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中央:一种生动的课程关照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mfw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已经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学生与课程两者的角色如何定位影响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地和转化,也牵涉着课程自身的内生。我们以品德课程教学现场为阐述背景,揭示实然性现状:学生——课程客体;明示应然性变革:学生——课程主体;昭示必然性诉求:学生——课程本体。在呈现学生与课程“遇见”的关系样态中,阐明“学生在课程中央”的主旨表达。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程客体;课程主体;课程自己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34-0065-03
  【作者簡介】盛晓英,江苏省宜兴市东域小学(江苏宜兴,214200)副校长,一级教师。
  教育已经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素养”这一概念已然成了课程领域的核心视点。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在品德课程的实施中对学生“品德养成”的研究,大多投射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等方面,对于“学生与课程两者之间的角色如何定位?”这一问题的探讨,则鲜有触及,抑或泛泛而论。然而,恰恰是这一问题的定位,影响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地和转化,也牵涉着课程自身的内生。我们认为,课程的改革必然关乎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也将促进课程的完善。为此,我们以品德课程教学现场为阐述背景,揭示实然性现状,明示应然性变革,昭示必然性诉求,呈现学生与课程“遇见”的关系样态。
  一、实然性现状:学生——课程客体
  追溯一下“课程”这一概念的由来:“课程(curriculum)”作为“跑马道(racecourse)”一词的演变,它意指学生必须沿着“课程”这条学习的跑道,才能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第八次课改以来,“课程”这一概念的内涵已经历经了从“跑道”到“在跑道上跑”的演变,教学形态也契合着《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所揭示的课程性质:活动性和实践性。但是,在课程改革的新常态下,我们仍需要理性反思教学现场的一些实然性现状,进一步明晰学生与课程两者隐藏的关系表征。这一次“遇见”,学生在哪里?
  (一)“教材定势”中的思维浅表
  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科尔伯格道德发展学说的一种基本看法。受此影响,教师往往会把品德课程作为一种“文本课程”呈现,学生之于课程的关系,是一种客体存在。
  以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为例,文中涉及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教师让学生探究质疑,学生提出“是哪四大发明?”“发明者是谁?”“什么时候发明的?”“四大发明有什么意义?”等问题。这些问题其实都不是真正有价值的“问题”,因为书中都有现成的答案,整个学习过程也只是指向“知识的完成”。相比较,“四大发明跟现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高科技产品存在哪些渊源?”“四大发明源于我国,为什么后来这四种发明成果的应用西方都超过了我们?”,这样的思考才是真正的“主见”,学生也会由此步入“社会性发展”的行列。
  注重“教材定势”,就会忽视“学法思维”,这是由学生的客体角色所导致的。
  (二)“工具意识”下的人文缺失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已正式发布,六大核心素养包括了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品格与能力,“学会学习”是其中之一。“学会学习”也是品德课程的重要课程目标,但如何“学会学习”,则有赖于学生在课程这条“跑道”上跑的方式。
  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李奶奶身上的伤痕》一文,通常会让学生到网上搜集关于南京大屠杀罪证的相关资料,到上课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交流。观察教学现场,大部分学生基本是讨论搜集的资料,既没有筛选和梳理,也没有归类和比较,更没有对同一观点发出不同的声音。在这里,学生与课程的相遇,只遇见无声的文字,并没有遇见有声的倾诉,更没有遇见内心的大千世界。道德认知没有进入人文的内核,学生与课程的相遇就只是一种“遥望”。注重“工具意识”,就会忽视“人文精神”,这也是由学生的客体角色所产生的。
  二、应然性变革:学生——课程主体
  多少年来,我们一直把避免灌输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把建立一种“无灌输的道德教育”作为德育课程的重要任务。事实上,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对此,我们的课程实践正在进行着应然性变革,由“文本课程”衍化为“体验课程”,让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体。这一次“遇见”,学生在哪里?
  (一)规避成人视角,注重儿童特点
  让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体,就必须让学生不断建构自己的道德结构。因此,品德课程就不能把成人的社会价值、规范做简单挪移,而要符合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儿童德性的完善必须以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性为前提,也就是说,儿童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自由地表达真实想法,让他们在与环境的互动交流中建构自身的德性。
  坚守课程建设中儿童的主体地位,是人本主义取向的一种扩展,这种扩展必须在诸多细节关注中获得自然彰显。由此,品德课程的实践从“教‘教材’”走向了“用教材教”。我们看到了这样的课堂场景:教师以教科书提供的话题、范例或资源为“拐杖”,寻找学生生活中的细节;关注学生亲历的生活,寻找学生耳闻目睹的生活事件,将课本中的话题拉到学生的真实生活中;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促使两个世界交汇,在情感投射中促进其产生共鸣。
  在这里,学生既是受社会道德影响的客体,也是自我建构道德结构的主体。
  (二)聚合局部素养,彰显道德力量
  《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因此,让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体,就要让他们身处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的网络之中,在认识、评判道德现象的同时,协调自身与外部世界的道德关系。于是,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的学习场所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他们在野外寻找春天,在社区“考察”公共设施,在桥头了解故乡的今昔;他们充当记者采访食堂阿姨,在游戏中了解规则,为节约水资源出谋划策;他们查阅各种图书资料和网络去了解外国小朋友的生活,他们通过义卖帮助生病的同学……教育活动的触角延伸到了孩子的社会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生活场景和他们交融在一起,孩子的能量得到释放,生命的各种潜质得到激活。在这里,“素养”并不是一种空泛的指称,而是表现出十分明显的道德力量。   三、必然性诉求:学生——课程本体
  什么是课程?其目的是什么?它如何影响学生和教师?我们定义课程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对它的处理方法。在“文本课程”中,学生只是一种客体的存在,在“体验课程”中,学生已经作为一种主体的存在。对课程身份的寻访,我们终究要完成一次必然性诉求,让学生成为课程本体。这一次“遇见”,学生又在哪里?
  (一)让学生站在课程中央
  人如何表现自己,是由人所处的社会关系的性质所决定的。有意识地建立起这种关联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一切从学生的社会生活遭遇出发,自觉地注重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给予历练。
  学习了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绿色小卫士》一文,针对一处公共绿地建成不久就遭踩踏、损坏的现象,我们指导学生通过编写标语、制作宣传牌等方式呼吁大家爱护公共绿地。我们还进一步引导学生调查绿地被踩踏的实际状况:绿地哪一处被踩得最多?每天有哪些人和多少人从绿地上穿行?并择机采访当事人。通过观察和调查,综合分析绿地被踩踏的原因。令人赞叹的是,我们的学生在这样的实践中,思考着是不是绿地的规划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有没有改进的办法?学生虽站在公共绿地周围,但他们是站在了课程中央。
  让学生站在课程中央,学生能从丰富的学习环境中获益,学习必将真正发生。
  (二)让课程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在“素养”的语境中,品德课程的教学应该成为一个综合系统。在这个综合系统中,道德认知是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因为人的认识不一定导致行为,情感在其中作为评价机制促使行为现实化。为此,我们强调以情感体验型为重要的学习方式,使课程成为学生卷入其中的生活方式。
  在具体目标建构的内容指标上,我们以现代人面对的道德关系的五大系列(人与自然、人与操作对象、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设置情感目标,既有全面辐射,又有核心强化。在功能指标上,我们以培养学生的移情能力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亲社会动机”,促进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在时序指标上,我们恪守人的情感发展内在规律,低年级以“快乐兴趣”的享受色调为要素、中高年级以“自尊荣誉感”的体验色调为中心构建情感教育目标,把德育课程作为学生情感交往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高情感的投入,学生就成了课程本体。我们的愿景是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让课程和学生融合的过程能充分体现学生群体(包括个体)的意愿和声音,让一种课程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学生即课程”在这里定格。
  学生遇见课程会怎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并且以儿童为自己的出发点,决定学习质量的是儿童而不是教材。让学生站在课程中央,就是捍卫儿童立场;让学生站在课程中央,就是体现因材施教;让学生站在课程中央,就是凝聚课程内涵;让学生站在课程中央,就是回归教育守望。
  课程的目的在于解放,让学生站在课程中央,既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课程本身,这是一种生动的课程关照。如果我们认为学生与课程之间的现存秩序是静止的,那么,作为一种关键性的假设,这种主张是有缺陷的,學校及其课程的存在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课程必然是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有生命力的课程永远是作为开放系统而存在的,而这种开放性正是课程建设丰富性和挑战性的源泉。
其他文献
【摘 要】个性是教育的灵魂,是优秀教师的名片。走进一些特级教师的成长故事,解读共性,能找到指引教师专业个性化发展的一把把密钥:志追寻,向着“做个好教师”的明亮那方,凭着追寻“回家”之路的理性自觉;善珍“重”,珍视“重要他人”,珍惜“重要事件”;精锤炼,对已有教学经验思考、提炼,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依靠具体实践建构来支撑和证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关键词】个性 特级教师 密钥  “世界上没有
[摘 要] 教师在翻转课堂背景下的教学设计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做好课堂的前测与反馈,在此基础上安排新的任务,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来释疑解难,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当然,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反思要贯穿教学始终,从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翻转课堂背景下设计初中数学教学.  [关键词]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09年在全国10%的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会议明确了“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确定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当前设计的方案是。试点地区的基础养老金从55元起步,地方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但不能减少。中央财政根据地区不同给予补贴,初定西部地区补贴
Courage    In the matter of courage we a11 have our limits.There never was a hero who did not have his bounds.I suppose it may be said of Nelson and a11 the others whose courage has been advertised th
幼儿园的生活一环接着一环,每天都安排得满满的,老师们掐着点进行着每一个环节,前一个环节刚结束,马上就要做好准备,进入下一个环节。就像地铁换乘,下了这趟,赶紧去搭另一趟。所以遇到幼儿拖沓,老师总是很头疼,也会不自觉地催促:“快一点好吗,就差你了!”这句话适用于各种场合,吃饭、收玩具、集体活动……老师会焦虑,一是担心影响下一个环节准时开始,二是担心孩子的能力达不到。  一般看到“等待”两个字,大家马上
幼儿园社会教育是什么?都包括哪些内容?为什么我们经常花了很多力气,却发现幼儿进步甚微?换句话说,我们是否抓住了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特点?对于这些问题,有些老师似是而非,有一些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比如有的教师认为社会教育就是社会常识教育(认识各种社会角色和常见机构),是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采摘等);有的教师习惯于用讲故事 行为练习或讨论 绘画的方式进行社会教育,却发现幼儿说一套做一套、知行脱节;有的教
现在的乞丐,真的不少,假的也多。但这个世界上骗子再多,教训再深,像你一样的好心人还是不少。  我同事的孩子,读大二,晚上10点多回家,遇到一对年轻男女,衣着讲究,操一口港台腔,说小妹妹,我们来杭州,钱包、卡都被偷了,父亲已经从香港把钱打到上海我们下榻的巴黎春天酒店,可是我们回上海的车钱没有啊,小妹妹能不能借我们300元,我们回上海立刻打还你。  同事的女儿说,钱不够,要不我到附近柜员机上取?骗子就
我是一个自由撰稿人。  该怎么和你们介绍我的职业呢?说白了,就是卖字为生,可要说得深点,也许它就像一块云团,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人的眼中都可以看出不同的形状来。  有时候,它像一张笑脸,旁人听了,总带着艳羡的口吻说,自由撰稿人,多好啊,不像我们朝九晚五,天天在老板的监视下度日如年;有时候,它又像挂下来的哭脸,那些境况不好的同行们自嘲道,什么自由撰稿,说得多好听啊,不就一个失业者嘛,成天写稿,可最终在
龙眼细细回味着逝去的2006年,发现选真是“星事”重重的一年。    从冥王星被贬说起    星星似乎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无直接关联,但2006年一个星球的是是非非闹到了地球上——这颗星星就是冥王星。  冥王星原本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排行老九。但在2006年8月24日那一天,一伙地球人竟然开会研讨太阳系的问题,并在冥王星“缺席”的情况下通过决议,以行为“不轨”等理由,取消了冥王星太阳系行星的资格。  
2005年12月29日下午3时零4分。出席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的委员们郑重地按下了自己桌上的表决器。赞成162票,反对0票,弃权1票。“通过!”吴邦国委员长宣布,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获得通过。  这是一个牵动亿万人心弦的时刻——两千六百年的农业税征收历史在中国大陆划上了句号。  有人说,这是中国9亿农民在新年里收到的一个大红包。然而,也有人看到,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