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比较统整单元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19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以单元为单位,一个单元由多个文本组成.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整合多个文本以落实单元目标和单元学习任务.教师需要找到多个文本之间的关联,而比较法就是实现单元统整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rn但在教学实践中,可能会出现为比较而比较的问题,主要表现是比较之后缺乏生成性的内容,只能算是一加一等于二.而单元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在比较中统整多篇,追求一加一大于二.由此我想到了几个问题:比较的内容是什么?比较的目的是什么?比较的过程是什么?比较的理想效果是什么?我梳理了一些课例以探究这些问题.
其他文献
作为一门紧密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学科,医学相关课程中的思政建设十分重要.而肿瘤学由于对应疾病治疗难度大,造成的经济负担重,是医学教育中相对具代表性的一个学科.因此,文章将以卵巢癌相关课程思政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为出发点,通过总结目前肿瘤学科思政教学要点和规划纲要,系统阐述肿瘤相关课程思政教育的特点、教学要点和教学内容路径,希望为未来医学课程思政发展提供有益探索.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的建设,坚持立德树人,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见,帮助高中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被摆在语文教学的首要地位.然而,在高中生价值观塑造过程中,最大的难题在于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心理从未成年向成年的过渡期,他们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对于成人的指导常常产生抗拒和排斥反应,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叛逆少年”.可以说,叛逆少年在高中并非个例,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状,高中生的生理年龄和心理状态决定了这一现实不因人为因素而转移.这就给高中生价值观塑
期刊
事故调查与分析技术课程在采矿与安全类人才培养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全面培养采矿工程专业的人才至关重要.作者以贵州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事故调查与分析技术课程教学为例,通过分析采矿工程专业事故调查与分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探索了新工科理念下事故调查与分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方法,提出教学改革意见,旨在实现提高采矿工程专业事故调查与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
新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大幅增加了古诗的篇目,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入优秀古诗文124 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 55篇,增幅达80%.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1]这也体现了古诗学习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意义.古诗具有音律美,意境美,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宝贵素材.在以往的古诗教学中,往往注重古诗内容和字面意思的理解,而忽略了学生对古诗意境和情感的体会,没能使其工具性和人文性完美结合,无法实现古诗作为教材内容的特殊价值.那么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提升古诗教学的效果,让学生
期刊
中学语文所选的苏轼几首词,正好都是他在黄州时所作,特别是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最为杰作.然在风格确认、语句理确以及教材的注释,也都存在着不少需要深长思之的地方.
期刊
蒋捷(约1245-1305后),字胜欲,号竹山,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进士.在宋末与刘辰翁等人“以词鸣一时”,与周密、王沂孙、张炎被后人并称为“宋末四大家”.《虞美人·听雨》是蒋捷最重要的代表作,全词以“听雨”为线索,将“少年听雨歌楼上”“壮年听雨客舟中”以及“而今听雨僧庐下”三个不同时空的听雨场景拼接,仅以56字就完成了对人生中三个阶段不同状态的总结,三次听雨构成他从少年至暮年衍变的三种生命状态,艺术手法高度凝练.
期刊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小学生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的主要途径.传统的阅读教学以教师灌输为主,小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教学方式单一、枯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的发展.近年来,多元互动的阅读教学模式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开创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新局面,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因此,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投入到对多元互动模式的探索中,给小学生创造了更多的阅读机会和全新的阅读体验,让小学生在课堂中“动”了起来,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要使小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掌握多种阅读
期刊
语文教学中把德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活动中,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现行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的编排体系有阅读、写作、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诵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其中,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参与体验和感悟的基础上提升思想水平,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语文新课标要求综合性学习要能够将书本学习和实践学习有机结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要求.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将综合性学习和生活实践有机融合,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个人情操、人际交往等能力的
期刊
古诗文是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篇目中“重量级”的组成部分.新课标将“文化传承与理解”列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目的,便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n过去的古诗文教学,主要侧重于字词句的理解,在涉及传统文化内涵时,往往蜻蜓点水、一笔带过,或者取以讲授的方法,把文化当作一般的知识“教”与学生.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这句话实际上指出了“文化”目标实现的路径,即“自然
期刊
如何改变语文课堂教师过多地精讲细析的现状?如何改变学生阅读量小、读书少的现状?统编语文教材倡导“1+x”教学.rn我们所说的“1+x”阅读教学,是指基于教材内的一篇课文,加上与课文议题相匹配的一组文本的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