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对大鼠腺性膀胱炎影响的研究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baby54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对大鼠腺性膀胱炎细胞组织形成、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30只Sprague—Dawley(SD)雌性大鼠分为两组,各15只,均采用大肠埃希菌溶液进行膀胱灌注以诱发腺性膀胱炎,对照组未做特殊处理,实验组口服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饲养45d后处死,观察大体及光镜下两组大鼠膀胱黏膜变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p53及Ki-67等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对照组大鼠腺性膀胱炎发生率为80.0%(12/15),实验组为33.3%(5/15),两组腺性膀胱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5,P=0.010)。对照组p53蛋白及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11/15)及93.3%(14/15),实验组两种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5/15)及53.3%(8/15),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82,P=0.028;χ2=6.14,P=0.035)。结论大肠埃希菌可诱发大鼠腺性膀胱炎,选择性COX-2抑制剂能够降低该病发生率同时使增殖与凋亡相关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降低。选择性COX-2抑制剂有可能成为未来治疗人腺性膀胱炎的重要途径。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手法复位组31例,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组31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手法复位组平均愈合时间为(98.34±0.42)d,短于切开复位内固定组的(121.53±0.45)d(t=209.76,P<0.05);手法复位组疼痛发生
目的 比较不同的内括约肌侧切方式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陈旧性肛裂患者97例,按内括约肌侧切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后正中内括约肌切扩术,观察组采用改良内括约肌侧切术。根据《中医肛肠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肛裂疗效标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76.9%、总有效率100.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6.7%、91.1%(χ2=10.62、12.17,均P<0.01);观察组患
目的 通过研究急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及发病危险因素,为防治提供流行病学资料,为制定和采取干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微生物学资料,并将患者分为合并肺部感染和无肺部感染组,先以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再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该组肺部感染率26.8%,常见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
目的 分析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患者207例根据是否存在组织病理学证据分为病理组90例及临床组117例,从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及病理学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临床组昆虫抗原或动物蛋白、微生物、化学物质等抗原的接触及原因未明确的患者依次为61、12、43、1例,而在病理组中以上暴露因素患者依次为25、32、20、13例,两组抗原暴露情况差异均有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 CBP )治疗对脓毒症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132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接受的具体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CBP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观察血液净化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的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CRP、IL-6、IL-10、TNF-α分别为(10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洪雅县人民医院应用后腹腔镜输尿管结石取出术40例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均取结石成功。手术时间为60~180min,平均75.5min。术中出血量为20~50mL,平均26mL。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安全有效,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目的 比较三种微创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40例子宫良性病变并行子宫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2例行传统开腹全子宫切除术( TAH组)、57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TVH组)、61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LTH组)及60例行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LISH组),比较各组手术和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AH组、TVH组和LISH组手术时间分别为(94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在先天性肌性斜颈(CM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6例怀疑CMT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CMT患儿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并评估其准确性,探讨高频超声在CMT患儿成像功能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36例患儿中有23例经高频超声被诊断为CMT。以临床检查为准,高频超声诊断CMT的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83.3%。21例CMT患儿患侧胸锁乳突肌超声下均可见异常声像图改变。高回声患儿
目的 探讨去骨瓣减压术联合颞肌脑表面贴附术治疗老年人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老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去骨瓣减压术联合颞肌脑表面贴附术治疗(观察组),并与仅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存活率(76.19%)明显高于对照组(47.62%)(χ2=3.98,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GOS评分[(16.84±2.52)分]、BAI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