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gt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复习导入,激发情感
  
  1.谈话。
  俗话说得好,天有不测风云,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旅途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然而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我们就一定不会被命运之神扼住咽喉。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近史学家谈迁看看他是怎样战胜厄运的,又是怎样在逆境中站起来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生响亮地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谈迁编写《国榷》)
  3.引导:如果用“谈迁编写国榷”作题目与教材中的课题比哪个更好?(生讨论汇报)
  4.对,教材中的题目好就好在吸引人,尤其是能抓住读者的心。现在我们看课题,课题中哪个词语让我们的心为之一沉?(厄运)“厄运”在词典中的意思是不幸的遭遇,在文中是指什么事?(板书:书稿被偷)
  5.预设学习:书稿被偷为什么就是厄运?在厄运面前谈迁的信念是什么?这个信念又是怎么实现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课文。
  
  二、潜心会文,领悟情感
  
  (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l.自由读文,边读边圈画出关键的词句,并在旁边做批注。
  2.汇报交流。
  出示: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1)同学们发现没有:这句话中有一个独特的语言现象——就是用了一组数据,你用心读一读,看看从这组数据中你读懂了什么?
  A.20多年的奋斗——就是近万个日日夜夜的不懈努力,说明谈迁刻苦好学、信念坚定。
  B.6次修改——说明谈迁态度认真,治学严谨。
  C.500多万字——说明《国榷》是鸿篇巨著,是谈迁毕生的心血啊!
  (2)小结:就是因为这一组数字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谈迁信念的坚定,撰写的艰辛,治学的严谨,作品的宏大。
  读书应该读出深度,读出自己的理解。请带着自己的理解来读一读这段话。
  (3)过渡:可是,就在书稿即将付印前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书稿被偷了。面对这样的厄运,他表现如何?
  3.读书、交流出示:
  “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地流淌。”
  (1)谁能用你的朗读把谈迁的表现表达出来?(生读)
  (2)谈迁是什么人?是一个饱读诗书、性格内向的文人,是一个有着坚强意志、性格刚强的人,是一个饱经风霜、尝遍人间疾苦的老人,一生中谈迁只流过这一次泪。是啊!此时的谈迁已经是54岁的老人,他千辛万苦,省吃俭用直熬到两鬓染霜,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吗?如今书稿被盗,26年的心血化为乌有,他怎能不伤心,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吧。(指导朗读)
  (3)这里虽然没有谈迁的一言半语,但他心里肯定有话要说,如果你此时就是谈迁,你会说些什么?
  (4)出示课前搜集的资料:
  “只要我的手还在,就不能不写啊!只要我的生命还在,就可以从头再写。”(齐读)
  (5)那么站起来的谈迁又是怎么做的?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l.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词句。
  2.交流并相机出示: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1)自由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2)同桌交流。
  (3)指名读。说一说你头脑中跳出的最感人的画面是什么?
  (4)刚才,同学们的想象非常丰富。边读边想象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它会让你很快地进入文章描写的情境中去。请大家沉下心来再读读这句话,想想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边读边体会)
  (5)学生汇报交流。
  生:“四处寻访”“广泛搜集”说明谈迁走了许多地方,吃尽了苦头。
  生:“一袭长衫”看出谈迁不在乎自己贫苦的生活。
  生:“终日奔波”说明谈迁不怕劳累,他在和自己的生命抢时间。
  生:“面对孤灯”说明谈迁一定为了编写《国榷》而坚定信念,不怕孤独。
  3.引读。
  为了《国榷》,谈迁背井离乡,他__________。(生接读)为了《国榷》,谈迁离妻别子,他__________。(生接读)为了《国榷》,谈迁从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变成了白发苍苍、疾病缠身的老人,他_________。(生接读)
  4.质疑:谈迁毕竟是谈迁。在许多人认为他再也站不起来时,他又重新坐在书桌旁,开始了新一轮的撰写。学到这儿,老师不禁想问一问,支撑着谈迁这样做的动力是什么?请快速浏览,锁定目标,看看是文中哪句话?(板书:立志编写)
  5.是啊,是信念!幼年时立下的信念“立志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就像种子一样在谈迁的心中已经深深扎下了根,无论怎样的厄运都不会打垮他的信念。四年撰写,三年完善,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谈迁终于在花甲之年后又编写了一部新的《国榷》。
  6.随机出示:
  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1)指名读。
  (2)现在对“翔实、精彩”有什么新的感悟?(翔实、精彩背后是辛劳、委屈、执着、坚定。)
  
  三、真诚对话,升华情感
  
  l.读完这个故事,你想对谈迁说些什么?
  2.小结。
  谈迁的成功是因为有着坚定的信念。20多年的不懈努力,完成初稿靠的是信念;遇到厄运打击重新站起来靠的也是信念;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完成新的《国榷》靠的还是信念。
  3.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感情朗读。
其他文献
尽管小学阶段大多数学生能听能说普通话,但是依然带有浓重的方言腔调。为了普及和发展民族母语。每年9月份的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很多学校以推普工作为契机。开展
英语歌曲可以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巩固扩大其词汇和语法知识,增强其英语节奏感和语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们应该充分认识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歌曲的独特形式,以歌促学,寓教于乐。    一、调节情绪,营造氛围    1.课前唱歌曲师生互相问候  课前师生互相问候也可以采用歌曲的形式。比如早上我们师生相互问候Good morning,teacher. Good morning,chil
刘健,小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扬州市中青年教学骨干,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校长助理。先后在《小学教学研究》《教学与管理》《小学教学参考》《当代教育论坛》《现代教育科学》等刊物发表文章20篇,在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六年级数学阶梯训练》《六年级数学奥赛起跑线》两部书中担任编委。主持、参与省市级课题并结题5个。  教学感言: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数学好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数学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美
近年来,我们借鉴语文学科中阅读理解题的形式,展开了具有数学学科特点的“阅读理解题”的评价探索。“阅读理解题”就是给出一段阅读文字材料或图表描述,让学生在阅读理解中探索、发现、运用数学规律或数学思想方法,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本文就如何依托“阅读理解题”,加强数学能力培养,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设计“阅读理解题”,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通过阅读理解,充分展现数学规律形成与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