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自信从哪里来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1980045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父母的爱与接纳中来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的自信心是从和别人的比较中得来的——比得过人家,就自信;比不过,就不自信,所以才会问出“自家孩子不如人家,会不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这样的问题。这是一种典型的“外求”思维——我和外人比,通过把别人比下去,我获得自信;如果一再比不过人家,就会越发挫败,越发不自信。可是,这样的外求何时是个头呢?因为你总会遇到更强的对手,所谓“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自有强中手”。那么,我们一旦被人比下去,就不能有自信了吗?
  我所在的幼儿园有个女孩能歌善舞,在我们当地无人能及,经常参加省里、市里的各种比赛,很是风光。可是后来她再也不愿意唱歌跳舞了,因为她有一次参加国家级比赛一败涂地。自那以后,以前看似非常自信的她整个人都垮了,好像一次比赛就让她永不得翻身似的。
  这样的案例其实不少,很多人本来喜欢干某件事,也擅长这方面,但是因为把“比得过别人”当成了唯一的目标和乐趣,所以一旦失败就承受不了,进而影响自信心。发生这样的情况,父母其实有很大责任。
  孩子一出生,父母就要意识到,这是我独一无二的孩子,我要无条件地爱他,不拿他与别人比较。从孩子懂事起,父母就要告诉孩子,无论你怎么样,我们都爱你,无条件地接纳你,哪怕你在竞争中输了,也不会输掉父母对你的爱。如果父母这么想,并且持之以恒地这么做,孩子怎么可能轻易被一次比赛击垮?因为他拥有来自父母的最牢靠、最坚实、最充盈的爱与接纳——这份爱,足以给孩子一生滋养,无论外界如何风雨飘摇,孩子内心的自信都牢不可破。
  可惜我们一些父母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就喜欢拿自家孩子去和别人家孩子比较,他们爱的不是孩子本身,而是孩子能带给他们的虚荣心和满足感。有这样父母的孩子,从小就习惯于和别人比,所以一旦比不过别人,自信心就大受打击。
  从自知之明与自我接纳中来
  有些家長怕自家孩子和其他同学没有共同语言,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我想说,孩子的自信心不从“有共同语言”中来,而是从明白“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来。不从众、不合群的孩子就一定没有自信了吗?当然不,很多时候,你以为你合群,其实是在浪费时间。家长要告诉孩子,人和人生而不同,不用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你有你的个性,你有你的兴趣,在不伤害别人、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尽可以发展自己的爱好。班里大多数人爱打游戏,讨论起游戏来头头是道,你不打,那是你养成了远离电子产品、不沉迷游戏的好习惯。你尽可以继续爱读书爱运动,你尽可以坚持你认为正确的生活方式。
  我家俊哥就是个不打电子游戏的男生,他在学校有几个爱骑车的好朋友,他们经常在课余时间一起骑车。这几个骑车的朋友里也有爱打游戏的,但丝毫不影响他们和俊哥的快乐交往。俊哥很小就明白“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意思。前两年我们从北京搬到上海,俊哥转到一所新学校,一开始没什么朋友,课间他就自己看课外书,没想到好几个同学对他看的书感兴趣,主动向他借书看,就此结为朋友。俊哥还爱跑步,被选入校田径队,很快又交了新朋友。俊哥性格开朗,阳光向上,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也知道自己有不如人之处,但是一直很自信,也很容易交到朋友。因为他有自知之明,也懂得自我接纳。
  家长如果做好了爱孩子、接纳孩子的功课,孩子从你这儿感受到了足够的爱,就很有安全感。这样的孩子基本也能做到自我接纳。家长再告诉孩子不必过于争强好胜,要知道世界的多样性,那孩子就会比较包容,包容自己也包容别人,就能在各种环境里游刃有余,和各种同学和平共处。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从相信自己可以变得更好并愿意为之努力的信念中来
  也有家长问,自家孩子确实资质平平,没什么特长,比较自卑,这种情况怎么办?我说,孩子的自信心不从“我最棒”中来,而是从清楚自己有什么优势、相信自己一定有独到之处中来。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也一定有自己的优势和天赋。天才很少,但天赋人人都有,只是有的被发现了,有的没有被发现罢了。为什么没有被发现?因为我们的评价体系太单一,我们的标准不够多元。一个孩子,学习成绩一般,英语不好,也不会弹钢琴不会编程,这个孩子就毫无特长、一无是处了吗?可是你有没有发现他年纪小小就会做饭,就喜欢研究美食,这难道不是一种天赋?他爱生活爱厨艺,动手能力很强,模仿能力很强,电视上看一次就能学着做出一道菜来,还很勤快,不懒惰,这难道不是优点?当我们的眼光放长远一些,不再只盯着孩子的成绩,多为孩子一生的发展考虑,孩子的很多优点就会被看见。被父母被老师“看见”的孩子,自信慢慢就有了。
  有了这样的自信,孩子就有了向上的动力。他可能就会想去提高成绩,或者想学一个特长。这时他再遇到困难,你就可以夸他,你做菜做得那么好,动手能力那么强,学个手风琴有何难?这时候孩子就会相信自己可以变得更好,并愿意为之努力。他行动,他坚持,他有了微小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自信慢慢就会得到提升。
  其实,说白了,孩子的自信不从外在来,不从与人比较中来,而是从父母发自内心的爱与接纳,从父母持续的鼓励和欣赏中来。
  【编辑:潘金瑞】
其他文献
台湾出了一部电视连续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第一个单元剧是《妈妈的遥控器》。它以荒诞的剧情,揭示了中国式的亲子矛盾。  纪太太跟丈夫离婚了,她的世界只剩下儿子小伟,而小伟不听话让她十分难过。此时,她从神秘人那里得到一个遥控器。同一时间,小伟为了去毕业旅行,伪造了成绩单。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他发现自己的每一天都是“星期三”,而且同样的人,同样的事,同样的对话……小伟感到恐慌,迫切想知道发生了什么。
联词:微风,舒畅,酸痛,大自然,久久,白云,鸟儿,远远  徐徐微风迎面吹过,好似母亲的双手轻轻抚摸我的脸颊,我酸痛的眼睛得到放松,身心无比舒畅。初秋已至。近旁的小草脱去绿袍,披上金黄色秋装;鲜花悄悄卸下盛装,准备离开春夏舞会;树上的果子換上了红装,像待嫁新娘,美滋滋地等待园丁的采摘。远远望去,那一簇簇、一串串黄金般的桂花,在阳光下怒放,散发着沁人心脾的幽香。  瞧,天空中飞来一群大雁!它们排着整齐
儿子成了“小电视迷”  2003年6月,我在首都师范大学完成了3年研究生的学习,并顺利通过毕业答辩,被授予硕士学位。当我怀着愉快的心情回到家时,发现9岁的儿子已经成了小电视迷,哪个频道几点钟有什么节目,早在他的心里排好了队,看完这个看那个。有时,忙得吃饭都要把碗从餐厅端到客厅,宁愿不吃菜也要看电视。  我母亲心疼外孙,就把菜端到客厅,结果菜碟、汤碗大转移,全家人都跟着从餐厅挪到客厅。即便这样,孩子
众所周知,妈妈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也是家庭教育的主力,对孩子的成长有重大影响;另一方面,如果妈妈缺位往往会产生很多问题甚至引发悲剧。随着二孩、三孩政策的依次放开,许多妈妈摩拳擦掌,因为她们有了修正教育方法的机会。本期,我们邀请教育心理学教授夏妍女士,与家长朋友们一起聊聊如何做合格妈妈这个话题。  妈妈不合格,孩子多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导致偏激行为,如叛逆、孤独、抑郁、早恋、厌学等  李玉荣(
所谓“关怀强迫症”,是指过度关怀别人,但并不关心别人的感受,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关怀别人的心理需要,既强迫自己去关怀别人,也强迫别人接受关怀。这种霸道的“关怀”,极易出现在亲子之间。  小瑞恨得牙根儿痒:妈妈这样做,等于向同学们宣告,自己是个“妈宝”,完全没有生活能力  最近几天,13岁女孩小瑞和妈妈窦女士一直处于冷战状态,妈妈说话她不理,让她做事她不做,妈妈冲她嚷嚷她就出门散步。妈妈束手无策,只能暗
2010年父亲节,一张照片走红网络。照片上,一个赤裸上身的男子扛着一大包沉重的货物,一只手牵着儿子走下阶梯,幼小的儿子抬着左脚,努力跟上爸爸的脚步。当年,这张照片成了网上最火的照片之一。11年过去,这位被称为重庆“最牛棒棒”的男人,一直用肩膀向儿子传递着一个价值观:“幸福是扛出来的。”  他告诉儿子:“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劳动挣钱最光荣!”有同学拿他“棒棒的儿子”的身份取笑时,他理直气壮地说
2005年12月2日,秀美挺拔的黄山松敞开怀抱,迎来了促进社会和谐的财政政策与县域减贫能力建设国际研讨会的召开。国内外知名财经专家和财政部门领导相聚在一起,共同探讨促进社会和谐的财政政策,研究提高县域减贫能力的现实途径,会议取得了丰硕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GDP连续20多年9.4%的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6位。但中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经济
儿子迷恋网游。为了不让他去网吧,我围追堵截——亲自去网吧找他,无效;下班去校门口盯守,无效;把他的照片放在学校传达室,请门卫帮忙拦截,无效。我管得越严,儿子越逆反。在一次次冲突中,我终于领悟到——  开学后的第一次月考,儿子考了全班第21名,第一次上了光荣榜。我悲喜交加,悲的是儿子读的不是高三、高四,而是高五;喜的是他终于知道发奋努力了!  帮助孩子,时机太重要了——他有需求时家长再伸手,和“皇帝
与父母讨价还价从未成功过的孩子,很容易失去对社交的掌控感,以后与人发生冲突时,他也会放弃协商,要么使用暴力征服对方,要么选择屈服。所以,当孩子主动讨价还价时,父母不要拒绝,而要把这次协商当成孩子未来社交活动的预演。  孩子在学习社交  【案例1】 得寸进尺的月月  月月是个3岁半的小姑娘。她口齿伶俐,思维敏捷,与妈妈讨价还价很在行,经常把妈妈噎得哑口无言。比如,说好的每天只能吃一个冰激凌,月月非要
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等外语不再是与语文和数学同等地位的主科,增加素质教育课程占比;不再将外语设为高考必考科目;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非官方的各种外语考试……2021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许进建议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外语的主科地位。一石激起千层浪,社会各界对此展开激烈的讨论,莫衷一是。作为家长——  被外语折磨了小半生,结果发现外语根本就用不着  许进委员的建议是相当有根据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