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演说家》的节目中,鲁豫问张雪峰:“真的相信考研会改变一些人的人生吗?”他很坚定地说了三遍“我真的相信!”
他在节目中这样说:“如果你有兴趣,你在今年的九、十月去齐齐哈尔大学去看一看,什么样的企业在那里招聘;再到北京去看看,什么样的企业在北京科技大学招聘;再到清华北大的校园看看,招聘场上又是什么样的企业,他们给这个学生多少钱一个月的工资。在中国几乎所有的五百强企业甚至是世界上所有的五百强企业都会告诉你学历不重要,但是他们不会去齐齐哈尔大学招聘。”
这样简单的一段实话,字字都深入脑海,我太能理解这种感受了。我是2014年大专会计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学校为我们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招聘会,宣传手册上写着有将近两百家企业来招聘,会有数百个工作岗位供我们选择。我精心设计自己的求职简历,一遍遍地查看手册上的企业名单,里面我听过的企业名称寥寥无几。我向室友嘲笑自己孤陋寡闻,对社会上的企业一无所知。在挑选好几个较为中意的公司后,百度查询公司资料,大多数是新成立的小公司,甚至有些在网络上都无法查询到他们的公司信息。
招聘会上人山人海,我最中意的某事务所,层叠的简历堆积在他们的招聘工位桌上,旁边竖立着简单的海报,写着招聘10名实习会计,无薪资,每月补贴五百,实习期六个月。我走过每一家会计事务所,开出的区别待遇与之无差,甚至有些连补贴也没有。哪怕如此,依然很多人争先恐后地去争取这个机会。而老師告诉我们的是:“你们只是一名大专生,没有工作经验,也没有高学历,能给你实习机会就不错了,还想高薪?”
除了这种明码标价的招聘,还有一种是挂羊头卖狗肉式的招聘。我接到软件园一家茶叶公司的面试通知,面试岗位是会计员一名。去面试那天,有将近百来号人在等待。我们被安排进一间空荡的教室,先听完了两个小时他们的企业文化介绍后,才开始正式面试。八个人为一组,一起进入会议室,挨个自我介绍后,面试官再提问,全程大约十五分钟。最后的结果是告诉我们都不适合做会计,但是他们公司愿意提供电话销售岗位,待遇1500 抽成。听说最后没有人应聘上那个职位,都说百里挑一,他们却没在我们百来号人里挑上一位,倒是很多人在他们的劝解下留下来做了电销。
我放弃了其他企业的面试邀请,开始自投给厦门知名度较高的企业。我无视学历要求那一栏的信息厚着脸皮发送简历,对方也一样对我的简历视而不见,就像一粒沙扔进大海里听不到任何回音。
初中毕业那年你没考上最好的高中,有人告诉你只要会读书在哪都一样;高考失利的时候,有人告诉你学历不重要,出来都是打工的,薪资并无多大差别;你觉得英语又难又枯燥,有人告诉你以后又不跟外国人打交道学了也没多大用处。很少人告诉你,最好的高中有最好的师资力量和学习氛围追赶着你向前跑,他们没告诉你,学历就是钱,它能买到不同的票去往目的地。当你带着大专学历的火车票出发时,本科生已经乘上了高铁,而那些博士早已坐上飞机即将到达。等到工作你才会发现,原来好的工作都是有英语要求的。
工作两年后我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学历和英语不重要这句话是多大的谎言。学历很重要,英语很重要。那些说不重要的人,大部分都是没有学历和能力的。
我曾通过某家公司的应聘,在去上班办入职手续当天,老板出差回到公司。我进办公室报到,他抬头用一口流利的英语与我说话,我站在那不知所措地握着自己的衣角红着脸说:“我不会说英语。”我走出办公室不久,HR过来跟我解释说很抱歉老板觉得我专业性很好,只是我并不太适合公司的这份工作。强撑着微笑说没事,放下工作牌挥手说再见。转身就掉下眼泪,它就像是一块烧得通红的铁烙在心口留下一块伤疤。
2016年11月我参观了厦门大学的校园招聘会,里面有各大银行、证券公司、中建集团,以及那些耳熟能详的厦门百强企业在招聘。我现在领的薪水是那些企业对这些应届生开出的底薪。
这些企业从未出现在我们的校园招聘上,当年向他们投出的简历从未得到过回音。而此刻,他们却用“没有经验也没有关系,我们公司不在乎一个人的学历和工作经验”来吸引这些优质高材生。他们确实不在乎一个人的学历,也不在乎你会什么。可是他们却只会对厦门大学的毕业生说这句话,也只会来这里招聘。
朋友考上厦门华侨大学,如今也工作两年,在坐下闲聊时他会表示后悔自己在大学玩了四年,没有去考研究生,如今看着自己心怡的女生一边读研一边赚着比他还高的薪水时只能怯而止步,觉得自己配不上对方。学历很重要,高考也很重要,它直接提升了你的社交圈子和平台。在五百强企业的最底层做一名小职员也比在一家小公司做领班来得更有优势一些。
别再用我们的初中三年去盼望高中三年,用高中三年去憧憬大学四年,再用大学四年去怀念中学六年。在懊恼和悔恨中来回忆,最终用一生去祭奠我们的青春。
学历和英语很重要,愿你对此深信不疑,并为此付出所有的努力。
编辑/围子
他在节目中这样说:“如果你有兴趣,你在今年的九、十月去齐齐哈尔大学去看一看,什么样的企业在那里招聘;再到北京去看看,什么样的企业在北京科技大学招聘;再到清华北大的校园看看,招聘场上又是什么样的企业,他们给这个学生多少钱一个月的工资。在中国几乎所有的五百强企业甚至是世界上所有的五百强企业都会告诉你学历不重要,但是他们不会去齐齐哈尔大学招聘。”
这样简单的一段实话,字字都深入脑海,我太能理解这种感受了。我是2014年大专会计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学校为我们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招聘会,宣传手册上写着有将近两百家企业来招聘,会有数百个工作岗位供我们选择。我精心设计自己的求职简历,一遍遍地查看手册上的企业名单,里面我听过的企业名称寥寥无几。我向室友嘲笑自己孤陋寡闻,对社会上的企业一无所知。在挑选好几个较为中意的公司后,百度查询公司资料,大多数是新成立的小公司,甚至有些在网络上都无法查询到他们的公司信息。
招聘会上人山人海,我最中意的某事务所,层叠的简历堆积在他们的招聘工位桌上,旁边竖立着简单的海报,写着招聘10名实习会计,无薪资,每月补贴五百,实习期六个月。我走过每一家会计事务所,开出的区别待遇与之无差,甚至有些连补贴也没有。哪怕如此,依然很多人争先恐后地去争取这个机会。而老師告诉我们的是:“你们只是一名大专生,没有工作经验,也没有高学历,能给你实习机会就不错了,还想高薪?”
除了这种明码标价的招聘,还有一种是挂羊头卖狗肉式的招聘。我接到软件园一家茶叶公司的面试通知,面试岗位是会计员一名。去面试那天,有将近百来号人在等待。我们被安排进一间空荡的教室,先听完了两个小时他们的企业文化介绍后,才开始正式面试。八个人为一组,一起进入会议室,挨个自我介绍后,面试官再提问,全程大约十五分钟。最后的结果是告诉我们都不适合做会计,但是他们公司愿意提供电话销售岗位,待遇1500 抽成。听说最后没有人应聘上那个职位,都说百里挑一,他们却没在我们百来号人里挑上一位,倒是很多人在他们的劝解下留下来做了电销。
我放弃了其他企业的面试邀请,开始自投给厦门知名度较高的企业。我无视学历要求那一栏的信息厚着脸皮发送简历,对方也一样对我的简历视而不见,就像一粒沙扔进大海里听不到任何回音。
初中毕业那年你没考上最好的高中,有人告诉你只要会读书在哪都一样;高考失利的时候,有人告诉你学历不重要,出来都是打工的,薪资并无多大差别;你觉得英语又难又枯燥,有人告诉你以后又不跟外国人打交道学了也没多大用处。很少人告诉你,最好的高中有最好的师资力量和学习氛围追赶着你向前跑,他们没告诉你,学历就是钱,它能买到不同的票去往目的地。当你带着大专学历的火车票出发时,本科生已经乘上了高铁,而那些博士早已坐上飞机即将到达。等到工作你才会发现,原来好的工作都是有英语要求的。
工作两年后我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学历和英语不重要这句话是多大的谎言。学历很重要,英语很重要。那些说不重要的人,大部分都是没有学历和能力的。
我曾通过某家公司的应聘,在去上班办入职手续当天,老板出差回到公司。我进办公室报到,他抬头用一口流利的英语与我说话,我站在那不知所措地握着自己的衣角红着脸说:“我不会说英语。”我走出办公室不久,HR过来跟我解释说很抱歉老板觉得我专业性很好,只是我并不太适合公司的这份工作。强撑着微笑说没事,放下工作牌挥手说再见。转身就掉下眼泪,它就像是一块烧得通红的铁烙在心口留下一块伤疤。
2016年11月我参观了厦门大学的校园招聘会,里面有各大银行、证券公司、中建集团,以及那些耳熟能详的厦门百强企业在招聘。我现在领的薪水是那些企业对这些应届生开出的底薪。
这些企业从未出现在我们的校园招聘上,当年向他们投出的简历从未得到过回音。而此刻,他们却用“没有经验也没有关系,我们公司不在乎一个人的学历和工作经验”来吸引这些优质高材生。他们确实不在乎一个人的学历,也不在乎你会什么。可是他们却只会对厦门大学的毕业生说这句话,也只会来这里招聘。
朋友考上厦门华侨大学,如今也工作两年,在坐下闲聊时他会表示后悔自己在大学玩了四年,没有去考研究生,如今看着自己心怡的女生一边读研一边赚着比他还高的薪水时只能怯而止步,觉得自己配不上对方。学历很重要,高考也很重要,它直接提升了你的社交圈子和平台。在五百强企业的最底层做一名小职员也比在一家小公司做领班来得更有优势一些。
别再用我们的初中三年去盼望高中三年,用高中三年去憧憬大学四年,再用大学四年去怀念中学六年。在懊恼和悔恨中来回忆,最终用一生去祭奠我们的青春。
学历和英语很重要,愿你对此深信不疑,并为此付出所有的努力。
编辑/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