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血液科患者的感染危险预见性护理

来源 :健康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erk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在血液科患者的护理之中对于感染危险因素进行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于我院血液科接受诊治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的主体,随机的分成对照组研究组,60例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行的护理,60例研究组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对研究组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对比两组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感染发生的情况以及两组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 经过分析与对比可知,研究组的患者在发生感染的情况方面相较于对照组的患者明显要好(P<0.05),并且研究组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方面相较于对照组的患者也明显要好(P<0.05)。结论 在血液科患者的护理之中对于感染危险因素进行预见性护理的效果较好,可以降低发生感染的几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于促进患者的尽早康复以及改进护理工作的质量有较大的帮助,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荐使用。
  关键词:感染危险;血液科;预见性护理;效果
  血液疾病的患者在血液、骨髓以及淋巴等方面都会表现异常,免疫系统会受到破坏,再加之使用各种药物等使得免疫力进一步下降,所以血液科的患者往往会发生感染[1]。因此为了降低血液科的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我院在护理过程中对其进行预见性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于我院血液科接受诊治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的主体,其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24-62岁,平均(31.6±8.2),随机的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各60例。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4-60岁,平均(29.4±7.56)岁,研究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25-62岁,平均(32.1±8.1)岁。血液疾病的类型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以及其他的血液疾病。排除标准:心肺肾患等主要脏器发生严重病变的患者,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患有严重慢性疾病的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药物过敏的患者等[2]。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症状以及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的情况下以及医院的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下进行。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性的护理。包括对生命体征以及病情变化的检测和常规的健康教育等。
  1.2.2研究组
  研究组的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
  首先是对于危险因素的分析,患者所患的为血液疾病,其淋巴、血液或者骨髓可能发生异常,加之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引起不良反应,使得自身的抵抗力以及免疫力均下降,易發生感染[3]。在医疗操作过程中,由于某些操作不规范可能导致创伤性的感染。患者本身对于疾病不够了解,其对于感染预防的知识相对匮乏。除此之外,由于医疗器械以及住院环境等消毒的不合格,可能会导致交叉感染[4]。
  预见性护理的具体措施:对患者进行疏导,排除不良的情绪,树立治疗的信心。将强对于感染预防以及疾病护理治疗的方案,引起患者的重视。医护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对于环境和医疗且进行彻底消毒,注重对于患者肛周、口腔以及鼻腔等部位的清理。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使得营养均衡,并鼓励患者适当锻炼,增强自身的免疫力[5]。在护理中适当使用抗病毒药物以及抗生素,一旦出现异常立即采取干预措施。
  1.3观察指标
  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之后发生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对比与分析,主要包括呼吸道的感染、败血症、口腔黏膜的感染以及肛周感染等。
  对研究组的对照组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对比,,评价的方面包括护理态度、病房护理、沟通能力以及护理技能等,每个方面的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越满意[6]。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其中计数进行X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x±s)检验,非正态分布进行非参数检验,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发生感染的情况
  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可知,对照组的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败血症、口腔黏膜感染以及肛周感染的例数分别为6例、2例、3例和3例,总的发生率为23.3%,研究组分别为2例、1例、1例和1例,总的发生率为8.3%,研究组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发生感染的概率明显要低(P<0.05).
  2.2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
  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各方面的满意情况进行调查与对比可知,研究组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各方面的满意程度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要好(P<0.05).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放化疗技术后各种恶性的血液疾病都能得到较好的治疗,然而大剂量的使用这些药物会对患者本就低下的免疫力造成进一步影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目前临床上血液科患者感染也是导致死亡的一大原因,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7]。所以在血液科患者的护理之中预防感染至关重要。血液科患者本身有较多的易感因素,如菌群失调、粒细胞减少、消化道粘膜损伤等[8]。所以针对这些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预见性的护理会有较好的效果。饮食护理、适当锻炼可以使得患者营养均衡,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重视,提高对于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医护人员的规范操作可以减少由创伤性的操作引起的感染[9-10]。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更低,保障了患者安全,并且患者对于护理工作更为满意,体现了我院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综上所述,在血液科患者的护理之中对于感染危险因素进行预见性护理的效果较好,可以降低发生感染的几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于促进患者的尽早康复以及改进护理工作的质量有较大的帮助,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莹莹, 郑美琼. 浅析血液科患者的感染危险预见性护理[J]. 医药卫生:全文版, 2016(7):00080-00080.
  [2]俞芳. 血液科患者感染危险的预见性护理分析[J]. 人人健康, 2016(24).
  [3]孙霞. 感染危险预见性护理在血液科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临床研究, 2016, 24(5):132-133.
  [4]陈文虹, 唐林娟, 徐爱金,等. 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26(12):2869-2871.
  [5]滕翠芹.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中的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 2016, 32(33):175-176.
  [6]杨洁. 预见性护理应用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 2(7).
  [7]吕红霞. 预见性护理在降低中心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 14(23): 137-13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95例老年心血管并患者,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对照组(n=47)与并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实验组(n=48),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治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主要内容有口头教育、饮食干预、用药护理等,实验组并行早期康复护理,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妇产科作为医疗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必须严格按照规范,优化产科的护理水准,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本文就产科护理工作的现状入手分析,希望给予医院一些建议。  关键词:产科护理;难点;对策  引言:在国家开放二胎政策的背景下,婴儿出生率比例急剧增加,这对产科护理工作带来了不小的负担,产科住院人群比较特殊,对护理工作的需求也比较多变,因此本文以目前形势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和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到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患者每天补液量、休克时间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每天补液量多于对照组,休克时间短于对照组,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发生率13.89%(5/36)低于对照组36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策略及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重癥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56例,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及护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16年 9 月~2018年5月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7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VAP 发生率以及 VAP 发生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机械通气时间、VAP发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呼吸科有120例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纳入护理风险管理范围。结果:通过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呼吸科危重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了95%。结论: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呼吸科危重症;护理;效果  護理风险管理主要是指在护理管理中识别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健康教育与产科护理模式相结合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180名入住我院的孕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入院的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90例孕产妇,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对于实验组要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了两组孕妇的护理满意度和分娩方法。结果:研究组的孕产妇护理满意度(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1.11%)。此外,研究组
期刊
摘要:目的:对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护理措施进行分析观察和探讨。方法:将2016年10月到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常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组35例患者在上述基础上行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清醒时间、胆碱酯酶活力的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7.14%
期刊
摘要:人们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极易遭受到一系列病痛的困扰,脊髓损伤就是其中之一。脊髓损伤主要是由于受到外力的影响,导致脊柱出现变形,压迫到脊髓,进而使得患者出现脊髓功能障碍,例如:感觉系统异常、反射异常以及大小便失禁等等,这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困扰,严重影响到其正常生活。基于此,本文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关于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策略,旨在帮助广大脊髓损伤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脊髓损伤;康复护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治疗的并发症和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并采用雾化吸入治疗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5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在雾化吸入治疗中出现的并发症,总结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结果:在治疗时存在过敏反应、感染和呼吸困难等七种并发症,护理人员需要全面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为患者的早日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