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man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地方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性着手,提出了目前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以湖南科技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为例,深入探讨了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对策。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一、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由此可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事关国家、民族和学校发展的前途与命运,事关广大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一项基础工程、民心工程、希望工程和社会工程,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地方高校日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大任务。地方高校由于一般建在地级市,办学规模不高,师资和资金匮乏,这极大地制约着地方高校的发展,使其在高等教育竞争中出于弱势地位,由此也导致地方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面临诸多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大学生个体意识不断强化,价值取向功利化,道德观念弱化;二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根深蒂固,缺乏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意识;三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够稳定,整体素质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地方高校的健康、和谐、快速发展,因此,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迫在眉睫,刻不容
  缓。
  
  二、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很多地方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实践探索,已经有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就湖南科技学院而言,它位于湖南省南部的永州市,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信息闭塞。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化劣势为优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把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党领导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作用放在首位,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对大学生深入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引领青年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创地方高校别具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中进行有益探索和实践。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形成党政工团学齐抓共管的合力。
  学校建立和完善了党委统一领导的、党政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成立了党委书记和院长任正、副组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领导小组,明确了党委书记和院长是全校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责任人,系总支书记、系主任、系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是系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人。学校党委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这项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抓紧、抓好,积极引导全校师生正确分析学校当前面临的新形势,坚持将跨越发展与科学发展统一起来,把做好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学校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经常深入到教师和学生中去,通过座谈、讨论、谈心、走访家庭等方式,倾听师生的呼声,了解师生的思想动态,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发挥表率作用,在全校营造、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学校还充分发挥各机关处室、共青团、学生会、关工委等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协调各方的关系,形成合力。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新的教育理念。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一切为了师生,为了一切师生,为了师生一切”作为出发点,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为标准,进一步强化了服务意识,强调了为广大师生做好事、做实事,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主要做法是:
  1.学校坚持管理服务育人,始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认同学生的主体地位,倾听学生的利益诉求, 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管理服务之中。学校认真落实国家有关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困难问题的相关政策,认真落实助学贷款各项措施,加大财政对贫困家庭大学生的资助、支持力度,并采取设立勤工助学岗位、提倡社会捐助等多种措施,拓展资助渠道,不让一个大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学校还从关心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从大学生反映的一个个具体问题抓起,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宿舍、食堂、澡堂和活动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后勤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文体活动等方面的合理要求。
  2.学校突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教育理念。在经济全球化、社会生活日益复杂的环境下,关怀师生的精神生活和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学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进一步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理念,重视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了“以心理普查为依据,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咨询辅导为渠道”的工作局面。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包括心理咨询中心工作职责、咨询员的职业道德、心理咨询保密和心理咨询效果评估等心理健康教育规章制度。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拓展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1.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全面加强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队伍建设。长期以来,学校积极探索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为指导的培养大学生的机制、途径和方法,逐步规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完善了“整体讲解、多门配合、广泛渗透”的课程体系,从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师资梯队等角度加强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养。广大教师围绕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积极推动课程改革,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各门政治理论课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并且引入课堂讨论、参观考察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极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在实现三个转变:由单纯理论教学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转变;由讲求形式向形式、内容、实效相统一转变;由教学、践行脱节向知行合一转变。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此外,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另一个有效途径和闪光点。学校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每年都举办数十场讲座、论坛、沙龙、演讲、辩论等活动,形势与政策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卓有成效,形成了学校特色的品牌,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书记院长带头讲、知名学者联合讲、“两课”教师集中讲、业务教师渗透讲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格局。
  2.坚持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渠道。学校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体察民情、增长才干,积极探索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不断深化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教育科技文化法律服务“四进社区”、大型活动志愿服务、大学生支教团等领域的社会实践活动。各教学系部主动与社会联系、与基层联系,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建立了形式多样、有专业特色、稳固的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坚持文化育人,着力建立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以校报、广播电台、校园新闻网等新闻媒体和宣传橱窗、黑板报为阵地,充分发挥它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贴近师生员工,做好热点引导,强化宣传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以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道德和素质为着眼点,吸引师生广泛参与建设文明校园活动,重点抓好文明寝室、文明班集体创建活动、校园绿化美化净化活动;坚持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办好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科技创新节和两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同时支持各系围绕专业学习开展小型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结合传统节庆日、重大事件、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
  3.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运用网络信息化手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网络是当前信息传播最快、信息量最大的媒介,已成为师生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学习交友的重要途径。学校党委要求宣传部设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网站,各系部的网页也要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断增强网络教育宣传的思想性、人文性和渗透力。采取疏堵结合、以疏导为主的方式,运用技术、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校园网络管理,严防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教育和引导师生遵守网络文明公约,做到文明上网。各系部成立了大学生网上教育工作領导小组,建立网上评论员队伍,认真回答并解决本单位师生在网上提出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各系主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负责人、班主任、辅导员都特别重视并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工作。
  4.以社会、家庭为桥梁,拓展新途径,开辟新阵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创新性。一方面,通过“走出去”,即通过广泛的社会联系,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到目前为止,学校建立了永州市博物馆、陶铸纪念馆等数十家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大批师生深入基地参观考察,充分发挥了基地的示范与辐射作用,通过这些人文素质教育基地的参观学习,有效地调动了社会力量,使广大学子在领略祖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坚定了信念,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了民族精神,提高了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引进来”,充分发挥学生家庭的协同教育功能。学校通过给家长写信、开展新生家长见面会等活动,定期与家长进行交流,通报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挥家庭对学生的教育、指导、监督作用;同时,在实践中进一步落实学生家长提出的“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让德育教育贯穿始终”;倡导“培育学生爱党、爱社会、爱劳动、爱学习等各方面的品质,注重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现民族精神”等建议,汲取家长中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管理思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代性,形成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其他文献
23个女人一台戏。绫罗粉黛、轻摇团扇的是多情歌伎,风流倜傥的是失业飞行员,丰乳肥臀的是包租婆,还有卖水的、要饭的、织布的,以及下到凡间寻觅好人的神仙。时间是上世纪20年代,地点在江南,烟雨朦胧间,痴情女子负心汉的爱情背后,叩问的是古今中外莫衷一是的精神困局:如何做好人,为什么好人难做?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这出《江南好人》脱胎于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的戏剧《四川好人》。该剧首演于1943年,讲的是3位
传统作文教学模式让学生写作水平难以提高,让教师“吃力不讨好”,在这样的现状下,努力探求一条新的作文教学之路,这便是“‘悟、练、评、改’四段作文模式”的建立,它不但有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一举多得。以期通过此模式的建立,让学生在写作中培养写作之外的综合素质。  “四段作文模式”的建立  高考作文占语文科全部分数的40%,并且还大有提高的趋势,可谓重中之重,自然
摘要:当前,在大力推进中小学美术学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实施新课标,怎样挖掘学生的潜能与个性差异,是我们美术教师面临的新课题。作为一个美术教育者,时代呼唤着我们,呼唤着每一个有责任、有良心、有人格力量的教育工作者及家长们,用自己平凡的言行去净化艺术教育的环境,去抛弃一切以牺牲孩子长远发展利益为代价的教学行为。让我们从关爱孩子的生命出发,以人为本,以自然为师。  关键词:评价 模仿 美育 儿童心理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事情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的成功与否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前提。在教授《新世纪高中英语》高一年级第一学期Unit 5的课文Man’s Four-legged Friend时,我尝试运用了合作阅读策略导入新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回顾这堂课的教学过程,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  这篇课文主要是介绍了不同种类狗对人类的作用以及狂犬病对人类的危害。教授之前,我先板书了课题“Man’
摘要: 阅读教学与审美教育具有一致性。形象性、情感性与愉悦性是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三大特点。美读、寻线、入境与悟文是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四大法宝。  关键词: 阅读教学审美教育特点方法    一、阅读教学与审美教育的一致性    1.《中学语文大纲》中明确地将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作为教学目的之一。自然世界美不胜收,人类社会美不尽言,宇宙是美的空间,生活是美的世界。对美的揭示、领悟、创造,离
我参加了《雕塑》杂志社举办的第四届雕塑抽象班,不是作为学员,而是作为比利老师的翻译参与的。我认识比利已有3年,算是朋友,我欣赏他这个人,也喜欢他的作品,因此欣然接受了这份工作。  学员来自全国各地,有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师,也有小有名气的各地艺术家。他们希望通过这次培训能在创作上有所提高,并对抽象艺术有进一步深入的了解。  课程共6周,围绕着学生的需求分为两个部分:理论课和实践课,在前两周高强度的理论
本届作品年展的主题是“活力亚洲”——展示亚洲雕塑活跃的创作现状。“亚雕展”邀请及参展的艺术家范围不局限于雕塑界,涵括了设计界、自由艺术家和其他领域的艺术家,以融汇多领域文化、实现多视角的艺术观照为主旨,并藉此平台,让亚洲参展各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们彼此交流学艺,互进技术;同时也促进了各参展国家和地区增进了解,增强了友谊。  此外,本次展览参展作品延续过往21届的评审标准,强调雕塑作品的现代艺术探索意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常会犯一些低级错误,这些错误往往是受定势思维的影响,或是缺乏数学的严谨性和周密性,或是考虑问题不全面而导致的。下面略举数例,供学生以此为鉴。
摘要: 托马斯·哈代的文学创作生涯是以诗歌创作为开端,又是以诗歌创作为终止的,诗歌被他看得比小说更重要。哈代的抒情诗中闪耀着炽烈的光和热——隽情于爱的温暖和希望的火花。  关键词: 哈代抒情诗隽情于爱    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英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座丰碑。虽然提到他,人们更多地想到的是《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卡斯特桥市长》和《还乡》等一部部可谓传世之作的小说,但在其整个文
[摘要]留守妇女是伴随外出务工人员增多而留守家中的妇女,她们留守家中照顾老小、照看农田,肩负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任。通过对陕西东沟村和石门村的110位留守妇女的调查,从农业生产、家庭关系、权力支配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当地留守妇女农业生产负担沉重,没有实权,对子女教育也力不能及。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经济水平低、妇女自身素质不够、传统文化影响偏重等,并分别从国家、社区、个人等角度提出改善她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