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题教学中的一题多用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be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思维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灵活的解题能力呢?笔者认为,这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以下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一、一题多改
  一题多改是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在不改变基本条件的前提下,通过适当变形,使简单的应用题变为较为复杂的应用题。通过一题多改的练习,可以训练学生的编题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条理性。
  比如文具商店里有30个乒乓球,昨天卖出了18个,还剩多少个?
  ①改成“先加后减”的两步应用题:商店里原有14个黄色乒乓球和16个白色的乒乓球,昨天卖出18个,还剩多少个?
  ②改成“先乘后减”的两步应用题:商店里原有5盒乒乓球,每盒6个,昨天卖出18个,还剩多少个?
  ③改成“先减后除”的两步应用题:商店里原有30个乒乓球,昨天卖出18个,剩下的平均装在2个盒子里,每盒装几个?
  ④改成“连减”的两步应用题:商店里原有30个乒乓球,昨天卖出18个,今天又没卖出18个,还剩多少个?
  二、一题多填
  一题多填是让学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所求问题,找到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这种练习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求异性。
  比如学校举行科技作品展览,三(1)班选送作品12件,___________,三(2)班选送作品多少件?
  学生可以填写的条件有以下几点:①三(2)班比三(1)班多送5件;②三(2)班比三(1)班少送5件;③三(1)班比三(2)班多送8件;④三(1)班比三(2)少送8件;⑤三(2)送的是三(1)班的2倍;⑥三(1)班送的是三(2)班的2倍。
  三、一题多问
  一题多问就是根据题目中相同的条件启发学生产生联想,让学生填入不同但又符合题目要求的问题。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最好的形式之一,还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连贯性。
  比如做一批零件,甲要10天完成,乙要12天完成,丙要15天完成,____________?
  学生通过思考提出了以下问题,并得出了相应的答案。
  ①甲、乙、丙一天各完成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
  ②甲、乙合作一天完成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余下几分之几?
  ③乙、丙合作一天完成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余下几分之几?
  ④甲、乙、丙合作一天各完成全部任务的几分之几?余下几分之几?
  ⑤甲先做1天,剩下的由乙、丙合作,几天完成任务?
  ⑥甲、乙合作1天,剩下的由丙独立完成,需要几天完成任务?
  再如学校修一条跑道长600米,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3,第二天修了全长的1/4,__________?
  ①第一天修了多少米?
  ②第二天修了多少米?
  ③第三天比第一天多修全长的几分之几?
  ④还剩几分之几没有修?
  ⑤两天共修多少米?
  ⑥还剩多少米没有修?
  ⑦已修的比没修的多多少米?
  ……
  通过训练学生认识到,在条件相同、问题不同的情况下,出现了不同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学生在练习的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一题多变
  一题多变是通过转化题目中的条件和所求问题,生成多道不同的、新的应用题。此项练习能使学生触类旁通,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应用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逻辑性。
  例如:小丽和小强同时从甲、乙两地骑自行车相向而行。小丽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00米,小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300米,经过8分钟两人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经过小组讨论,学生把基本题进行了变形,编出了以下几种不同的相遇问题。
  ①甲、乙两地相距4千米。小丽和小强同时从甲、乙两地骑自行车相向而行。小丽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00米,小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300米,问经过4分钟两人相遇了吗?
  ②甲、乙两地相距4千米。小丽和小强同时从甲、乙两地骑自行车相向而行。小丽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00米,小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300米,问经过几分钟两人相遇?相遇时两人各行多少米?
  ③甲、乙两地相距4千米。小丽和小强同时从甲、乙两地骑自行车相向而行,经过8分钟两人相遇,小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300米,小丽骑自行车每分钟行多少米?
  ④甲、乙两地相距4千米。小丽和小强同时从甲、乙两地骑自行车相向而行。小丽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00米,小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300米。小丽骑自行车从甲地先行2分钟后,小强才从乙地骑自行车行往甲地,再过几分钟两人相遇?
  ⑤甲、乙两地相距4千米。小丽和小强同时从甲、乙两地骑自行车相向而行。小丽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00米,小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300米。相遇后两人继续向前骑了2分钟,此时两人相距多少米?
  五、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是引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地思考问题,并提出合理、新颖、独特的解题方法,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灵活性。
  比如南昌到上海的铁路长817千米,一列慢车从南昌开出,同时有一列快车从上海开出。两车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快车每小时行135千米,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列方程解答)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列出以下八种不同的方程:
  解:设慢车平均每小时行x千米
  ①(135 x)×4=817
  ②135×4 4x=817
  ③135 x=817÷4
  ④4x=817-135×4
  ⑤817-4x=135×4
  ⑥817÷(135 x)=4
  ⑦(817-135×4)÷x=4
  ⑧(817-4x)÷135=4
  再如工程队修一条公路,6天可以修480千米,照这样计算,修1200千米需要多少天?
  ①先求每天修多少千米,再求修1200千米需多少天。1200÷(480÷6)
  ②先求修每千米需多少天,再求修1200千米需多少天。 6÷480×1200
  ③先求1200千米是480千米的几倍,那么所求时间就是6天的几倍。6×(1200÷480)
  ④先求480千米是1200千米的几分之几,那么6天便是所求时间的几分之几。6÷(480÷1200)
  ⑤解:设修1200千米需x天。 480/6=1200/x
  ⑥解:设修1200千米需x天。 x/1200=6/480
  总之,应用题的练习可以采用口答、板演、书面练习和动手操作等多种练习相结合的形式。在数学中,要注意“质”与“量”的有机统一,发挥每道练习题的作用,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达到开发学生智力、训练学生思维的最佳效果。
  (作者单位:吕振江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朝阳十里小学;吴枚荫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逸夫小学)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