斗勇,教师时刻盯着学生,学生时刻防备着教师,师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这并不是某一个学校或者某一个班级的个性问题,而是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共性问题,不仅仅是在初中教育上,在高中教育、小学教育乃至大学教育,这种问题都是普遍存在的。究其原因是传统教育模式注重学生成绩,忽视学生个人素养的培养,这样的师生关系是很不利于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的,因此班主任必须改变旧有的师生关系,与学生拉近彼此的距离,呵护爱护他们,细心、耐心地与每个学生交流,并且倾听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内心的所思所想,如果有困惑或者其他疑问,及时帮助学生解答,避免学生走入歧途。
(三)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
环境因素也是影响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不同环境下对于孩子性格的养成是决然不同的,如果一名同学家庭和睦、父母感情很好,家庭教育得当,其孩子也会养成乐观快乐的心态,但是如果家庭不和睦、父母之间关系很差,对孩子的教育也不上心,这样的家庭会使孩子从小蒙上一层阴影,性格会有所缺陷,可能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踏入犯罪的道路。我们无法改变个人的原生家庭,但是可以选择成长的环境,这就需要班主任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学生,如果学生犯了错可以多听听学生的想法,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耐心地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多给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初中生的心灵还比较脆弱,教师对他们应该多加鼓励和表扬,减少斥责,主动关心他们,建立和谐的班级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班级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这样一来不仅僅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成绩,还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念,为他们以后得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完成了教学目的。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自我意识的觉醒时期,也是最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的时期,因此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之路上重要的角色,有必要担负起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完善学生自我修养,做一名对社会、对国家有利的大好青年。
(责编 侯 芳)
一、初中德育的重要意义
(一)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初中这一阶段是培养健全人格、创新思维能力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时刻。这一时期的初中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在生理和心理上较诸小学时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他们开始离开父母的约束,另一方面青春期的特征在这一时期开始体现出来,其内心渴望独立,向往自由,勇于追求独特个性,极易被外界的一些不良因素所影响。步入初中阶段后学校对学生的影响要大于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而班级更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场所,在这一环境中学生会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道德素养、人文素质、健全人格,而在此过程中班主任作为学生在学校的主要管理者,便肩负起了这一责任,通过进行德育工作,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为他们的成长道路保驾护航。
(二)利于学生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
班主任德育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自我约束的意识,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不良信息的传播扩散有了极为便捷的方式,网络暴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新思潮的出现也引起这些不良信息的传播。因此班主任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思想意识,最后也体现了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考试成绩,也不是为了升学率,而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建议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是德育教育的根本性原则,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电脑、手机充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传播媒介的变化,使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这就使现在初中生相比较其他时期的初中生视野更加开阔,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更强。在这种大背景下,学生的主观意识越来越强烈,其行为方式越来越大胆,道德修养对其的约束力越来越弱,因此班主任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课后以及日常生活中多多关心学生,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学习习惯、学习意识、性格差异,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德育工作,也可以让学生建言献策,共同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激发他们好奇、好胜的性格,共同建立轻松愉悦的班级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对自主学习和素质教育的重视,也有利于德育工作能够真正落在实处。最后,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下,教师要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初中教学更多应该是在素质教育上,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他们良好的人文素质。在众多的教师中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因此班主任担任的角色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要运用自己的知识和人生经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为学生个人素质的养成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与学生交流并倾听
就目前师生关系而言,教师与学生是两个矛盾的主体,在初中生眼中,教师是严肃的、认真的、不近人情的、不通情达理的,在教师的眼中,学生是调皮捣蛋的、不好好学习的、不理解教师辛苦的,两者时常斗智斗勇,教师时刻盯着学生,学生时刻防备着教师,师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这并不是某一个学校或者某一个班级的个性问题,而是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共性问题,不仅仅是在初中教育上,在高中教育、小学教育乃至大学教育,这种问题都是普遍存在的。究其原因是传统教育模式注重学生成绩,忽视学生个人素养的培养,这样的师生关系是很不利于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的,因此班主任必须改变旧有的师生关系,与学生拉近彼此的距离,呵护爱护他们,细心、耐心地与每个学生交流,并且倾听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内心的所思所想,如果有困惑或者其他疑问,及时帮助学生解答,避免学生走入歧途。
(三)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
环境因素也是影响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不同环境下对于孩子性格的养成是决然不同的,如果一名同学家庭和睦、父母感情很好,家庭教育得当,其孩子也会养成乐观快乐的心态,但是如果家庭不和睦、父母之间关系很差,对孩子的教育也不上心,这样的家庭会使孩子从小蒙上一层阴影,性格会有所缺陷,可能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踏入犯罪的道路。我们无法改变个人的原生家庭,但是可以选择成长的环境,这就需要班主任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学生,如果学生犯了错可以多听听学生的想法,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耐心地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多给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初中生的心灵还比较脆弱,教师对他们应该多加鼓励和表扬,减少斥责,主动关心他们,建立和谐的班级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班级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这样一来不仅僅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成绩,还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念,为他们以后得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完成了教学目的。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自我意识的觉醒时期,也是最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的时期,因此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之路上重要的角色,有必要担负起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完善学生自我修养,做一名对社会、对国家有利的大好青年。
(责编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