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构建与创新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bu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的学校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才的管理。科学地培养使用人才,构建有利于人才成长发展的激励机制,对于充分挖掘教师的创新潜能,建设一支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高素质的新型教师队伍,加快学校现代化的步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发挥激励机制的多元功能
  
  激励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其功能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它的满足个体需要的功能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映,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基本动力。激励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个体不同层次需要的实现,是教师所处社会环境的重要因素。激励是对教职工的工作、人品和才能的一种肯定,对他们的个体需求也是一种满足。教职工可以通过激励洞悉学校管理的思路,明晰自己奋斗的目标、认清自己的地位,从而焕发工作热情,实现个体需求。
  二是它的挖掘潜力的动能
  所谓潜能则是指人们所具有的尚待挖掘的某种能力。教师的潜能能否被认知,激发是根本。激发既然作为营造社会环境的一种手段而存在,那么学校激励机制的构建,使教师处在一种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中,使他们始终有一种被重视、被认识的成就感,他们的潜能也就更加易于发挥,他们也就心情舒畅、激情饱满、干劲倍增,其潜能也就会逐渐成为“显”能。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尤其要通过激励来挖掘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创造性才能,为他们的脱颖而出创造有利的环境。
  三是放大绩效的功能
  管理绩效能否充分放大,主要依赖于全体成员积极性、创造性能否充分放大;而师生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放大,又依赖于激励功能的发挥。我们应当看到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凡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的学校,无不是通过构建激励机制,通过学校管理者的行为激励,引导焕发教师的积极性才取得的。
  
  二、创设激励机制的实践途径
  
  1、机会激励法
  当代教师最大的需求莫过于有好的成才空间和发展机遇。时下大学生择业时最大的看点就是发展的空间。现实生活中常常见到有的老师因工作出不了成绩而怨天尤人,哀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固然与教师个人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学校领导对教师关心不够、分析不够,没有为教师提供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作为学校,在实绩评估、进修考察、教学研讨等方面,应当为教师创造更多展现才华的机会,充分信任他们、使用他们,让他们在实践中拼打磨练。这样既可满足他们的成才需求,又可在实践中增长他们的才干。要知道机会对领导来说可能很平常,对老师来说,却显得很珍贵。因此作为学校管理者,应当学会创造机会给教师,让机会给教师,比如说,外出考察、教学研讨、组织活动等等,尽可能提高教师的参与率,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相信一个具备正确价值取向的老师,一定会格外珍惜这样的机会,内心深处的原动力也就会发挥无遗。
  2、评价激励法
  教师的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认知度,正常、及时、准确、客观、公正的评价。作为学校管理者,应当特别注重完善学校的评价制度,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工作态度、管理水平、业务才干,评价教师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道德品质等。而不应该只把学校的管理看作是领导的单边行动,整天挥着指挥棒让教师干这干那,而任务完成后却不声不响、不闻不问。那样会大大损伤教师的自尊,进而产生消极情绪。完善评价制度的主体是教师,所以对教职工的评价还应当注意把领导评价与教师的自我评价和相互之间的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评价的信度,使教职工评价机制不断完善。
  3、信任激励法
  我们常说:“用人不疑”“知人善任”,其实这两句话说到底是一个信任问题。作为一名校长,应当在实践中学会信任人、使用人,放手让教师在职责范围内自主工作、自主创新。尽可以尊重教师对任务完成的设计以及完成任务的过程措施,肯定他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大可不必事必恭亲,这也不放心,那也去过问。要看到新时期的教师队伍思维敏捷、敢于创新、善于开拓,作为学校管理者考虑得更多的不是他们能不能胜任某项工作,而是怎样为他们创设和谐、融洽、协调的工作环境,使教师产生一种被信任的感觉,精神百倍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4、参与激励法
  现代管理和实践经验研究表明,现代员工都有参与管理的要求和愿望,学校创造和提供一切机会让教职员工参与管理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学校可以通过正常民主生活会、教学听证会、教研分析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广开言路,倾听、收集教职工的意见、建议,通报学校重要事务,让教职工主动参与学校管理,共同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加强对学校管理的监督作用,使他们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通过参与,使教职工对学校产生归属感、认同感,进一步实现教职工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公平理论”提出:人能否受到激励,不但受他们得到什么而定,而且还要受他们所得与别人所得是否公平而定,如果得失比例和他人相比大致相当,就会心理平衡。所以学校激励机制的使用,还要遵循科学的发展规律,而不要把激励庸俗化,甚至把激励作为施舍,滥用激励,这样必将损害学校的长远利益,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其他文献
摘 要: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以锻炼身体为主要特点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兴趣和习惯。要不断地努力加强学校的体育建设,这样才能更好地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思想品德 智育水平 承受能力     体育与德育、智育紧密结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历史使命;同时,体育又能促进德育、智育、美育的
期刊
摘 要: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要渠道,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然而,由于思想品德大多都是理论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讲,内容显得枯燥乏味,这就对教者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我们如何突破这些难点?下面笔者试图就自己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方法谈一些体会。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方法     “好的方法将为人们展开更广阔的图景,使人们认识更深层的规
期刊
思想品德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它是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一代建设者的精神面貌的大问题。我们的小学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并立志为人民、为祖国、为人类做贡献的一代新人。为此,就必须重视和加强思想品德教育。除了开设思想品德教育课以外,还需要各科教学的密切配合,共同担负起这一具有战略意
期刊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是对学生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那么在思品课教学中怎样穿插心理健康教育呢?这是我们思品课教师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就现行思品教材来看,都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就其中的教育教学方法来说,则存在极大欠缺。如果能在这方面取得突破,肯定会对小学生的道德能力和心理健康发展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探讨和实施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穿插心理
期刊
摘 要: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小社会,生活大社会,课堂生活化,生活即课堂”。语言来自生活,是丰富的、活的生活的体现。教会语言最好的方法是将语言还原于生活,走英语教学生活化的道路,把生活引入课堂,把课本上规范的死的内容融于生活。  关键词:贴近生活 走进生活 融入生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语言源于生活,脱离实际生活的语言是不真实的。一个语言枯燥
期刊
一、英语报刊阅读的意义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目标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要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其中在语言技能(听、说、读、写)七级“读”的目标描述中指出:能阅读适合高中生的英语报刊、杂志;九级“读” 的目标描述中指出:能阅读一般的英文报刊、杂志,获取主要信息。我们都知道阅读是人们
期刊
摘 要:体育教学是不容忽视的,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开展各形各色的体育活动,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平等自由参与活动的机会,加强学生的身体锻炼,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集体观念、交流交往等多方面的能力,为学生将来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关键词:体育教学 锻炼身体 心理素质 集体观念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到有的学生说了这样的话:“体育课一点也不好玩,还不如聊天、打瞌睡来
期刊
摘 要:一个人只有根据不同生理阶段的变化进行适度的身体练习,才有助于健康,也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中学 体育教学 终身体育     中学阶段是学生生长发育、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终身体育教育的关键时期,如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当今的中学体育教学?怎样让学校体育更好地为终身体育服务?笔者认为,只有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学校的体育教学工
期刊
山东省济宁市市中区机关幼儿园创建于1951年,由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现有教学班42个,近1700名幼儿,在职教职工256人,是全市规模最大的公办幼儿园。六十年的办园历程,我们深刻地意识到教育是一项持久、艰巨的工程,家庭、幼儿园、社会同时承负着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幼儿教育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园与家庭的沟通,取决于家庭与幼儿园的配合和家长的家教能力。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合作伙伴,努力做好
期刊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教学经验+教学反思。”这个公式明确告诉我们:教师的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实践的过程。  通过两年多的课题研究,我认为:每一名教师在教学中都要真正有效地利用好教学反思,优质高效的课堂离不开教学反思,优秀教师的成长也离不开教学反思。那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才能切实有效、事半功倍呢?    一、合理有效地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