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中国企业家的崛起(上)

来源 :销售与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u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比与研究:陌路同道
  
  作为蒙牛、步步高的当家人,牛根生和段永平是大家公认的中国企业家中的佼佼者。即使是看一个简单的对比(见下表),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他们的睿智与气魄。诚然,一个表格无法承载更多的信息,所以,本文从多项看似散状、实为统一的多角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展开对第二代中国企业家崛起现象的思考。
  


  牛根生是一个“求快”的企业家
  
  从1999年~2002年的1000多天中。蒙牛在中国乳品行业的排名几手平均每天都要往前提升一位。2002年10月,蒙牛更以1947.31%的成长速度被权威机构评为1999年~2001年中国超速成长百强企业第一名,被誉为“蒙牛狂奔”。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03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中,他的颁奖词是这样的:“姓牛,但他喜欢速度,只用4年就从行业干名之外跨进乳业三强。2003年,他敏锐捕捉航天商机;2003年,他从大草原登上APEC国际舞台。他姓牛,但他跑出了火箭的速度。”
  
  段永平是一个“求稳”的企业家
  
  步步高在VCD竞争最激烈的时候进入该领域,很多人说这是夕阳产业,段永平则认为夕阳无限好——虽然失去了市场先机,但也看清了前车之鉴。他有一句名言为“敢为天下后,后中争先”。段永平认为,因为步步高是小企业,没有足够的抗风险能力,因此经营就必须稳健。如果凡事都抢在别人前面的话,抢对了,也就抓住了机会;抢错了,就可能是灭顶之灾。事实上,步步高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名声大噪,所生产的步步高学生电脑、VCD机和电话机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1999年6月,段永平被《亚洲周刊》评为亚洲金融业20位千禧年领袖之一。2002年2月,步步高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点评】有些企业固守求稳心态,却错失了很多发展良机,最终也难逃逐渐干枯的结局;相对快来讲,一般都是比较危险的,尤其是速度超越了自身的控制能力。因此,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无论是求稳还是求快都不能简单的定义其对或错,能够做到可控才是最佳的衡量标准。
  
  坚守与逃离:集体跳槽
  
  【新闻链接】据8月1日的《南方日报》报道,惠州德赛集团、深圳中天通讯已获得国家发改委颁发的第三批手机牌照,而传闻获牌的国虹通讯却未能如愿获得手机牌照。这使得“万明坚7月加盟国虹通讯,统领已集体跳槽的原TCL通讯团队”的传闻似乎又变成一个值得继续期待的新闻。
  近几年,集体跳槽已经成为职场中出现最频繁的名词之一。与以往的集体跳槽相比,现在的集体跳槽呈现出许多新的手段与趋势。类似坊间关于万明坚的跳槽传闻,就先是一个团队的整体跳槽,而关键人物的关键一跳,似乎也要等到一个关键的时机。说起集体跳槽,牛根生和段永平则有一段相似的记忆。
  1983年,牛根生进入伊利的前身——回民奶制品厂,一干就是16年,从一名洗瓶工做到车间主任、厂长、副总裁。从某种意义上说,牛根生是当年伊利的第一功臣。伊利80%以上的营业额来自其主管的各个事业部。1998年,伊利的副总裁牛根生突然被总裁郑俊怀扫地出门。就在此时,牛根生的一帮兄弟也纷纷被伊利免职,他们一起找到牛根生,希望牛根生带领他们重新闯出一条新路。1999年1月,蒙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金100万元。1999年8月18日,蒙牛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名字变为“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猛增到1398万元,折股1398万股,而发起人是10个自然人。我们发现,前10位的股东大都是原伊利公司的管理与技术人才。
  1988年,段永平在“孔雀东南飞”的热潮中,南下来到广东,被中山市怡华集团聘任为属下的日华电子厂厂长。最终,段永平将小霸王从昔日的负债累累做到产值逾10亿元。但他依然是一个高级打工仔,仅是当时的“打工皇帝”而已。而段永平并不甘心,他认为,企业要长足发展,就必须有更先进的激励机制,否则就会失去发展的原动力。于是,段永平提出了“改制”,但怡华集团高层拒绝了他这个要求。1995年7月,段永平提出辞职,舆论一片哗然。1995年9月18日,步步高电子有限公司在东莞成立,段永平任董事长兼总经理。随后,几百人离开小霸王进入步步高。1997年,24个小霸王代理商也投向了步步高。
  【点评】伊利裁掉牛根生和段永平离开步步高后,他们和原有的企业相比几乎没有任何的优势,但为什么还会有如此多的人员放弃原有相对比较稳定、丰厚的回报,去开始一个充满未知的艰苦跋涉呢?这就体现出了一种很强的领导力,因为“有人跟随”与“拉帮结派”有着很大的不同,前者是一种人格魅力的召唤,后者只是一种利益纠合的归属。
  
  执行与掌控:自主创业
  
  【新闻链接】8月1日下午,国美对外宣布,国美收购中国建材旗下深圳易好家商业连锁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双方签署正式收购合同。而易好家的总裁何炬,原为国美副总经理,曾在国美服务11年。何炬任职易好家后,多名从国美离开的人员辗转进入易好家。另外,国美的收购消息一经公布,就有多名国美旧部递交辞呈。
  这次收购事件被业界误读为一种“清剿”,而我理解则是国美处于网络扩张的需要。但实际上,国美并购易好家,对于何炬一批国美旧部来说,这是一次极为沉重的事业打击,也许会促使一些人员被迫选择相对低层面的门槛或是非常艰苦的自主创业。
  
  选择创业时机
  
  牛根生当年希望实现伊利的跨越式发展,却被误读为功高盖主的策反之心。虽然目前我们可以说,没有伊利和蒙牛多年的竞争也不会成就双方目前的地位,但如果能够实现当年兄弟式的同心同欲,郑俊怀也许不至于落入目前这样一个窘境。因为段永平当年提出的股份改革方案被否,致使如日中天的小霸王错失了继续发展壮大的机会。虽然企业主保留了绝对股权的所谓尊严,却没有如愿获得资本保值、增值的良好初衷。观史可以知今,企业需要给予高管更多的信任与支持。其实,很多敌人都是自己树立的,而非本身就站在你的对立面。
  实际中,正因为段永平和牛根生被逼入了“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境地,所以他们在选择自主创业之后所体现出的创造力和爆发力都是空前的。从这个角度来讲,他们的择业时机不是在选择中获得的,而是在屡受打压的环境中萌生的。
  
  调整创业心态
  
  有句话说得很好,思路决定出路。而思路产生的重要源泉在于如何正确地看待、判断面对的现实与问题。因为一个正确的、良好的心态将直接影响到观察力与判断力。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这是常挂在牛根生嘴边的话,因为“德”是制服人心的最佳利器。“想赢两三个回合、赢三年五年,有点智商就行;要想一辈子赢,没有‘德商’绝对不行。“牛根生的“德”换来的是无限“财富”:在牛根生被扫地出门的最低潮时期,有很 多人毅然离开了金窝,放弃稳定的岗位、丰厚的收益而助其打江山。
  “与自己较劲”是牛根生的另一个特征。不管发生任何问题,他都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牛根生认为:改变自己容易,改变别人难。假使矛盾双方的责任各占50%,那么,你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当你主动改变后,你会发现,对方也跟着改变了,而且这种改变不是同比例的,往往你改变10%后,他会改变30%,真所谓“你敬他一尺,他敬你一丈”。万一你改变了50%以后,对方还是一点不变,怎么办呢?你还是要坚持“与自己较劲”,因为95%的情形不是这样的。事实上,相对于刚刚起步的蒙牛来说,如果对伊利的封杀行动进行正面抵御甚至以攻对攻,则可能激化矛盾。最终牛根生以退为进,赢得了创业期间难得的宽松空间。
  应该说是段永平的“本分”心态促使他今天能够在淘汰率最高的企业家人群中依然健康地生存着。他认为的“本分”有三层意思:一是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而不是有多大胆量;二是有一个“足够的最小发展速度”,别人都追求高速发展,段永平只想有一个平稳的上升状态,他相信“欲速则不达”;三是底子,即讲信誉。段永平说:“讲信誉是要付出代价的,我曾为一个承诺赔了1800万元。”段永平的“本分”包含了大巧若拙的智慧,但这毫不影响他的进取与创新——这种能量的释放使他逼近于经济学大师熊彼特所说的企业家。
  【点评】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结束,利用“寻租”获取企业高速发展的机会越来越小。于是有气魄、有智慧、很本分的“德商”尤为珍贵。实际中,当仰视他们时,我们会发现:对于在一个充分竞争下成长的企业,他们有着阳光般的财富增长轨迹、有着出色的商战谋略。这是值得我们尊重的一代企业家群体。
  
  反目与感怀:恩对旧主
  
  【新闻链接】据美联社消息,美国华盛顿州高等法院7月28日作出裁决,跳槽到Google公司的前微软公司华裔副总裁李开复,不能立即从事Google交给他的工作。高等法院法官龚萨雷兹发出一项暂时禁制令,不准李开复在Google从事任何与他在微软时从事的相类似的工作、开发类似的产品、参加类似的项目,包括网际网络和桌面搜索技术。
  这个夏天,比尔·盖茨有点烦。李开复的离去不仅意味着微软失去一个高素质的人才,而且更意味着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有一个对微软了如指掌的人成为自己的“敌人”。通过这个事件,我们不由感叹:在一个“忘记”成为流行的社会里,如何保留一些发自内心的感坏就显得那么珍贵,甚至令人感动,而牛根生和段永平他们却都做到了。
  
  饮水思源
  
  当年郑俊怀找牛根生谈话时,告诉牛根生:“你不是想辞职吗?那我免你的职。我们采取一个过渡的方式,公司安排你到一个大学进修,但是有两个条件:第一,一定要离开呼和浩特500公里以外;第二,学习的时间不能少于两年。”当时的牛根生虽然满腔不满,但还是如约进入了高校,开始了一个老学生的学习之路。尽管后来牛根生白手起家继续从事乳品行业,但对于“老东家”长时间“围追堵截”的干扰,牛根生不仅喊出了“向伊利学习,为民族工业争气,争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的口号,还制定了针对伊利的“收奶三不干”政策:凡是伊利等大企业有奶站的地方蒙牛不于(不建奶站);凡是非奶站的牛奶,蒙牛不于(不收);凡是跟伊利收购标准、价格不一致的事,蒙牛不干。同时,牛根生还启动“中国乳都”的概念,通过公益广告的形式打出“我们共同的品牌——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口号,而且在众多场合提到伊利时牛根生都把伊利放在自己的前边。
  段永孚曾讲:“我离开小霸王,肯定是有很大的不满,但是我离开的时候,跟老板谈的很好。我没有忘记当年我只是一个穷学生,靠5元钱过了一个月后,才被老板接受。我和老板有一个口头约定,就是离开小霸王后的一年内不再做同样的行当,而且不和小霸王在国内竞争。”段永平说,“这个约定是我主动提出的,老板也没有要求我必须履行。但我还是打算自己另外干一番事情。”当时,老板曾经问段永平,你想不想带人走。段说,你允许的话当然最好。老板说,你带6个人行不行?段说,好,生产3个、开发3今。虽然最后离开小霸王到步步高的人远远要多于6人,但段永平还是坚守了自己的诺言。
  
  感恩人生
  
  他们这种“恩对旧主”的情怀不仅化解着彼此的矛盾,而且还转换成强大的人格召唤力。这也许就是蒙牛和步步高能够实现高速增长背后的情感因素。
  与知恩图报的牛根生和段永平相比,我们太多离开大公司去创业的经理人,却似乎总是在谩骂、攻击和侮辱的言词中回忆与形容着曾经让他们引以为豪的“老东家”。甚至有一些人在出走创业时,还卷走了原公司的技术。人才和资源,没有对原企业表现出最起码的尊重和认同。或许是因为现实社会的浮躁,让我们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感恩,忘记了过去对于未来的意义与价值。
  其实很多人都如牛根生和段永平一样,在与一家企业共成长的过程中,获得了理想与不理想的回报。如果说幽怨,我想他们两位远比任何人都有理由,但事实上他们却把这种怨气转换成为一种创业的激情,并获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功。
  【点评】对于每个职业经理人来讲,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并不是仅仅为了迎合付给你薪水的企业主,因为我们一生都是在给予与被给予中度过的,我们需要一种真诚的付出与回报。感恩人生,应该成为我们职业道德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未完待续)
  (编辑:大千daqian9188@hotmail.com,ciaqian@vlio.sina.com)
其他文献
建立基于顾客满意的战略思考  张书杰    任何企业都明白,在某一市场成功地占领一定份额之后,只单纯地守,并不能使当地的市场维持平衡,消极地守,不如积极地进攻。打得“天下”,必须治得“天下”。“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其实可以把它转化为一件简单的事情,那就是企业在完成市场开发以后,将注意力聚焦在建立顾客满意为导向的KPI上。也就是说,企业所有的工作分解,将指向一个战略目标:全面地建立顾客的满意
期刊
事件:从2005年5月初的个别行动,到6月底的突然推进,宝洁公司壮士断腕,除了3个分销商被刀下留人外,山东地区其余7个分销商全部被砍掉。同时,宝洁对山东地区9个地市进行了整合,削减部分分销商。  巨大的冲击波迅速在全国蔓延,引起许多宝洁分销商的震惊与不安。猜测疑惑间,河南、山西、上海、江苏、江西等省份的部分宝洁分销商相继遭到整改或撤换的消息接连传来。更令人意外的是,一些汽车、房地产、医药等领域的经
期刊
几个月前,宝洁在河南的经销商张先生接到了宝洁客户经理的一个重要电话:“公司正在反思这个品牌,激爽肯定是要‘重新做’了。”在日化市场打拼多年的张先生自然明白这个“重新做”的含义,“我不敢怠慢,本来就不好卖,很快就低价处理了”。  零售和广告监测数据进一步增加了人们对激爽命运的担忧。来自AC尼尔森的数据表明,激爽上市以来一直处于3%以下的尴尬地位。这个曾投入巨资广告费倾心打造的品牌,到2005年上半年
期刊
月潮酒搁浅    中国的酒业市场潜力巨大,是仅次于烟草的一个产业。2004年,仅规模以上的白酒企业就完成了销售收入613亿元,因此也吸引了更多的资本涌向白酒业。属于资本多元增值性投资进入开发的品牌也越来越多,如金六福、小糊涂仙、赤水河、金士力,以及以五粮液、茅台、剑南春、泸州老窖等多款OEM子品牌。  2002年,实力雄厚的江西月潮实业,在原江西广丰老酒的基础上,投巨资建立了生产销售一体化的月兔酒
期刊
月饼销售,商家年年都在做,但要做的与众不同,作出特色,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2001年的“冠生园事件”,着实给月饼市场降了降温。但作为中国第二大传统民俗节日,消费者的内在需求使“中秋经济”并没有因此戛然而止,反而随着此后9999元/盒“天价月饼”的出现,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包装和附属物品的价值远远超过了月饼本身几百倍,市场营销逐渐走火入魔。月饼的营销和广告的推广偏离开了市场健康发展的轨道,最终导致整
期刊
2005年,奥特朗快速电热水器被评为“全国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并被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评为“中国最畅销产品”。而且仅2005年1~5月,奥特朗占据全国快速电热水器行业7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战火纷飞、市场成熟度极高的中国家电市场,这个进入中国仅5年的外来品牌——奥特朗由一只兔子在奔跑中成长为一只骆驼!    出奇制胜的“强盗逻辑”    在2002年年底,笔者曾经前往同城的奥特朗公司洽谈合作事宜,且
期刊
海信的芯片路    芯片是所有整机设备的心脏,也是信息产业的基础与核心,它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实力。美国半导体咨询委员会在给布什总统的国情咨文中称其为“生死攸关的工业”,我国近邻韩国称其为“工业粮食”。我国有68家彩电企业,实际年产量为7328.8万台,是名副其实的彩电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但遗憾的是,竟无一片“中国芯”——所使用的核心视频处理芯片全部依赖进口。普通彩电只有3%~5%的利润
期刊
李经理是一家快速消费品企业的重点客户经理,他所在的这个300万人口的城市,现代零售渠道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大型卖场发展到近30家,每年的总营业额超过60亿元。这些终端深刻地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很多产品就是通过这些零售终端一炮走红。这近30家卖场主要集中在3个零售集团旗下——家家乐、好邻居和家家爱。如果拿下这3家客户,在零售市场你就拿下了70%的市场,但这3家客户个个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而且因为竞
期刊
问题:遭遇盲目性促销    虹雨公司是一家日化企业,主打护肤类产品。  2004年1月,李志明空降虹雨公司任市场部经理。2月,公司推出了植物系列防晒霜产品,这是针对夏季防晒的护肤产品,公司计划在3月下旬进行全面推广。  李志明为此制定了一份完整而详尽的促销方案,出乎意料的是竟然没有得到公司高层的批复。费尽一番周折后,李志明才明白,不予批准的主要原因是:虹雨公司在每年的4月都要投入主要精力进行人事调
期刊
1837年,美国蜡烛制造商威廉·波克特与肥皂制造商詹姆斯·甘保创办了宝洁公司。当宝洁于1988年正式进入中国时,它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日化用品制造商。宝洁进入中国仅3年就实现盈利,速度惊人。此后,无论是广告文本、品牌名称、营销方法、管理手段,都成为商业运作的标杆,其一举一动都会在江湖上掀起轩然大波。如近来,“9.9元的飘柔”、“央视标王”、“大规模更换分销商”,都引来口水如潮。  是什么成就了宝洁教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