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ge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美育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为指导,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陶冶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方式。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因此,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进行美学知识的渗透,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任务。每一篇文学作品无论在语言上、意境上、形象上,甚至在结构上都充分表现着美,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自觉地挖掘教材中美的语言、美的形象,通过与学生互动品析作品,让学生去感知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韵味及审美理想。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去认识美、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和美学素养,造就具有敏锐的感受力、丰富的个性、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的一代新人。
  笔者以为,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位美的使者,把美育渗透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发现美、传播美,引导学生感悟美、鉴赏美。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又该如何精心研读文本内容,充分挖掘文本中蕴涵的审美因素,对学生展开审美教育呢?
  一、反复品味,体会语言之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大多为编者精心挑选的名篇佳作,语言文字规范优美。可以说,这些文本本身就是一个展示语言美的窗口,教师则要善于透过这一窗口,引导学生反复品味,体会语言之美。如《庐山的云雾》一文中这样写道:“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巨大冰山……” 连用四个生动的比喻,准确地将庐山云雾瞬息万变的特点尽显绘出。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抓住这些关键词句,仔细揣摩,慢慢品味,再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表现出来,让学生获得对语言形式美的体验。
  二、情境再现,享受画面之美
  阅读小学语文课本,仿佛是在欣赏一幅奇妙的画卷。不管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还是自然界的花鸟虫鱼,作者多以多情的笔触对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进行了生动的描绘,使学生如临其境,赏心悦目。如气势非凡的《长城和运河》,奇特壮美的《黄山奇松》,风景如画的《九寨沟》、《美丽的南沙群岛》,景色奇异的《海底世界》……哪一篇不使人心醉,哪一课不令人神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简笔画、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再现美丽的画面,让学生在情境中解读、品味语言文字,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把握韵律,品悟音律之美
  小学语文课文用词精美,语境生动,行文流畅,语调铿锵,富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文中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让感官经过反复的审美实践品味语言的音律之美,逐步完善学生审美的感知力。如《鼎湖山听泉》一文这样描述鼎湖山的泉水声:“……还有一些泉声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抑忽扬,是泉水正在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留恋花间……”作者通过短句和长句的相间排列,使短句节奏明快,长句舒缓婉转,相似而整齐的句式将泉水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如听其声,如临其境。而学生在鲜明的节奏、整齐的韵律中能体味出美的韵味。教学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通过自由阅读、配乐朗读等多种手段,品味文本的音律之美。
  四、展开想象,感悟意境之美
  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在谈创作经验时这样说:“我想到的东西都会不由自主地变成画面。如果不出现画面,没有可视性,我仿佛就抓不住它们。”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感性经验,通过大脑的想象加工,构造出与文本内容相匹配的意境,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美感的体验和感悟。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诗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课堂上,教师可运用插图、音乐及语言的描述,引导学生以“假如我是诗人”的假设进入诗中的意境: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彩蝶翩翩起舞,百花散发着芬芳,江面散发着香气,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一叶扁舟借着长江之水,一直漂到水天相接的地方,渐渐地消失了……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五、触摸心灵,体验人性之美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写人记事的文章,其内容和中心无不围绕体现人文美来安排设计的。如《掌声》、《大作家的小老师》这两篇课文,作者通过叙述生活中的小事,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爱、互相帮助的品质美;《雪儿》、《珍珠鸟》通过描写人与动物之间由于爱心而产生的深厚情谊,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美;而《狼和小羊》、《九色鹿》则通过描写“狼”和“调达”这些代表人物的自私、贪婪和狡猾的人性来说明人也有丑陋一面的真实美,等等。通过理解这些文章的内容,可以使学生从众多方面领悟人性的丰富多彩,咀嚼文中的韵味,品味文中的人生,对自己的真实生活起指导和启示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更应不断探索和研究文本中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文本中的审美意蕴,做美的使者,传播美、创造美,引领着学生,徜徉在诗意语文的课堂里。
其他文献
幼儿园班主任,工作是身兼两职的:是管好班集体的管理者;是教好班里孩子的教育者。而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的建立是不易的,它需要班主任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去积极主动地工作,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养师德、积师识、严师道、铸师魂,不断追求高境界,肩负起跨世纪的历史重任。下面从自我完善、自我激励、自我探索入手,浅谈新时期幼儿园班主任的自我发展。  一、转换理念,自我完善,充实内在  1.重新认识自我,坚定信念,不断
期刊
摘 要: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多媒体已走进幼儿园,多媒体教学在21世纪的幼儿教育中有着独特的需要和发展前景。尤其是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老旧落伍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应教育的需求,在教学手段上可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融入新鲜“血液”,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根据幼儿对形象、可爱的动画世界充满了好奇的学习特点,通过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刺激,萌发孩子想学、要学、乐学的心理,促进早期智力的开发,进一步提高教育
期刊
一、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  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这样一句话: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来管理的人。因此我在刚接手新班级时,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以法治班的做法。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明确班规的意义。先向学生讲述班规与《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一样,它具有可操作性、互制性、灵活性。  其次,全体学生参与,让每个人都成为“立
期刊
摘 要:所谓的数学日记就是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把每天所看到的所遇到的事情记录下来,还要把对这些事情的看法和感受记录下来。通过日记的方式,学生可以对他所学的数学内容进行总结。刚开始我让学生在日记中写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是怎样解决的,并且把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或解决问题后的感受写出来等,交给老师批阅,以便于教师在数学学习中了解学生的真实心态和想法。  关键词:数学日记
期刊
在实施新的“义务教育法”,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公民道德教育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颇受重视。  公民道德教育的概念是:爱国守法,明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爱国守法。爱国:是首要的道德要求。爱国是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守法:是必备的道德品质,是道德的底线,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生活对每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只有守法才是真正的爱国。不守法的人根谈上爱国。所
期刊
摘 要:在思品教学中取得好的成绩,必须掌握行之有效复习方法,如三轮复习法:基础知识阶段,强化阶段,巩固提高阶段,在各个阶段如何做真题,如何建立错题档案至关重要。  关键词:思品 复习 应考  考试是检测教学质量手段之一,考试归根结底落足于学生的做题能力,要提高做题能力必须具备对概念基本原理的透彻理解,审题能力,组织答案的能力及知识的迁移能力。现就如何复习应考谈谈个人的看法与老师们商榷:  第一,讲
期刊
摘 要:本文先从进行对学生的环保教育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必备的知识方面入手,详细地说明了如何在教育教学中逐步渗透对学生的环保教育,主要包含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作业设计、课外活动中环保教育的渗透问题。最后指出环保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教师必须注意它的长期性、示范性并对环境与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 环境保护意识 渗透教育  人类与自然界有一种好朋友似的亲密无间的关系,然而,人类在不
期刊
问题的提出:  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孩子的心理状况出现“亚健康”:面临学习压力,意志力薄弱,悲观厌学,自暴自弃;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自闭、自私、冷漠、偏激;更有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很多孩子对父母怨艾、不理解甚至敌对和仇视。作为班主任,我们应如何面对这一现象,如何发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培养孩子健康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成为一
期刊
教师是在学生心灵深处耕耘的人,还有什么比当一位教师更神圣的工作呢?而如果一位教师如果有过做班主任的工作经历,那么我相信,这是值得一生慰藉和庆幸的事情,学生的点点滴滴都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还记得那是我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第三年,班里一位女学生的事情却给予我了足够的冲击,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平日里这位女同学性格比较孤僻,但也有自己的几个要好的朋友。但母亲的去世对她的冲击很大,让她的性情大变。父亲
期刊
摘 要:要处理好严和爱的关系,管理和教育的关系。要从爱出发,严而有理,严而有格;要严中有爱,严中有情,使学生能够理解老师的严,接受老师的严格管理。  关键词:爱 勤 细 严  做为一名老班主任,做为一个班集体的家长,生活中有着太多的酸甜苦辣。每天面对着几十个活泼率真、充满奇异想法的孩子们,有欢笑,有泪水,眼里心里全都是她们!孩子们的十足个性决定了班主任的教育必须建立在发自内心的爱生的基础上,建立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