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草根选秀节目为何能成功

来源 :进出口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long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析当代电视选秀类节目的“草根化”,有助于理论上对选秀类节目提供借鉴,对于如何积极正确的引导大众的舆论导向、生活信仰,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中国好声音作为一档选秀类节目,在过去几年的暑假里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收视狂潮,大街小巷无不在谈论着节目中风格各异的选手、导师转椅、学员权利反转等方式,不可否认,这档节目的第一季,是成功的,以第一季为例,节目中有以下几点值得探讨,简单介绍如下。
  关键词:选秀节目;观众;影响
  电视选秀类节目是20世纪以后流行起来的娱乐节目之一,由专业歌手到草根歌手选秀方式的转变,由“雅”到“俗”选秀风格的过渡,无疑是我们当下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撇去喧哗,传递正能量
  全国范围内的海选,短信投票,选手粉丝团的支持,的确使得以往的选秀节目具有了“大众狂欢”式的全民选秀氛围。然而是随之而来的,是短信投票黑幕曝光,选手粉丝争吵不休,花哨的节目形式并未能提升节目本身的质量,反而招致了不好的社会评价。电视频道属于公共平台,电视制作人有责任、有义务提升节目品味,传递积极的主流观点。《中国好声音》不强调pk、淘汰、晋级的概念,而是侧重展现一群人付出的音乐梦想,以及他们背后隐藏的价值,他们的亲情、友情、爱情,他们的痛苦过往和执着梦想。而这些,都是主要通过选手和评委的交流或是评委的主动挖掘体现出来的。无论是庾澄庆、杨坤、那英或者是刘欢,他们都代表了一群通过自己努力完成梦想的人,他们是“好声音”的最好代言人。当看到他们因为选手故事而落泪,并邀请加入自己的队伍,从中所传递的正能量,是“海选”、短信投票不能表现出来的。
  二、增强叙事戏剧性
  《中国好声音》不仅是电视节目,还可以看做一个叙事文本进行讨论。在这个叙事文本中,如何增强叙事的戏剧性,使得这个叙事文本更加吸引人,就成为了电视制作人的首要任务。正是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节目选择了现场评委的现场评判,而不是场外海选。于是,在一个室内的舞台,几个风格迥异的评委对数量有限的选手进行集中的点评。通过设置“选手——导师”的竞赛主题,选手接受导師的挑战,用歌声吸引导师的转身。受众对选手认同主要表现在对于音乐的欣赏、感受和刺激,是否与选手的表演达成共鸣,以及对“导师是否转身”的悬念。这样的环节设置,筛除了戏剧性不强的部分,将选手、导师二者间的矛盾冲突进行了集中展示。当故事性成为纪录片,新闻在进行文本叙事时必须考量的标准,电视节目也需要重视它的作用。而矛盾冲突的表现,戏剧性的达成正是故事性有赖实现的基础。导师和选手的二元对立角色安排,促成了戏剧性的增强。
  三、重视精英阶层观众
  不可否认,电视是当今大众文化最为广泛的展示平台,符合大众审美趣味的叙事文本能够在这里获得认可与支持,而精英阶层在这一重要展示舞台却少有发声。电视节目“大众狂欢”式的草根意味显得与精英层格格不入,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式也似乎对这一部分潜在的观众群体视而不见。将选秀选手的决定权交给观众,或者是大众评委,就很明显的表明电视制作方仅把重视给予普通的收视大众。而
  《中国好声音》的评选方式改变了这一状况,评定权交给了评委,实际上就意味着精英层回归电视和大众审美趣味在电视中得到真正的尊重。四位在音乐领域颇有建树的导师,象征着精英层的介入以及品质的保证,于是对于“民星”或“明星”的极端追捧,以及艺术作品以外无休止的喧哗在这里消失殆尽,更多的是回归到了对“好声音”的本身讨论。这无疑吸引了更多精英阶层的观众对节目的重视。
  四、凸显“明星真人秀”
  说平民选秀的时代已经过去似乎为时尚早,但若说明星真人秀是当下电视节目的主流大致不会有错。了解光环下的明星,窥视明星的心底活动,看明星面对突发状况是如何处理的。这成为如今广大电视观众的审美趣味点所在。有网友总结《中国好声音》的导师各司其职,各有分工。个性鲜明的导师已经成为舞台助推剂,能够看到大牌明星在舞台上为了争夺选手而相互”唇枪舌剑“,无疑增加了节目的可看性。因而,将评定权交给评委,实质上是将决定选手晋级或淘汰这一节目中最具矛盾冲突的环节,以“明星真人秀”的方式呈现,既活跃了现场氛围,也吸引了观众。可以预见,设置个性不同的明星评委是未来电视综艺节目在角色设置上的制作趋势。
  五、总结
  总而言之,《中国好声音》在赛制、导师、学员等方面均有不同以往的创新点,这也就无怪乎在过去几年这档节目火遍中国。电视,作为大众媒介的引导者,对于整个社会乃至人类精神、审美情趣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味的迎合、模仿和照搬,并不是电视选休息节目的出路所在,当然,尊重受众、了解大众使我们每个媒介传播者所需要思考的,但是在充分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之上,找出受众易接受的表现方式,正确引导、提升受众的审美品位,才是电视娱乐节目真正的娱乐精神所在。
  参考文献:
  [1]杨翌珺.草根文化与电视节目传播[J].艺海,2012(04):59-61.
  [2]李和平.草根文化对电视节目传播的影响[J].新闻界,2009(04):156-157+88.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中国染织纹样发展史中,唐代染织纹样是最为宝贵的一笔财富。本文对唐代染织纹样的造型特点进行了介绍,阐述了唐代染织纹样的装饰规律,最后围绕唐代染织纹样进行研究,对时代与纹样的融合进行了探讨,对唐代染织纹样的审美特征进行深入思考,希望能够从中汲取经验,为适应中国特点的染织纹样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提供一点理论支持。  关键词:唐代;染织纹样;审美特征  在唐代,染织纹样以动植物写真为主流,不难看出
期刊
摘 要:在地质科研的工作过程中,地质档案资料的管理和信息化服务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其对地质区的勘查等相关活动产生的信息数据都进行了记录。本文对地质档案资料管理的相关方面进行了分析,对如何提高地质档案资料的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服务的质量进行了相关讨论,以便在今后的地质档案资料的实际应用中能够充分发挥其价值和作用,为地质科研等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支持。  关键词:地质档案资料;管理;信息化服务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高速公路隧道行车速度、车流密度逐渐提升,也使得隧道安全性问题逐渐得到重视,对高速公路的隧道安全进行评价,及安全问题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已成为当前国家要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高速公路;隧道;安全评价  我国每年死于工程施工的人数仅次于交通、煤矿等行业,而其中因管理松懈、违章作业引发的伤亡事故超过60%,而这些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是无法估量的,因此,生产必须安全。为
期刊
摘 要:作为社会应用型人才输送基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每年都会为社会培养大量数控专业的应用型人才,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但是,在社会实践中,中职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比较欠缺。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在中职数控教学中,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仅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学校;数控教学;实践能力  随着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制造行业在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对数控专业人才的需求
期刊
摘 要:奶牛乳房炎由机械性刺激、病原微生物浸入及化学物理性损伤所致。据报道,奶牛乳房炎在生产中发病率可高达78%以上,被列为奶牛的四大疾病之一。此病不仅给养殖业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而且给人类的健康也带来不小的危害。因此,攻克本病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奶牛;乳房炎;诊断;治疗  一、发病原因  1、外力机械的原因:如不正确的挤奶方法,机械挤奶不按操作规程,挤奶时间过长或空吸,频率不稳定,电压不稳
期刊
摘 要:俗话说:“教学是一个良心活”,这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师德的重要性。师德高尚的教师会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师德高尚的教师,会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会时时处处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像蜡烛一样,无怨无悔。  关键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强化师德教育。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人的艰巨繁重的任务,教师用知识的
期刊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渗透,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已经离不开计算机,在中职学校的课程安排当中,计算机基础课程也逐渐成为一门基础课程。因此,本文针对当前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希望为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水平提供帮助。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问题;措施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基本的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中职学生立足于工作岗位的最基本技能,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个高校都在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希望获得更多的生源,所以,学生更容易进入大学学习,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这直接引发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因此,加强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日趋扩大,高校大学生就业制度早
期刊
摘 要:牛瘤胃酸中毒,又称乳酸酸中毒。是因采食了过多的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谷物饲料,而引起以瘤胃内容物异常发酵,产生大量乳酸,使瘤胃内正常微生物区系平衡受到破坏,导致瘤胃生物学消化功能降低的一种消化不良性疾病。临床特征为精神兴奋或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反刍减少或停止,瘤胃膨胀并积滞较多酸臭稀软内容物,触诊瘤胃有击水音,瘤胃蠕动减弱或停止以及脱水。  关键词:牛瘤胃酸中毒;发生;治疗  一、病原病因  
期刊
摘 要:张慧云作为80年代梅花奖获得者,作为从艺几十年的老艺术家,对河北梆子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形成了自己的表演艺术风格,在河北梆子艺术界及各界戏迷心目中已经成为独具特色的流派代表人物,被广大戏迷称为河北梆子青衣泰斗。她是河北梆子界难得的旦角演员,正工青衣,扮相俊美,表演大方,嗓音甜润,尤其是她的唱腔,咬字清楚,韵味纯正,听起来非常清新悦耳,人赞“大珠小珠落玉盘”而享誉燕赵大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