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ng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思维导图特点和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作用谈起,围绕应用,系统分析了思维导读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带给学生写作、教师教学上的作用,从而体现思维导图的教学价值。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小学语文习作 教学应用价值体现
  思维导图理念最早的是上个世纪70年代,由英国教育心理学家托尼·巴赞提出,在他的思想理念中,认为思维导图可更直观形象地将文字信息传递给学生,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用,深化对文章的认知。这种教学方法在上个世纪90年代被引入中国,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习作中逐渐应用。近年,我国教育专家和教师对思维导图研究逐渐增多,已经从最初的感知认知,发展到对这一教育理论研究形成系统化体系。对原有研究已从教学方法扩展到对学生学习状态和兴趣上,为我国小学从教者提供更多教学经验。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
  1.帮助学生选材
  小学生对写作没有经验,很多时候不知从何下手无话可写,这一方面是我国教育过度注重课堂教学,忽视了对外界素材的搜集,狭窄的学习生活范围,束缚了学生作文灵感发挥。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启发诱导缺乏有效方式,导致学生对作文习作普遍存在畏惧心理,更没有激发学生观察、创作热情。而思维导图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学生通过发散梳理思维,从多角度观察体验,以不同形式不同角度进行描写,文章也不再枯燥雷同了。
  2.帮助学生谋篇布局
  当学生从新意上获得素材灵感后,就有了创作的动力,思维导图在这一环节提到关键作用,它能促使学生感悟新知,用新颖的语言安排文章结构和用词用句,在教师引导下知道先写什么,再写什么,那些是重点要点和过渡衔接。思维导图能够按照学生设想进行文章结构组合,通过分解帮助学生构思情节,具体形象的将内容描绘出来。经过思维导图的学习引导,学生很容易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思维空间,这里存留的是所学内容的积累,一旦遇到新的作文题目,就会在他们脑海中利用所学内容对新题目结构进行勾画,搜集内容素材进行文章组合,这样写出的作文更有深度。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劣势及解决方法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利用思维导图效果明显,首先更新了教师教学观念和方法,对教师教学有很大帮助,让教师对作文知识框架分解更清晰,提高备课率同时,教学效果显著。其次对学生自主学习带来很大促进,思维导图教学形式,让学生对学习写作更要信心,能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这样的效果有效激发了学生创作热情,让他们从内心产生写作兴趣,不再畏惧写作,而是积极主动学习、思考,对激发学生潜能和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产生良好的作用。不同年级的学生思考问题深度不同,思维导图针对不同年级学生接受领悟力的不同,效果也各异,教师要根据具体实际情况有效安排思维导图在不同年级使用,以达到预期效果。
  三、思维导图应用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意义
  1.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思维导图已经得到验证,对小学生语文写作与很大帮助作用,首先他改变了原有学生学习新知的习惯,能够在学习中对语文写作产生兴趣,这一点对小学生学习至关重要,有了兴趣,小学生能够将精力投入到写作中,能够认真体会感悟,用更贴切的语言完成属于自己的创作。对于思维导图的作用,教师要明确它只是一种学习写作形式,不能以花哨分散学生学习注意力。其次,思维导图是培养学生写作的自然方式,不能局限學生使用大脑,要让他们发挥想象力,用自身理解来写作,而不是照搬他人作品临摹,要让学生明白,只有自己所思所想,才是自己真正的作品。最后,这种写作形式也不要照搬统一模式,要利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感官,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
  2.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在以思维导图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其一是对班级学生有全面了解,了解他们对写作能力特征,在教学中不能要求所有学生必须达到某个标准,而是根据每个学生特点,循序渐进慢慢积累习作能力。其二是对学生学习进度做到心中有数,要在指导教学后,进行训练和辅导,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也是自我素质提升的过程,思维导图对教师教学思想产生新的影响,这种影响也会影响到其它教学中,教师从思维导图教学中感悟新知,有助于教学效果水平的提升。
  3.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思维导图教学能让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亲近自然、放松心态的教学氛围,师生在这样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习,身心都感觉不到累,课堂教学质量也好。小学生在掌握思维导图学习后在写作,作文会很自然的前后逻辑连贯、文从字顺条理有序,学生对写作兴趣增加,写作内容也更丰富真实,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想法,学生构思过程中不强制干预,让学生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作品,真正让学生学会写作文。
  【结 语】
  思维导图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具有重大意义。它改变了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写作思维,对教师教学能力也有很大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姣宇,胡加福,喻文龙,王倩.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语文学刊,2015(5)
  【2】谢素彬.思维导图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3】黄文琴.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5(19)
  【4】边会艳.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D】.河南师范大学,2013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步推进,高中生物高考备考也应该积极进行调整,从而来有效适应当下新课标的要求。本文重点从传统高中生物备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分析,并对如何进行高中生物高考备考提供几点建议。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生物 备考 知识体系  高中生物学科作为高考理综考试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生物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考的最终结果。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将在知识体系、学科建设以及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因此,在日常管理中,班主任要用心、细心,更要精心,时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凡事都应身先垂范,事事做学生的榜样,班级管理要有创新,且应科学
利用2005年5月在桂西北喀斯特洼地10 m×10 m地块范围内的网格(2 m×2 m)采样数据,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两种土地利用类型(耕地和牧草地)0—80 cm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异结构及其分布格局。结果表明,耕地和牧草地土壤水分呈现弱变异特征,两者的垂直变异趋势大致随土层加深先减小后增大,其中牧草地土壤水分的变异程度相对较大;耕地和牧草地土壤水分在垂直层面均具有良好的半方差结构和较强的空间相关性
利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1981—2010年气候、社会经济数据,采用倾向率法、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等,深入分析了盐池县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盐池县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合作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拓展。同时,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所以,小学语文教师
本文结合蚌埠市大学城供水管道工程中穿越龙子湖段的工程实践,总结分析了长距离水下敷设供水管道工程中的施工工艺、材料选用,对类似工程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摘 要】  语文是我国文化的传承所在,它也是教学的重点所在。然而,由于语文的涉及面过于广泛,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这是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在以往的中职语文课堂中,这种问题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影响了教学的过程。在新型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可以借助提问的形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学习是一个做学问的过程,只有“学”与“问”相结合,教学才能发挥预期的作用。本文将结合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教学存在
【摘 要】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但如何充分发挥出微课的价值,则成为相关教育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文章立足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微课的应用价值与应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微课 应用价值 策略  随着教学中科技含量的不断增加,“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正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由于其短小精炼、直击要害的特点,利用微课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