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泰山书法论坛暨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书法课题班泰山诗主题书法展在泰安隆重举行

来源 :书画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a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讯9月19日,由中国国家画院、泰安市人民政府主办,泰安市泰山区人民政府、泰山美术馆承办的“第二届泰山书法论坛暨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书法课题班泰山诗主题书法展”在泰安市泰山文化大厦隆重举行。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晓阳,泰安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词;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国家画院教学培训中心主任兼书法篆刻创作室主任曾来德,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书法课题班导师曾翔、周祥林,学术助导马啸、王民德,来自全国的20余位全国中青年书法理论家,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书法课题班全体学员,以及山东省及泰安市的部分书法家、书法爱好者千余人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后,所有与会人员参观了沈鹏书法课题班40余名学员以及导师的16。余件书法作品。下午,举行了泰山书法论坛学术研讨会,姜寿田、楚默、马啸、陆明君、刘宗超等20余位中青年书法理论家就提交的相关主题的学术论文进行了深入研讨。20日,参加论坛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考察了“经石峪”等泰山及周边书法石刻。
  泰山是中国文化名山之一,它不仅有着雄奇的风光,更有着极其深邃、厚重、广博的文化底蕴,历朝历代留下了数不胜数的诗文典籍;泰山还保存着一大批气势恢宏、个性鲜明的北朝摩崖石刻,成为中国悠久、灿烂书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泰山较为著名的如经石峪《金刚经》,这件摩崖作品曾得到康有为的称赞: “榜书亦分方笔圆笔。《经石峪》,圆笔也;《白驹谷》,方笔也;然以《经石峪》为第一。”
  今年泰山书法论坛的主题是:泰山及周边北朝摩崖刻石之地位与价值,延伸主题为北朝碑刻与中国书法史的关系、碑帖融合与当代书法创作等问题。此次泰山书法论坛以中国国家画院及沈鹏工作室的整体实力为基础,联合学界力量,站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高度,探讨泰山及周边摩崖石刻乃至整个北朝书法的历史文化意义,展示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最新的教学和创作成果。
  早在2007年12月,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书法精英班在泰山美术馆和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首届“泰山书法论坛暨泰山诗主题书法展”,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据主办方介绍,国家画院和泰安市政府有意将泰山书法论坛作为一项长期的学术活动,拟两年举办一届,每届一个书法主题,邀请国内外著名书法理论家进行学术研讨,并同时举办泰山诗主题书法展。另据主办方介绍,下一届泰山书法论坛将会成为泰山国际书法论坛,将把泰山书法论坛办成一个真正倡导艺术和学术、以泰山为背景的书法交流平台,逐渐成为一个常设的国际性的书法论坛。(本刊记者:薛源)
其他文献
张连生教授解析美术类统考色彩试卷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江苏省美术类统考色彩考试形式基本上是给考生提供文字叙说、单线构图、黑白照片进行静物色彩默写,采用水粉或水彩画表现工具。一张优秀的色彩考卷必须要做到构图完整、画面有空间感、色彩协调、色彩关系明确、物体有体积感、表现手法流畅。  针对考生色彩考试卷面上常出现的“火”“生”“灰”“脏”“花”等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考生对色彩的认识、理解
期刊
今年是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林散之先生一生除了为我们留下了大量优秀的诗书画作品外,先生的成功经验、为人之道、活学之路皆有待我们深入研究、学习。谨以此文献上心香一瓣,以表达对恩师的一份崇敬之心。    一、德高品优    道德高尚与品格优秀是蕴育艺术大师的先决条件,而诗歌又是反映作者心灵的最佳方式,故有“诗言志”一说。林老一生作诗近三千首,启功先生称先生诗: “于国之敌,民之贼,当诛
期刊
中国传统的绘画和工艺,非常注重色彩的使用。《周礼》记载:“画缋之事,杂五色……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彩备谓之绣。”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绘画逐渐形成了一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色彩美学传统,抑“彩”扬“墨”,即贬抑美艳的色彩而推重淡雅的水墨,就是其中之一。对于这个传统的形成与发展,不少论述多从纯粹美术史或绘画技法的角度予以讨论,而对其思想背景,尤其是儒、道两家在
期刊
继股票、房地产之后,艺术品投资在当前的中国社会成为又一个热点。我们注意到,2007年拍卖成交额排在前十名的国内拍卖公司分别为: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中贸圣佳拍卖有限公司、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上海崇源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上海工美拍卖有限公司、北京中拍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这不是偶然的现象。近几年来国内著
期刊
王维新 1938年生于浙江省温州市。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水彩》编委。1963年毕业于中国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分配到上海《解放日报》社任编辑、记者。1980年毕业于中国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研究生班,并留校任教。1987年水彩画《归途》获美国华盛顿州艺术节绘画一等奖。1988年~1991年于法国蒙彼利埃美术学院留学进修,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家
期刊
《笔阵图》是中国古代书法理论史上的重要书论,虽然其作者有卫夫人、王羲之及六朝人伪托等多种说法,但并没有影响其学术价值。《笔阵图》中有“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之论,由于解读方面的原因,其在书坛上一直起着较大的负面作用,引起了人们对此论正确与否的怀疑和争论,至今成为一段公案。因为此论涉及到书法的“写”与“鉴”的重大关系,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地探讨研究,还其本来含义,排除消极因素,才能有利于书法
期刊
创作感言    在创作方面保持必要的克制态度,是我们对于自己所从事专业的一种敬畏之心的表现。这种克制既包括作品表现方面的克制,也包括对于自己的作品能够表现些什么、表现到哪一步、有多大的价值,等等认识上的克制。  对于书法,我始终认为我们知道的太少,它绝不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那个已知的东西,更不是我们自以为是地想抓住就能够抓住它。比如欣赏一部故事片,在电影开头之时,如果人们不能把握剧情的可能进程,这是
期刊
世间的物象往往有这种情况,一个面的光线过于强烈,另一个面将会在对比之下显得黯淡。如同摄影,镜头聚焦处的景物明晰,其它周围则会虚化而模糊。对人的认识也是如此,大概因为刚田在篆刻创作方面获得的荣誉太多太多,以致人们在心目中把他定格在篆刻家的位置上,而较少论及他的书法创作和理论研究,尽管他不断参加各种创作评审或理论研讨。这不能不影响世人对刚田的整体认识。    孙其峰先生在刚田第二本篆刻作品集的序言中有
期刊
一次偶然的机缘,笔者在安徽省博物馆得见姚鼐的行书《春楼》轴,眼前不禁为之一震,这不正是林散之书风渊源所自吗?  林散之早年致力于绘画,晚年以书法名扬天下。然而,他却自认为自己是“诗第一,画第二,书第三”,他晚年自己亲手所书的墓碑为“诗人林散之”。其诗作辑为《江上诗存》三十六卷,存诗二千多首,充分展现出他诗人的浪漫和博雅的情怀。启功曾为其书法集作序,盛赞老人之诗“胸罗子史,眼寓山川,是曾读万卷书,而
期刊
方茂鸿,安徽全椒人。1949年生,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会委员,书法培训中心教授,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安徽省政协委员。曾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德艺双馨”会员称号。书画作品曾参加过多次全国展览和国际交流展览,国画作品《山沟沟里的希望》获全国美展铜奖。作品入选数十部书画专集,《中国书法》,《书法》,《书法世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