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末次间冰期环境演变:来自粒度、光释光(OSL)及14C测年的证据

来源 :干旱区地理 |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sdng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丹吉林沙漠是中国第三大沙漠,分布着数百个大大小小的湖泊。为了探明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的古气候环境变迁,选取代表性的巴润宝日陶勒盖沉积露头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现代湖泊岩芯,采用C-M图、粒度频率曲线、粒度频率累计曲线、粒度参数和粒度组成等粒度特征分析方法,并结合光释光和14C年代数据,对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的巴润宝日陶勒盖剖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粒度特征能够很好的反映研究区古环境的变化。分析表明,巴润宝日陶勒盖剖面为湖泊沉积物,其露头可能是巴润宝日陶勒盖湖泊连续发育的大湖泊的一个滨湖高地或者湖心岛;末次
其他文献
详细介绍了一种非特定人的数码语音识别算法:连续距离密度分段概率模型(CDD-SPM),同时给出了基于ADSP2181 DSP芯片的语音识别模块的实现方案。
MIC2183是MICREL公司生产的高频PWM同步跳跃式控制集成电路。它的输入电压范围宽达2.9-14V,并具有振荡器输出功能。其PWM控制方案可以在很宽的负载范围内达到90%以上的效率,可广泛
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这句古诗来描述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相信并不为过。从2000年教育部主持召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以来,9年时间里,在教育教学、学校管理诸方面,各种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方式层出不穷。无论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是教育信息化,最终的落脚点都在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提高教育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当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