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流行歌曲钢琴伴奏的简易和声编配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_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即兴伴奏是幼教的一项很重要的技能,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面,为了与时俱进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学习幼儿歌曲的基础之上添加了流行音乐的环节。本论文是针对流行歌曲的和声,借用《成都》这首歌曲进行一个建议的公式化编配,尽量让和声做到公式化,让学生在不同的曲目当中能够按照这样的公式灵活套用。
  关键词:和声  公式  主和弦  副和弦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1-0097-04
  钢琴即兴伴奏是幼教二年级钢琴课的一个重点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就业之后在实际工作中的一项很重要的技能。即兴伴奏是指在不用伴奏谱的情况下为歌曲所弹奏的伴奏。这是一门综合的课程,首先要求弹奏者应该具备一定的弹奏能力。厦门工商旅游学校的学生大部分入学的时候,钢琴都是零基础的,因此一年级钢琴教学的内容都是手指弹奏和五线谱的识谱。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弹奏能力和和声的理论基础之后,才有可能学习理解和掌握。除了弹奏技巧和和声的基础之外,最重要的是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实践。而在校学习即兴伴奏只有一年的时间,那么如何在短时间之内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尽快掌握即兴伴奏的简易编配呢?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然我们的学生以后就业面向的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但是学习弹奏儿歌的即兴伴奏已经不能够满足于目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因此在教学内容上面,除了常规的儿歌即兴伴奏之外,笔者加入了这个年龄段学生最感兴趣的流行歌曲的环节,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之后有一定的成就感,在日常生活当中,还可以作为一项技能表演。
   和声是歌曲的灵魂,完整的一段音乐除了主旋律之外,和声更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在即兴伴奏当中,和声是第一项应该要优先考虑的因素。儿歌的歌曲旋律比较简单和短小,因此其实运用到的和声其实也是比较单一的。在学习儿歌即兴伴奏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只用Ⅰ级、Ⅳ级和Ⅴ级来为歌曲进行和声的编配。因为这三种和声被称为主功能和弦,相当于支撑一首完整歌曲的一个基本框架,所有的音乐其实只用这三种和声就能够进行一个简单的和声编配。以C自然大调为例,Ⅰ级的和弦是135,Ⅳ级的和弦是461,Ⅴ级的和弦是572,这三个和弦就涵盖了音阶当中的全部7个音,所以弹奏简单的儿歌,就用这三种和声来编配,这个对即兴伴奏的初学者来说是一个基础。但是流行歌曲就不一样了,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在伴奏的和声色彩上面要求不一样,和声水平的高低又直接影响了伴奏的音响效果。因此在学习流行歌曲的即兴伴奏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掌握和运用更加丰富的和声编配。当然了,有能力能够编配和弹奏比较复杂的流行歌曲之后,再来弹奏一些儿歌的伴奏,就会觉得更加简单和容易上手了。
  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弹奏技巧有限,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提倡用简易的和声来编配流行歌曲。何为简易的流行歌曲和声呢?其实也就是在运用主功能和弦搭建乐曲的和声框架情况下,在同一首歌曲的部分可以使用主功能和弦的和声位置,用基础的副功能和弦来代替。我们同样还是以C自然大调为例子,(流行歌曲和声编配一般只讲大调的和弦,很少把小调单独作为一种调式来定义)基本的和弦一共有7个:C、Dm、Em、F、G、Am和Bdim,它们分别是Ⅰ、Ⅱ、Ⅲ、Ⅳ、Ⅴ、Ⅵ、Ⅶ级和弦。其中Ⅰ级、Ⅳ级、Ⅴ级称为主功能和弦,又叫正三和弦(或者大三和弦),Ⅱ级、Ⅲ级、Ⅵ级称为副功能和弦(它们都是小三和弦),Ⅶ级在和弦属性是一个减三和弦,在歌曲的和声编配上面很少运用到,在流行歌曲当中基本也不会用到。因此笔者前面所提倡的流行歌曲简易和声编配法,也就是运用Ⅱ级、Ⅲ级、和Ⅵ级这些副和弦来代替部分原本使用Ⅰ级、Ⅳ级、Ⅴ级的和声,使整体的和声配置变得丰满,和声的色彩变得丰富。在简易的基础上,做到变化和和谐。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各个级数上和弦的属性:(以C大调为例)
  C:就是Ⅰ级和弦,这个是用来明确调性的和弦,一般大调曲子都是以I级开始和结束的。不过Ⅰ级和弦给人一种平稳和终止的感觉,整体和声色彩比较硬,所以在乐曲的中间,应该尽量避免使用。
   Dm:Ⅱ级和弦,这是一个小三和弦,因此在和声色彩上面给人的感觉会比较柔和,这个和弦经常会用在Ⅴ级之前。笔者会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进行Ⅱ—Ⅴ—Ⅰ的左手和声进行练习,可先使用柱式和弦练习和弦的连接,然后再根据具体的乐曲使用伴奏音型来练习左手的弹奏连接。因为这个和弦与Ⅳ级和弦有两个共同的音,因此可以在乐曲某片段作为偶尔替代Ⅳ级和弦的和声。
   Em:Ⅲ级和弦,这也是一个小三和弦,因此和声的色彩上面也是十分柔和的。因为这个和弦和Ⅰ级和弦有两个共同的音,因此可以经常在乐曲当中作为可以替代Ⅰ级的和弦,而在替换掉Ⅰ级和弦之后,整体音乐听起来就不会显得那么生硬。在和声的编配上面,我們经常会使用到这样的进行模式:Ⅰ—Ⅲ—Ⅳ,这一个和声进行在流行歌曲当中是经常运用的。
   F:Ⅳ级和弦,这是一个主功能和弦,因为和弦的属性是大三和弦,因此给人的感觉十分明亮,当我们的音乐需要豁然开朗氛围的时候,就可以使用这个和弦。
   G:Ⅴ级和弦,这个也是一个大三和弦是主和弦。因为Ⅴ这个级数在整个调式上面是属和弦,对主和弦起到十分明显的支撑作用。在乐曲半终止的时候,可以经常运用到,而且Ⅴ到Ⅰ的和声进行是传统的乐曲终止的形式。
   Am:Ⅵ级和弦,这是一个常用到的中性和弦,因为其是小调的主和弦的原因,所以任何和弦都可以放置在它的前面,它起到的是一个连接的桥梁作用。我们在歌曲当中经常会——Ⅰ—Ⅵ—Ⅳ—Ⅴ来进行,同时这个和弦还可以用来作为替代Ⅳ级和Ⅰ级的和弦。
   分析完这些基础的和弦,我们来谈谈《成都》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这首歌曲旋律舒缓,民谣歌曲和唱腔没有花哨的技巧和华丽的辞藻,自然的真情流露,使得这首歌曲一出现就获得了大家的喜爱。一时间各种版本的《成都》相继出现,厦门工商旅游学校的广播站也曾经推出由老师自己填词的工商旅游学校版本的《成都》。    《成都》这首歌曲是6\8拍的乐曲,原调是D大调,因为学生对这个调不熟悉和能力有限,我们在实际教学中,采用的是C调来弹奏。对于部分钢琴基础比较强的学生,会要求课后自己转调成原调。在歌曲的前奏部分,因为连续出现了两次Ⅳ的和声象征性旋律,所以其中一个和声,我们可以采用副和弦来替代其中一个Ⅳ级的和弦。我们采用了Ⅰ—Ⅵ—Ⅳ—Ⅴ—Ⅰ这样的和声进行,用Ⅵ级代替了一次Ⅳ级的和声,从而让和声的色彩更加丰富。
  乐曲进入了歌唱的部分,我们可以看到 (歌词:让我掉下眼泪的)乐曲开始,我们使用Ⅰ,稳固这首曲子的调性,后面的这两个小节,也是符合Ⅰ的和声,但是如果继续使用这个和声,会让乐曲听得比较生硬和死板,所以我们可以选择代替Ⅰ的副和弦,选用Ⅲ,(歌词:不止昨夜的酒)后面的这两个小节,我们可以使用Ⅳ,让和声形成一个Ⅰ—Ⅲ—Ⅳ的进行,完整的乐句和声编配如下:
   Ⅰ            Ⅲ         Ⅳ            Ⅴ
   Ⅰ            Ⅲ         Ⅳ            Ⅴ
   第二句和第一句一樣的和声配置(见例图上)
   第三句开头(余路还要走多久),这个小节的和声如果继续采用Ⅰ,会显得和声比较生硬,而且这个已经不是乐曲的开头,所以我们可以选择其他的和声来代替,使用Ⅲ,和后面的旋律可以形成一个Ⅲ—Ⅳ—Ⅴ—Ⅰ的和声进行,后面一句乐句也可以用这一和声进行来完成。
   第二段乐段旋律和第一段一样,因此采用一样的和声。这边谱例就省略。
   到了副歌的部分跟前奏的和声是一样的,采用了Ⅰ—Ⅵ—Ⅳ—Ⅴ—Ⅰ。
   即兴伴奏左手的弹奏除了和声之外,还有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伴奏音型。伴奏音型就是和声运用到具体作品中有规律的陈述形式,因此伴奏效果的好坏,除了和声之外,就是伴奏音型的应用了。《成都》这首乐曲是6|8拍的,整体的旋律会比较舒缓,而且歌词中又带有大量叙事性的部分,我们可以采用 xxx xxx的短琶音节奏,让乐曲的旋律在这样的伴奏中缓缓道来,给听众一种置身于成都风景之中的感觉。
  学习完和声的编配和音型的选择,之后就是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手弹奏的编排。如果说和声和伴奏音型的编排是一首即兴伴奏的灵魂,那合手弹奏是否流畅、弹奏音区的选择、前奏和结束句的编配,这些就是能否为曲子锦上添花的因素了。这些部分的弹奏跟学生的实际弹奏水平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学习和声编配运用的同时,还需要兼顾到学生的弹奏能力。在这个方面,笔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组教学,分为以下几种教学模式:
   第一,歌唱能力较强而钢琴弹奏能力较弱的学生,多用弹唱的方式来练习,也就是旋律的声部都由唱来代替完成。学生需要在先完成左手的伴奏音型和和声基础上,先加入唱的环节,也就是左手一边弹奏伴奏,然后一边演唱,然后练习双手配合完整一首歌曲的前奏、间奏和结尾。最后在演唱旋律的部分,加入右手的和弦弹奏,也就是右手不用弹奏旋律,而是用弹奏和弦来代替,这样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弹奏难度。
   第二,歌唱能力较弱而弹奏能力比较均衡的。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声线的原因或者性格原因总觉得自己唱歌唱得不好而不喜欢开口唱歌,这类的学生往往会因为自己声乐方向能力比较弱而很努力的练习钢琴的弹奏。一方面要鼓励这些学生加强声乐方面的练习和学习,另一方面继续加强他们在钢琴弹奏上面的学习。对于这样的学生,笔者会在教学中先让学生弹奏右手的旋律部分,做到节奏准确、速度均匀,然后再进入左手和声和音型的练习。接下来就是合手弹奏的部分,在要求合手弹奏的同时,加入右手的旋律“加花”,也就是通过增加额外的和声外音对弹奏的旋律起到增加效果或者旋律补充的作用。与此同时,在前奏、间奏和结尾的部分,建议学生采用不用音区的变换和更换左手的伴奏音型来达到一个比较丰富的弹奏效果。
   第三,也有一部分是歌唱能力和弹奏能力都比较不突出的学生,这部分的学生基础会稍微弱一些,往往学习弹奏新的乐曲要花的时间也会比其他同学多。这部分的学生除了要加强钢琴弹奏的基本功练习之外,笔者会要求他们把即兴伴奏的关键点牢牢抓住:正确的和声和完整的弹奏。因为是即兴伴奏,“即兴”二字决定了每个人弹奏出来的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如何编配难度完全是因人而异。因此针对这部分学生,我们在音型伴奏的编配上面可以进行简化,前奏、间奏和结尾的部分也可以采用简洁的单音弹奏,让学生能够在保证完整、正确的弹奏前提下,慢慢展开学习。先从简易的编配开始,只要坚持不懈的练习,一定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慢慢的进步,从而达到弹奏能力的全面提升。
   第四,弹奏的音乐性。无论是多么难得技巧,还是多么简单的编配,其实都离不开音乐这两个字,如果弹奏的技巧很难,但是演奏者心中没有音乐,只是机械性的弹奏,也是无法打动听众的。所以演奏者本身要自己投入到所弹奏的音乐当中,只要心中有音乐,无论用弹还是用唱,哪怕是很简单的编配和弹奏都能够感染听众。所以每弹奏一首新歌曲的时候,笔者会事先把不同版本的歌曲演唱或者演奏播放给学生们听,先让他们了解音乐的风格,可以选择自己所喜欢的版本类型进行即兴伴奏的编配。
   即兴伴奏是一个复杂的、多方面的要素融于一体的综合课,也是随着弹奏者弹奏能力的提高和音乐阅历的积累和锻炼会不断提升的一个技能。本文仅仅只是针对中职幼教的学生目前的弹奏水平而进行的一个简易的流行和声编配的探讨,笔者希望学生们经过学校的学习和以后坚持不懈的锻炼,能够让自己的专业技能有更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军.试论流行歌曲钢琴即兴伴奏的简易和声编配法——兼评李健的歌曲《传奇》[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03).
  [2]潘锐.流行音乐和声中的功能——音级——色彩相关技法之研究[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3]徐慧林,林隶华.钢琴即兴伴奏实用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其他文献
摘要:儿童带着对画画的渴望来到这个世界上,或者我们应该说儿童天生就有绘画的冲动。他们从涂鸦开始,然后发展到画一些图形符号,有一些儿童更进一步发展了美术表现。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说,这种图形表达的自然进步过程是连续的。本文就现阶段美国初等美术教育加以分析,以期给相关教育工作者改进工作以有益借鉴。  关键词:美术教育;创作;教学  长久以来,美术教育在美国学校中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美術教育家维克多·劳文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数字时代中国动画的发展,分析中国动画设计的总体思路和方法,指出目前中国数字动画设计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实例中国数字动画《桃花源记》和美国三维动画《玩具总动员》,比较分析数字时代中西方动画设计的异同。通过对中国动画设计的数字化未来进行展望,探讨数字时代对中国动画设计的影响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数字时代;中国动画设计;数字技术;传统元素;数字化  毫无疑问,就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期刊
摘要:插花艺术在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开设为选修课程,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实际的插花制作。根据插花艺术课程及独立学院的特点,本文探索出了适宜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插花艺术;独立学院;教学方法  插花艺术是“以植物器官为主要素材,通过一定的技术和艺术加工,将自然美与人工美融为一体,创作出充满诗情画意、反映生活情趣、展现个人风格的作品,来表现其艺术美和生活美的造型艺术”。[1]  
期刊
摘要:湖南卫视推出的原创新形态声乐演唱节目《声入人心》体现出了美声唱法的诸多“可能性”,让大家领略到古典与流行相结合的视听盛宴可以既高级又好看,“美声唱法”可以做到时尚、自由的歌唱,所以它成功地吸引了很多年轻人,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美声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的希望。作为声乐专业教育者,筆者想通过该栏目中几首经典作品的分析,谈谈这档有质量的电视节目之所以成功的意义和价值,探析它可能会产生的教育教学影响。  关
期刊
摘要:视觉特效设计:VFX,是CG时代出现的新玩意,是现今影视作品中重要的设计环节,也是频道品牌在播宣传的重要设计部分。数位媒体的日益发达,影视作品的设计模式和表现方法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电影院的舶来科幻影片一部接一部,全部必须通过这个新玩意的高科技数码合成。例如生动逼真的外星生物,科技化的光学武器,未来的海洋社区,高科技的幻想交通工具,全部都离不开VFX。新玩意创作的视觉画面每分每秒刺激着观众的
期刊
摘要:本项测试报告的目的在于针对现今网络上的科普游戏进行游戏界面信息系统识别性与适用性展开调研,了解游戏界面信息受众在进行游戏操作中的真实体验和信息识别感受。侧重于发现游戏界面信息系统对游戏体验操作存在哪些影响,对游戏的操作性以及游戏界面的识别性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为之后的游戏程序改进提供可行性的测试数据。根据参与游戏玩家的表现和反馈信息,对此游戏界面设计进行综合评定,并为《信息设计在新媒
期刊
摘要:本文以武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在湖北郭铺小学挂牌实践基地,实施定点帮扶为例,探索定点帮扶在乡村音乐教育振兴中的功能性作用,并在研究中,发掘出“建设音乐团体”“本土师资培养”“移动教师网络建设”等乡村音乐教育方法论成果。  关键词:乡村音乐教育 定点帮扶 实践基地 武汉音乐学院 郭铺小学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1-0018-04  202
期刊
摘要: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消费已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对于具有文化内涵产品的消费和体验可以改变人们的文化认同。因此中国的设计师需要认识到构建文化认同的方法和价值。  关键词:全球化;设计;文化认同;游戏;动漫  1消费全球化  当代社会中“全球化”的概念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全球化”是指世界上各国家、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贸易等领域的交流、影响和渗透不断加急,以至于整个世界逐渐形成了一个“地
期刊
摘要:萨金特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油画家,同时也是一位水彩大师,其创作的水彩作品在当下的创作语境中仍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萨金特的水彩作品在构图上别具一格,尤其体现在他的水彩风景画中。从沃尔夫林的艺术风格学原理来看,其风景画的构图特点与“开放的形式”相契合,具体表现在萨金特的构图往往是非常规的,他避免了全景的视角,而更喜欢把镜头切得很近,以片段的形式展示出来,并试图捕捉画面中富于动态感的物象,从而产生
期刊
摘要:新疆是一个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宝地,在受历史和环境的影响下,致使舞蹈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并糅合了不同的时空与色彩,有着相同的共性,但又不失自己的个性。本文就以新疆地区的巴音郭楞蒙古族萨吾尔登、伊犁哈萨克族黑走马、察布查尔县锡伯族贝伦舞等三个不同地方民族的舞蹈发展来做比较,通过舞蹈的类型、音乐形态、现状等视角,分析在新疆这片土地上的民族文化交融。  关键词:文化融合 舞蹈 蒙古族 哈萨克族 锡伯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