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脚下的每一步r——《走一步,再走一步》备课手记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co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是备好课.怎样备好课呢?我认为教师要倾注自己对文本的深入思考,基于课程标准,依据学情,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设计学习任务.总之,备课是从课标、文本、教材、学情、资料等诸多方面进行系统设计的完整过程,需要用智慧和汗水不断探索,需要我们走好脚下的每一步.我就是据此来备《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的.
其他文献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小学生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的主要途径.传统的阅读教学以教师灌输为主,小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教学方式单一、枯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的发展.近年来,多元互动的阅读教学模式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开创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新局面,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因此,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投入到对多元互动模式的探索中,给小学生创造了更多的阅读机会和全新的阅读体验,让小学生在课堂中“动”了起来,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要使小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掌握多种阅读
期刊
语文教学中把德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活动中,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现行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的编排体系有阅读、写作、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诵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其中,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参与体验和感悟的基础上提升思想水平,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语文新课标要求综合性学习要能够将书本学习和实践学习有机结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要求.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将综合性学习和生活实践有机融合,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个人情操、人际交往等能力的
期刊
古诗文是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篇目中“重量级”的组成部分.新课标将“文化传承与理解”列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目的,便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n过去的古诗文教学,主要侧重于字词句的理解,在涉及传统文化内涵时,往往蜻蜓点水、一笔带过,或者取以讲授的方法,把文化当作一般的知识“教”与学生.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这句话实际上指出了“文化”目标实现的路径,即“自然
期刊
如何改变语文课堂教师过多地精讲细析的现状?如何改变学生阅读量小、读书少的现状?统编语文教材倡导“1+x”教学.rn我们所说的“1+x”阅读教学,是指基于教材内的一篇课文,加上与课文议题相匹配的一组文本的教学.
期刊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以单元为单位,一个单元由多个文本组成.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整合多个文本以落实单元目标和单元学习任务.教师需要找到多个文本之间的关联,而比较法就是实现单元统整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rn但在教学实践中,可能会出现为比较而比较的问题,主要表现是比较之后缺乏生成性的内容,只能算是一加一等于二.而单元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在比较中统整多篇,追求一加一大于二.由此我想到了几个问题:比较的内容是什么?比较的目的是什么?比较的过程是什么?比较的理想效果是什么?我梳理了一些课例以探究这些问题.
期刊
《哈姆雷特》创作于16世纪初,当时英国正处在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受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影响,该剧展示了新兴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与腐朽的封建势力之间的斗争.曹禺的《雷雨》发表于1934年,当时中国处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该剧揭露了旧中国封建大家庭的种种丑恶,以及新兴起的中国本土地主资产阶级冷酷、伪善与罪恶的本质.因此,两部作品虽然相隔三百多年,但背景和主题有着一定的可比性.特别是两部作品中哈姆雷特和周冲形象,犹如黑暗世界里的两颗璀璨的流星,虽生命短暂,却分别照亮了一个时代.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对比分析,
期刊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在编写时沿用传统的单元模块来组织教材,但是新教材的“单元”与传统的“单元”不同,它是在学习任务群的统摄下进行的.单元内的几篇文章不仅有相同的人文主题,而且指向同一个学习任务群.面对这一篇篇文章,教师在教学时就不能完全以单篇教学的形式展开,而应该在单元视域下展开群文阅读教学.群文阅读是教师“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它重视语文学习系统的建构,着力于学生阅读方式的转变,探索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让语文焕发真正的美.
期刊
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阅读中历练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方面的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当下的语文教材,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是一本阅读教材,教材的阅读篇目占了绝大多数篇幅,一本语文书的20多篇文本都是阅读文本.教学课时的绝大多数也用在了阅读教学上.但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缓慢,不少学生阅读能力完全依赖教师的讲析.学生的阅读停留在字面意思上,停留在写实性的理解上,读不出文本的内涵,读不出语言的深蕴.本来,阅读能力是非常个性化的学习能力,同一文本,由于读者阅读图式的差异,会有
期刊
实用类多重文本(以下简称“多重文本”)指主题相关的、不同作者撰写的一组实用类文本.实用类文本包括新闻、传记、调查报告、知识性论文、科普文章等.多重文本,是相较于单一文本而言,指相关联的一组文本.在当下信息时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或社会成员的工作状态,常需要进行群文阅读.如自主学习,论文写作,或在超文本等网络阅读环境中检索并筛选信息,对多重文本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整合、解释、推断并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如制作报告书),等等.
期刊
单元整体教学是当下语文教育改革的潮流.“单元设计不是单纯知识点传输与技能训练的安排,而是教师基于学科素养,思考怎样描绘基于一定目标与主题而展开探究活动叙事的活动,目的是为了创造优质的教学.”[1]立足于学科素养和单元视野,结合当代语文生活,笔者进行了单元整体教学的有益尝试——将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重组为“逆行者的家国情怀”,在理论和实践中提炼教学的策略,提升教学的质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