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5 反思身心该“去哪儿”

来源 :新湘评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_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档“爸爸去哪儿”的电视节目异常火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让爸爸在家庭中的角色归位。从另一个方面,它也让人反思一个家庭的精神生活,东奔西走、奔波忙碌的爸爸,什么时候才能停下脚步,陪伴子女、关爱家庭?
  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曲让无数人感怀感动。歌曲让人动容的不仅仅是父母之爱,也是一种对青春的反思、对时间的追问。它让人深思:过去的日子,你是否留下痕迹、留下记忆、留下价值、留下亮点,是否蹉跎复蹉跎,白白走一遭。
  物质贫乏不是中国梦,精神空虚也不是中国梦。“……去哪儿”之所以屡屡“爆红”,是因为它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反思。这种反思是对现代文明的呼唤,是对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是对不健康生活方式的警醒,更是对心灵能够诗意地栖息的企盼。古人提醒“吾日三省吾身”,为的是净化自我,利己达人;今人同样应有“去哪儿”的反思,做到“时时勤拂拭,不使染尘埃”,从而让精神文明,让灵魂纯净,让美好归位,让社会和谐。
  多反思“信仰去哪儿了”。人生如屋,信念如柱;柱折屋塌,柱坚屋固。追根究底,很多人心无定根、迷失自我、碌碌度日,大都是不知信仰去哪儿了。信仰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信仰的缺失是最危险的缺失。习近平同志经常说,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如果说共产主义、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信仰,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每一位中国人的信仰。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追寻信仰、坚守信仰、践行信仰,才能让灵魂和身体合二为一,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多反思“道德去哪儿了”。今年春晚《扶不扶》与其说是一个小品,不如说是对“道德去哪儿了”的一种追问。正是由于一些人道德的丢失,才会有“毒胶囊”“小悦悦事件”“扶老人反被讹”等一系列道德问题的发生。还是《扶不扶》中的一句台词说得好:“人倒了咱不扶,这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扶起人心,才能扶起传统美德、扶起善良国人、扶起大道中国。
  多反思“好空气去哪儿了”。“本想过一个风清气朗的春节,没想到整天都生活在雾霾之中”,这恐怕是很多人过年的慨叹。“不解决环境问题,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之中”。好空气去哪儿了?其实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和手下。少些奢华,不搞铺张浪费;少些攀比,不搞盲目购车;少些“带血的GDP”,不搞“焚琴煮鹤”的行为;少些自我为中心,不搞污染环境那些事……也许好空气就会回归。
  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人们在反思中完善,社会在反思中和谐,国家在反思中强盛。不要认为,社会的不好是他人造成的,其实“每一片雪花都有责任”。诚如哲人所说,“遥远的罪恶与你我有关”。人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改造者。多反思文明去哪儿了、信任去哪儿了、原则去哪儿了、底线去哪儿了、亲情去哪儿了、乡愁去哪儿了、血性去哪儿了……真正让“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和谐其内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才能收获一个健康中国、温馨中国、现代中国、强大中国,我们所热切盼望的中国梦才能尽快实现。
  反思之后重在行动。没有反思,缺少行动,如何改变自己,改变世界?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做一支烛照天空的“火把”,用自己的一片光、一分热去温暖自己、打动他人、惠及社会,个人将变成当代的雷锋,中国将变成和谐的国度,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其他文献
再幽暗的苍穹,也会迎来点点星光;再渺小的水滴,也会溶入汪洋大海;再平凡的我,也会拥有不一样的梦想。为了伸手可及的飞天梦想,她愿意背水一战;为了梦想花开导弹阵地,她用汗水和执著写下自己军旅的一个又一个辉煌;为了圆梦深蓝,她随战舰的航迹走向远海大洋。  时间的坐标慢慢回溯到过去,回到纯真的童年时代,沐浴阳光,独自在树下荡着秋千。小小的我,脑海中充斥的是西游记中百变的孙悟空;是封神榜里叱咤东海的哪吒;是
期刊
白鹿洞书院坐落于庐山五老峰下。南宋理学家朱熹在此征图书、请名师。他亲订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亦称《朱子教规》)成为后世书院的标准教规。直到今天,白鹿洞书院里还建有朱子祠,保留着朱熹的“忠、孝、廉、节”碑刻。  晏雪平是江西师范大学的地方史研究专家,他讲述了白鹿洞书院的衰落与修复。1902年,白鹿洞书院停办;1910年,在书院旧址上建立了江西高等林业学堂;辛亥革命后,书院曾遭火灾,国民党军官训练团曾
期刊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大型综合性军事博物馆,建馆50多年来,通过不断丰富完善藏品体系和陈列展览,已然成为展示中华民族军事斗争的历史长廊,再现五千年金戈铁马战争风云的生动窗口,收藏军事艺术成果的重要平台。军博的文物藏品建设,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无私捐赠和倾情奉献。我有幸几度身临文物捐赠仪式现场,真切感受到捐赠者为存续历史、保留物证用心良苦、满怀赤诚。这里撷取几则捐赠故事,相比文物本身所承载的
期刊
中国古代的书院,集教育、学术、藏书为一体,萌芽于唐末,鼎盛于宋元,普及于明清,改制于清末。  宋代是书院的鼎盛期,南宋理学家吕祖谦曾写道:“国初海内向平,文风四起,儒生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授,大率多至数十百人,嵩阳、岳麓、睢阳、白鹿,天下所谓四大书院者。”800年过去,这四大书院依然存在,就是今天所说的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应天书院、白鹿洞书院。  岳麓书院:文脉不绝的千年学府  古代书院遗留至今的
期刊
唐代王维在《归嵩山作》中这样吟道:“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高峻的嵩山,在古时文人墨客心中,是风雅清幽的归隐之地。嵩阳书院就掩藏在这一片深山老林中。来到嵩阳书院这天,恰逢国庆长假后第一天,山中备显清冷,只有风过山林之声。苍松碧水间的五进院落,被灰筒瓦覆盖着,屋顶曲线平缓而流畅,将儒家主张朴素、中庸的思想尽数呈现。  登封市志办主任吕红军研究当地历史多年,讲起嵩阳书院过往的辉煌,他如数家珍:“古时
期刊
关键词:尚武精神  尚武精神兴则国昌兵强,尚武精神弱则国衰兵废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的《大风歌》,颇能体现古老中华传统文化的尚武倾向。  春秋战国时代,“国之大事,在祀在戎。”那些争雄竞长的大国,个个强悍好战,民风强悍。“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是人人必修之课。那时候的中国人,不喜欢一步三摇弱不禁风的白面书生,侠客遍地,武士招摇,路见不平,就拔刀
期刊
军嫂来队是军营一道独特的风景,是令全连官兵兴奋和快乐的一件事。  临时来队家属院真的像过年一样热闹,兵们的口号声、歌声,不知比平日里响多少倍,吼得地动山摇。训练场上也像换了个人似的,比平时多了几分劲。平时被兵们公认的三脚踹不出个响屁的张老兵,这些天也成了“话唠”。兵们说,军嫂来队了,营区里的花花草草也活泛了呢。  记得,那时我还是个新兵,班长和我蹬三轮车去车站接指导员的妻子,班长高兴得一路上都哼着
期刊
开国元帅朱德戎马一生,90岁高龄时,仍腰身不萎,肩背不驼,依然精力旺盛,思维敏捷,是人们公认的高寿之人。朱德高寿,与他良好的个人修养和几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分不开,当然与他喜欢诗词书法、养气调息也有很大关系。  书法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养生之道。中医认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七情太过可使脏气失调。书法可调节心态,使情绪稳定。书法从运笔用墨,间架结构,到章法布局,都需要投入作者的
期刊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历史上的许多先进人物为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不惜流血牺牲。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们党有50多年把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健康就成为关系国家强盛、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大问题,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但是,少数人还存在糊涂认识,有些人甚至认为在健康问题上投入多了会影响经济的发展,致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对健康的投入严重滞
期刊
“聚学为海,则九河我吞,百谷我尊;淬词为锋,则浮云我决,良玉我切。”这是范仲淹在执掌应天书院时所作的《南京书院题名记》,足见当年应天书院的博雅学风和恢弘气势。  与别家书院隐于山中不同,应天书院就坐落在河南商丘市绥阳县的一片繁华闹市中。根据地方志记载,北宋期间共出了63名状元,其中商丘就占了6人。然而风云际会,随着文化、经济重心南移,商丘不复昔日辉煌,应天书院也日渐凋敝。  这个书院历史上本就经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