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阿拉伯人”后的采访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gb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主持“讲述阿拉伯人”这一组话题时(见本刊今年第16期),我就很想知道阿拉伯人对我们讨论的焦点问题的看法。前不久,在阿拉伯联盟驻华代表处,我采访了萨基特大使。
  
  如果你的家有强盗闯入
  
  半个世纪以来,阿以爆发五次中东战争,有人说,阿拉伯国家如果能团结一致,早已打败了以色列。那么,如何看待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团结?
  这个话题也许敏感,这个话题本身也许很复杂。大使沉思了许久。
  “我不同意用‘中东战争’这个词,应该说是以色列的侵略战争。众所周知,这块土地是巴勒斯坦的。以色列人占领这块土地,并将土地的主人——巴勒斯坦人赶走。没有以色列的侵略,中东不会有战争。没有战争,我们阿拉伯国家就可以将许多用于购买武器的资金用于我们的经济建设,繁荣我们美好的家园。直到现在,以色列仍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屠杀无辜的巴勒斯坦人民。巴勒斯坦人民的反抗是正义的反抗。设想一下,当你正享受美好生活时,突然有强盗闯入你家里,还把你轰出去,你会有什么感受。我想,你的任何反抗都是自然的,都是可以理解的。阿拉伯人热爱和平,但和平需要双方都付出诚意,付诸实际行动。
  “当今阿拉伯土地生活着血统不同、习俗不一的多个种群,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是整个阿拉伯世界占主导地位的两大文化现象。各阿拉伯国家都视自己为一个民族的成员。阿拉伯人的团结,是随着各国加入阿拉伯国家联盟而得到加强的。阿盟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域组织之一,在联合国正式成立之前,便于1945年3月22日成立。阿盟的基本目标,是通过组织、协调阿拉伯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行动,实现阿拉伯国家的完全融合。阿拉伯联盟自成立以来一直都在支持巴勒斯坦人的正义事业,一直在救助巴勒斯坦人,一直在向美国施压。但巴以问题极其复杂,美国的力量又很强大,我们深感阿拉伯国家的力量极其有限。所以我想呼吁全世界的人们都来支持巴勒斯坦人,使巴以问题能得到全面公正的解决。
  “阿拉伯人民和以色列之间的仇恨并非命中注定或是解不开的死结,而是仍有实现和平的积极因素。如果巴以间达成了公正的和平,如果以色列当权者放弃其野心,撤出1967年所占领的阿拉伯国家领土,巴勒斯坦在耶路撒冷建国,我们就可以憧憬这样的未来:以色列享有和平的形势,边境开放,与临国积极合作,实现广泛的安全。‘伊斯兰’本意为‘和平’,穆斯林兄弟见面时的祝词离不开‘和平’。穆圣在解释什么人才是好的穆斯林时说,是人们能从其言行中得到安宁的人。‘和平’是伊斯兰教基本宗旨和最高理想。”
  
  伊拉克问题与巴以问题相连
  
  谈到美国欲对伊拉克动武。大使先生对事态的发展表示担忧。
  “我们不希望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因为一旦发动战争,不仅对中东,对全世界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一旦发生战争,将在国际关系史上开创一个非常危险的先例——一个大国攻打一个弱国。将会使在世界具有重要地位的热点地区陷于瘫痪,因为这个地区无论在地理位置上,还是能源方面都具有重要地位。”
  大使又补充道,“美国军事打击伊拉克,与以色列有直接关系。因为削弱阿拉伯国家的力量是美国连同以色列的战略目标,同时也可转移全世界的目光,使以色列趁人们都在关注伊拉克局势时,更加肆无忌弹地欺压巴勒斯坦人。可以说,伊拉克问题与巴以问题是分不开的,美国军事打击伊拉克是和以色列的阴谋相关连的。”
  
  包容西方文明很难
  
  最近几年,文明冲突成了热门话题。那么,阿拉伯文明和西方文明有没有共同的东西?如何理解文明?
  “文明包括占主导地位的各种信仰、历史记忆、人类的相互交往,同时还包括各有特色的文化、人类发明相互作用的方式。正如没有一种文明能独自承担起全人类复兴的重任一样,也没有一种文明能在如今这错综复杂的世界上敢说它有绝对的职责,提供人们生活与行为的方式。文明的进步需要文明间相互交融。实际上,西方文明历史承袭了许多阿拉伯文明的东西。遗憾的是西方国家对文明只理解为冲突,认为西方文明与阿拉伯文明以及和东方文明一定会发生冲突”。
  阿拉伯民族曾经有过辉煌的文明,因为它当时包容了许多亚洲文明的精华,也从欧洲古典文明中吸取了大量养分。那么,现今阿拉伯社会还能包容西方文明吗?
  “西方文明有些是难被包容的”。对此问题,大使很悲观。“因为西方文明崇尚的是暴力、征服、战争。不是吗,西方人发明原子弹,发明各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便用武力和军事实力去垄断世界。东方文明中的伊斯兰文明的传播,依靠的是信仰的力量。武力进攻有来有往,但信仰是永存的。东方文明体现的是宽容、平和、相互融合。几千年前一些阿拉伯人来到中国,在中国落地生根。中国人也有在阿拉伯国家扎根的。阿拉伯人和中国人能融合是因为他们的文明能融合,阿拉伯国家与中国关系友好,也是因为它们的文明能融合,它们同属东方文明。西方霸权国家总是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让我们如何去融合、去包容!”▲
  
其他文献
亲爱的编辑同志:  我是贵刊的一个老读者,今年83岁(1919年8月生),系退休教师,退休前是辽宁大学历史系教授。1934年10月的一天,当时我正在上海吴家巷江苏省立上海中学读初中三年级,我走进校门口的一家书店,门口排着一本《世界知识》创刊号。我买来阅读,立刻就被杂志中的文章所吸引,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阅读有关国际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的文章,大开我眼界,并且影响到我的一生。当时我每期必买,阅后还把我学
期刊
李光耀带领新加坡人安全走过了冷战时代,并塑造了新加坡精神,吴作栋则把新加坡人带到了后冷战时代和全球化时代的交界处,李显龙能带领新加坡人在21世纪的全球化时代闯出一个新天地吗?  但凡对新加坡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其1965年建国的第一任领导人是李光耀,一直到1990年底,此后他把接力棒传给了新人吴作栋;而现任总理吴作栋的接班人又非李显龙莫属,他们构成新加坡的三代领导核心。但很少有人知道,当前辈把权杖
期刊
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经济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它不仅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象征,也是体现和制约国家战略实现的重要因素。经济外交不是经济,而是外交,但这种外交的个性特点在于它的经济性。  平时关注国际局势,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消息:  9.11事件后不久,美国即向巴基斯坦提供5000万美元的资金援助,以争取巴基斯坦对打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和基地组织的支持。  中东局势长期动荡不定,对国际石油市场
期刊
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在今年8月8日发表的国庆献词中,提出了重新打造新加坡的四项目标。即每年4%~6%的经济增长,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新加坡人收入和确保生活费用的稳定。  新加坡不是一个没有缺点的国家,但人们津津乐道的却是推动它成功的新加坡精神。什么是新加坡精神?人们见仁见智。笔者将其简单地理解为“在危机中求生存、发展、创造”。本文将讲述三则发生在今年新加坡国庆前后的故事,将此精神再做一最新阐释。因为
期刊
这条消息还称,“尼亚佐夫总统的执政期已经开始倒计时”。那么,究竟因为什么尼亚佐夫总统如此令美国人容他不下?又是因为什么促使美国人对这个相距万里的中亚小国的内政下如此一番功夫?我们若能对9.11后大国势力在中亚地区的整合稍作回顾和梳理,其中的原委就一目了然了。    为善看眼色的“土库曼巴什”    土库曼斯坦位于中亚地区的西南部,1991年苏联解体后成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担任共和国总统的尼亚佐夫
期刊
土耳其是伊斯兰国家,国旗由具有浓郁伊斯兰色彩的白色新月和五角星图案组成。传说,早在马其顿帝国时代,马其顿人屡次包围拜占庭,久攻不下。马其顿人集中兵力,准备趁黑夜偷袭得手,但天空中突然出现一弯新月,明亮的月光使马其顿部队的部署暴露无遗。拜占庭人因而击退敌人,保卫了城堡。从此拜占庭人就把新月作为城徽。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攻陷这座城市。当夜,他梦见一轮新月从东到西横贯苍穹,预示伟大帝国即将出现,于是
期刊
几年前,有关“亚太世纪”的议论甚盛,但东亚金融危机的发生,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使得这种议论几乎销声匿迹了。然而,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经济的得势,有关21世纪是“亚太世纪”的议论又起,亚太又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  亚太,即亚洲太平洋地区,通常是指环太平洋地区的国家,广义范围的包括太平洋的北美、南美、东亚、南亚以及大洋洲各国。这个地区的一大特点是国家多,差别大。既有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也有最大的发展
期刊
尽管新加坡国土面积小如辰星,仅仅是一个海岛型城市之邦,但却为贯通亚洲、欧洲和澳洲的交通要塞,也是世界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新加坡奉行积极、灵活和务实的外交政策,弹丸之国同样在地区乃至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世界对新加坡的关注决不因其国土面积小而被削弱。  新加坡对外政策主要有四大基本方针:其一,以东盟为立足点,将维护东盟团结和合作、推动东盟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放在其外交工作重要地位;其二
期刊
“恐怖主义改变了美国的战略处境”    ■您好,奈教授,谢谢您能接受我的采访。您是美国战略和安全研究方面的著名学者,9.11恐怖袭击后,美国所面临的战略安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您对美国新的战略思想有什么看法?  □针对这一问题,在美国政府和国会分成了两派,一派强调单边主义,主要代表是国防部官员和副总统,也就是“保守共和党人”;另一派就是“传统共和党人”,他们更强调与欧盟和国际组织合作,两派的分歧
期刊
新事 新言     “他是我喜欢的人,他很棒。我一听到萨哈夫在举行新闻发布会时,我就会从会议中脱身出来或是转过身去看电视。”   ——布什总统毫不隐讳自己对伊拉克前新闻部长萨哈夫的欣赏。难怪有人说,布什用武力打败了萨达姆,而萨哈夫却用他的口才征服了布什。     “伊拉克军队就是俄罗斯军队的翻版,而它的迅速崩溃是我们的将军们所没有预料到的。美国人给我们上了一课。”   ——俄前国防部长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