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亚佐夫惹了谁?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1986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条消息还称,“尼亚佐夫总统的执政期已经开始倒计时”。那么,究竟因为什么尼亚佐夫总统如此令美国人容他不下?又是因为什么促使美国人对这个相距万里的中亚小国的内政下如此一番功夫?我们若能对9.11后大国势力在中亚地区的整合稍作回顾和梳理,其中的原委就一目了然了。
  
  为善看眼色的“土库曼巴什”
  
  土库曼斯坦位于中亚地区的西南部,1991年苏联解体后成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担任共和国总统的尼亚佐夫没有像中亚其他国家那样盲目追随俄罗斯推行政治上的“民主化”和经济上的“休克疗法”,而是依然实行一党制领导。同时,尼亚佐夫总统又根据土库曼斯坦地处中亚与南亚、西亚连接地带的地缘政治特点,考虑到周边地区国际因素对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制定了中立的外交政策。土库曼斯坦濒临里海,拥有天然气22.8万亿立方米和石油120亿吨的丰富能源储量。为了摆脱苏联国民经济体系崩溃带来的灾难性打击,开辟本国经济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尼亚佐夫总统制定了优先发展天然气和石油工业的“能源富国战略”。十年来,土库曼斯坦的经济连续保持17%~20%的年增长率。尼亚佐夫的一系列政策,在这个年轻国家诞生后的草创时期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尤其是卓有成效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在这个人口不多的国度里更显得格外突出。2001年土库曼斯坦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20多美元,在中亚五国中仅次于哈萨克斯坦而居第二位。在国家的福利政策下,土库曼斯坦公民免费使用水、电、天然气和食盐,面包和奶制品也非常便宜,公共交通也得到政府大笔补贴,尤其是石油产品,1美元可以买到40公升汽油,价格甚至低于罐装饮用水。
  与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各国经济的普遍低迷状态相比,土库曼斯坦国民确有他们自豪的本钱。然而土库曼民族历史上积淀的深厚游牧社会传统,却使土库曼斯坦人习惯性地将整个国家和全体人民同困难作斗争的功绩偶像化到尼亚佐夫总统一人的身上。在当今土库曼斯坦社会的政治和文化生活中出现了一个使用率最频繁的词汇——“土库曼巴什”,意为“土库曼之父”;在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和全国各地的所有大型建筑上,到处都醒目地悬挂着尼亚佐夫总统的画像;土库曼斯坦国家报《中立的土库曼斯坦》等主要报刊每日第一版上,必须载有尼亚佐夫总统的一段语录,并且还有一幅他的近日活动照片。这一切对于曾经有过类似经历的中国人来说,不过似曾相识而已。但是对于把自己的社会价值观看成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美国人来说,就成了不能容忍的“对人类进步的挑战行为”了。
  
  不知不觉得罪了“山姆大叔”
  
  如果只是因为个人崇拜、一党执政和终身总统,还不至于让美国政府的决策者们如此耿耿于怀。尼亚佐夫总统恰恰是在美国上层最看重的几个问题上,不知不觉地得罪了美国人。
  首先,伊朗是美国政府认定的“流氓国家”之一。今年年初,布什政府将伊朗与伊拉克、朝鲜一并列为“邪恶轴心”。而土库曼斯坦在独立后却一直是中亚五国中与伊朗关系最密切的国家。两国间有着历史文化关系。在16世纪希瓦汗国统治土库曼斯坦大部分地区时,就有相当部分受到伊朗沙赫的管辖。至今,在国外的土库曼人也属伊朗最多。土库曼斯坦是个内陆国家,独立后发展石油经济的最大困难就是运输通道。为此,土库曼斯坦与伊朗达成了“换油出口”的协议。由于伊朗的产油区集中在波斯湾沿岸,而北部油源稀少。于是,土伊双方商定,由土库曼斯坦南部将原油运往伊朗北部,满足当地生产、生活之需,再由波斯湾出口同等数量的原油,油款在扣除一定的过境费用后支付给土库曼斯坦政府。这种合作当然解了土库曼斯坦的燃眉之急,可同时却得罪了美国人。
  其次,有的美国媒体指责土库曼斯坦过去曾与塔利班有过经济往来。不过实事求是地讲,在阿富汗内战时期,塔利班的军官的确曾是土库曼斯坦石油部的常客。塔利班那么多大小技术兵器能够开动起来,并且几乎攻占阿富汗全部领土,没有相当充分的燃料供应是不可能的。可话又说回来,北方联盟后勤人员也一直是土库曼斯坦石油外销部门的座上宾。作为急于用石油致富的国家,就近做几笔石油生意也无可非议,况且土库曼斯坦早已申明了自己的中立国策,无敌无友,你买我卖,并不是什么出格的事。可是9.11后的情形就大不一样了,与塔利班组织打交道成了土库曼斯坦摆脱不了的把柄。
  土库曼斯坦对美国借领土、领空配合反恐行动的不冷不热态度,也很让华盛顿恼火。2001年底,美国宣布将对阿富汗的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政权采取军事打击行动,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纷纷表示愿为美军提供领空、领土、机场和技术支援,美国及北约部队也以不同的规模分别进驻这些国家。尼亚佐夫总统这时也召见了美国驻土库曼斯坦大使,表示愿为国际反恐联盟提供方便。但鉴于土库曼斯坦的中立原则,只为人道主义援助打开大门。这一“不识时务”的态度,很让美国人觉得没有面子。此后,美国陆军中央司令部司令汤米·弗兰克斯和作为特使的美国高官威廉·泰勒又几次试图说服土库曼斯坦政府能与美国进一步加深合作。然而,尼亚佐夫总统仍然坚守中立的最后底线,更使美国人迁怒于这个“顽固的”中亚领导人。
  
  莫非也是文明冲突
  
  关于中亚地区在欧亚大陆乃至全球政治格局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早有许多东西方学者提出过到位的评价。中亚地区的重要性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在欧亚地缘政治版图上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中枢的突出地位;二是历史上形成的多元民族、宗教的地缘文化因素,形成了当今中亚各国社会的复杂结构。地缘政治上的特点,引起地区外各种政治势力的觊觎和介入;地缘文化上的特点,导致了中亚社会稳定的脆弱性。因此,不论是来自地区外部的势力,还是地区内原有的力量成分,只有积极地维护地区力量对比的基本平衡,保持中亚地区内部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才能达到一个对各方都最有利的多赢局面。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在9.11后积极迎合美国及西方军事力量的进入,一方面是依靠其来震慑地区内猖獗的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势力;另一方面也是凭借外力平衡冷战后一直居主导地位的俄罗斯传统势力的影响。从这个角度观察,如果以为中亚各国从此全盘接受了西方战略意图和社会模式就显然过于简单化了。细心的人们大概还记得,1999年底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走访中亚各国,一边与各国政府签署一项项高额合作协议,一边毫不客气地批评着各国社会缓慢的“民主化”进程,甚至将乌兹别克斯坦当局严厉打击宗教极端势力、哈萨克斯坦总统选举程序、吉尔吉斯斯坦逮捕反对派领袖等各国家门里的那点事全抖落出来作为把柄,令一向具有较强民族自尊心的中亚领导人很不受用。这是9.11前中亚各国与美国及西方矛盾关系发展的缩影。9.11后,美国为了取得中亚各国对反恐行动的配合,一改原先的旧面孔,开始承认哈萨克斯坦的市场经济地位、安排乌兹别克斯坦总统访美、解除对塔吉克斯坦的武器禁运。应该承认,既灵活又实用的策略变通为美国在中亚确立军事存在减少了许多麻烦。然而,当反恐的喧嚣过后,中亚各国与西方在国家模式和社会发展上的差异并没有因为9.11事件的发生而被抹平,美国致力
  于改造“后苏联空间”的长期战略也不会就此罢休。
  届时又会有哪位中亚领导人面临尼亚佐夫总统今天遇到的尴尬,恐怕将不是什么令人吃惊的事情。▲
  
其他文献
北京时间11月5日凌晨,以色列总理沙龙在极右翼小党的支持下,通过了由刚刚退出政府的工党及其左翼盟友向议会提出的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表决,从而暂时避免了政府倒台和提前举行大选的局面。然而,时隔仅仅10多个小时,沙龙又突然宣布辞去总理职务并将于90天内举行大选。根据有关规定,沙龙现政府将自动成为看守内阁直到明春大选后新政府成立为止。以色列政治局势可谓风云突变,扑朔迷离!    别有一番感受    以色列的
期刊
翟 昆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南亚、东南亚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东方晓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国际关系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秘书长  许 涛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欧亚研究室副研究员  王逸舟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东南亚:恐怖主义高危地带    9月11日那天,人们是在惴惴不安中度过的。10月7日(即美国发动对阿富汗军事打击一周年)那天,人们又
期刊
关岛是西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中面积最大、最南端的岛屿。东距夏威夷群岛的檀香山6160公里,西距菲律宾马尼拉2880公里,北距日本东京2430公里,南距澳大利亚凯恩斯约2000公里。  关岛地形狭长,中间较窄,呈东北——西南走向,地势南高北低,面积54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25.5公里,四周由珊瑚礁环抱。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6℃~27℃。人口约15万人,其中军人及家属约占25%。种种迹象表明
期刊
贵刊今年第19期上的《人民币何时国际化》一组文章,几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对当前人们议论的热点问题——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与其相关的一些问题作了很有深度的阐述,读后很受启发。我想对文中提到的货币实现“完全自由兑换”,谈点个人浅见,也算做个小小的补充吧。  一石激起千层浪。过去,朝鲜一直矢口否认自己正在研制核武器,而不久前(今年10月)美国总统特使、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詹姆斯·凯利访问平壤时,朝
期刊
爱尔兰:成全欧盟做“大”梦    10月19日,爱尔兰就有关欧盟扩大问题的《尼斯条约》举行第二次全民公决,结果显示62.89%的选民赞成爱尔兰批准《尼斯条约》,这一结果为欧盟扩大进程扫清了一道关键的障碍,使欧盟和亟待入盟的中东欧候选国都松了一口气。爱尔兰是欧盟成员国中最后一个批准该条约的国家。根据条约规定,如果此次公决中《尼斯条约》再遭否决,则该条约将自动失效,从而使欧盟其他诸国的努力付之东流,因
期刊
新书点击  “图书与期刊应当是一家,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图书与期刊是兄弟,很难分家”。在今年的读者调查活动中,相当数量的读者要求我们介绍世界知识出版社或其他出版社出版的国际知识类的图书。从本期起,我们从介绍本社新书开始,逐步满足读者的这个愿望。——编者    传统的看法    向往  历史上,韩国与中国进行了很多文化方面的交流。特别是,韩国从中国接受儒家思想之后,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将其升华为具
期刊
亲爱的编辑同志:  我是贵刊的一个老读者,今年83岁(1919年8月生),系退休教师,退休前是辽宁大学历史系教授。1934年10月的一天,当时我正在上海吴家巷江苏省立上海中学读初中三年级,我走进校门口的一家书店,门口排着一本《世界知识》创刊号。我买来阅读,立刻就被杂志中的文章所吸引,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阅读有关国际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的文章,大开我眼界,并且影响到我的一生。当时我每期必买,阅后还把我学
期刊
李光耀带领新加坡人安全走过了冷战时代,并塑造了新加坡精神,吴作栋则把新加坡人带到了后冷战时代和全球化时代的交界处,李显龙能带领新加坡人在21世纪的全球化时代闯出一个新天地吗?  但凡对新加坡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其1965年建国的第一任领导人是李光耀,一直到1990年底,此后他把接力棒传给了新人吴作栋;而现任总理吴作栋的接班人又非李显龙莫属,他们构成新加坡的三代领导核心。但很少有人知道,当前辈把权杖
期刊
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经济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它不仅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象征,也是体现和制约国家战略实现的重要因素。经济外交不是经济,而是外交,但这种外交的个性特点在于它的经济性。  平时关注国际局势,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消息:  9.11事件后不久,美国即向巴基斯坦提供5000万美元的资金援助,以争取巴基斯坦对打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和基地组织的支持。  中东局势长期动荡不定,对国际石油市场
期刊
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在今年8月8日发表的国庆献词中,提出了重新打造新加坡的四项目标。即每年4%~6%的经济增长,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新加坡人收入和确保生活费用的稳定。  新加坡不是一个没有缺点的国家,但人们津津乐道的却是推动它成功的新加坡精神。什么是新加坡精神?人们见仁见智。笔者将其简单地理解为“在危机中求生存、发展、创造”。本文将讲述三则发生在今年新加坡国庆前后的故事,将此精神再做一最新阐释。因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