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戏剧表演中人物的理解和人物的体现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_m_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工作,概括说来不外乎两方面,一是理解人物,一是体现人物。理解人物是体现人物的前提,体现人物是理解人物的结果。演员对所扮演的人物只有深刻理解了才能生动地体现出来。演员塑造人物是把剧作者用文学手段刻划的人物形象进行再创作,变成直接可见的,具体的舞台、银幕形象,使剧中人物从剧本中走出来,使我们更亲近、更理解他。
  一、人物的理解首先要抓住人物的性格基调
  性格基调即人物最本质最核心的方面和人物思想、个性的主要特色。掌握人物性格基调主要从剧本情节和人物的行为、语言中去挖掘。人物性格是在构成情节的矛盾冲突中显示和发展的。我们理解人物性格就要从情节的发展中,从人物在情节展开的每个事件里他做些什么和怎样做的行动中去探求。《红楼梦》里每个人物的性格都异常鲜明,作者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又着重描绘出他们各自独具的性格特点。我们看到了人物突出的个性特点是多次地反复地显现在许多不同的事件和行动中,离开了这些事件和行动,人物性格也就无从体现了。王熙凤个胎炙人口的不朽艺术典型,性格色彩丰富,个性鲜明突出,给读者留下不可磨灭的深刻印像。她的性格基调可以比做一条美丽的蛇,内里是心毒手狠、贪婪无已、心计极深,外表则八面玲珑惯于逢迎、口齿灵俐、谈笑风生、泼辣诙谐,正像兴儿所说:“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对人物的理解是深是浅,是对是错,还取决于演员文化知识、艺术素养和思想水平的高低,这需要日积月累,不断提高,是没有止境的。
  二、人体的体现需要演员的二度创作
  演员要反复钻研剧本,分析每个情节,琢磨人物的每一句话,透过字里行间探索人物性格,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在心目中形成角色的雏形,这才有在舞台、银幕上塑造鲜明形象先决条件。演员主要是通过研究剧本理解人物,但仅止于此就不够了,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是深入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演员对人物只有理性的分析理解和一般的感受是理解不深也演不好的,他需要从生活中获取对人物直接的感性体验,积累丰富的创作素材。可以说演员生活经验的多少、生活阅历的深浅是创作人物时理解人物、体现人物如何的决定性因素。卓别林说过:“我并没有什么使观众发笑的秘诀,我只是了解到人情的某些真理,并把这些真理应用到我们的职业上来。我们的一切成功归根结底都不过是一种对人的认识,不论这人是商人、店主、编辑或者演员”。
  三、戏剧表演的体验与戏剧表演表现
  表现派认为表演重要的是找到足以深刻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外部形式,并有能力在每次演出中准确地再现这个形式,达到感动观众的效果,而不是演员自己感动。演员表演要十分冷静和理智地控制自己,不能听凭感情的驱使。体验派演员罗西说:“我研究了我的角色,我分析了它,我留心地倾听了作者给它的语言,细致地观察了他的性格,于是进入了他的生活,仿佛这是我自己的生活一样,我好像亲身体验了他的一切感情和热情……”一个演员如果拥有巨大的主观力量,而又精通自己的全部艺术手段,那么他给观众的影响,必然要比一个表演自己所没有的情感的演员大的多。” 两位大师的话对于促进表演艺术理论发展大有助益,它探讨了表演艺术最本质的问题:表演要不要有充实的内在感情,以及怎样准确、鲜明地把感情表现出来传达给观众。
  四、在人物理解的基础上体验人物
  1、体验派和表现派对表演艺术各自有其正确的观点和精辟见解,也各自有其偏执一面,趋于极端的问题,不过,在争论的基本点上,体验派的基本观点是正确的,演员不能仅凭自己的形体、声音去表演,他必须要投入自己的思想、心灵和感情。一个冷漠的、缺乏热情的人不会成为一个好演员。
  2.演员既要生活于剧作的规定情境之中,具有角色应的充实的内容活动和真挚的感情,同时又要有高度的控制力。许多演员谈到,如果演员到了完全“忘我的境地,他在物五内俱摧,悲痛已极的时候,竟然失掉控制,嚎陶大哭不自主,鼻涕挂成冰柱,声音嘶哑,哽咽堵塞,话都说不出来,也就被破坏,难以演下去了。表演一个垂危的病人或一个熟者,演员也不可能真的像病人那样痛苦或者真的呼呼大睡起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把体验的最高境界说成是:“演员会不由自主地生活于角色之中,既不去注意他怎样感受,也不考虑他在做什么,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下意识地做出来的。”“在演员的这种表演中,舞台上的创作生活只有十分之一是有意识的,十分之九都是无意识的或超意识的。”这类玄秘的说教把体验强调到极端就变成谬误,不符合演员创作的实际,也把表演理论引向了唯心主义、神密主義的歧途。
  3.体验不是目的,不能为体验而体验。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是为了达到表演的充实、真实、有强烈的感染力,人物的内心活动最终要准确、鲜明、细致地表达出来使观众感受到。表演反对内心空虚,反对没有充实的内在感受去装腔作势地表情,这被称作“表演情绪”,但不能错误地认为只要去体验的思想感情,就行了,不用注重它的表现。客观实践是检理的标准,一个演员自认为他有了充实的内在体验,但是并没有感受到,演员的表演感染不了观众,这表明或者演没有真实的体验,或者是他还缺乏训练,不能自如地以鲜明的外在形式表达充沛的内在情感。
  总之,在戏剧表演中人物的理解和人物的体现是不可分割的,是戏剧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不能只强调一面而忽视另一面。剧表演中人物的理解和人物的体现是戏剧表演升华的重要组成,它反映了表演艺术是理解和体现的结合统一。
  (作者单位:辽宁人民艺术剧院)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故宫文创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本文将以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为例,浅析其走红的原因,浅析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探究以传统文化为代表的故宫博物馆文创的传播策略。  关键词:文创;故宫;IP  近年来,故宫一度掀起一波“故宫文化热”,如今的故宫已不是那个大家想象中的高冷地无法靠近的宫殿,相反它懂潮流又有趣,从故宫的文创产品就可以看到,这个将近600年历史的故宫,融合了当今时尚潮流元素,
期刊
摘 要: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而进行的一种精神生产活动被称之为艺术创作,这是一种人类独有的、独立的审美创造活动。艺术创作的过程是非常个复杂的,一般情况下包括生活积累、创作构思、艺术表达这三个过程。本文通过对张冬峰的油画创作的深入研究,以此为例,讨论艺术创作的一般过程。  关键词:张冬峰;艺术创作  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他的生活经验、情感思想、艺术素养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任何一名艺术家在
期刊
摘 要: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在素质教育改革下,初中音乐地位逐渐提升,在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和艺术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在音乐教学的同时,还要注重戏曲传统文化的融入,在教师引导下加深对传统戏曲文化认知和喜爱,以便于积极主动学习和传承,提升初中戏曲教学成效。本文就素质教育下的初中戏曲教学展开探究,提出合理的应对途径落实到实处。  关键词:初中音乐;素质教育;中国戏曲  我国是个历史文化传承悠久的国家,尤
期刊
摘 要:随着近年来功夫片的热潮,以及政府的推广,学武成为了一个潮流。但遗憾的是,很多人来到武馆学武都只抱着学习一拳一脚的想法,亦即所谓“学招式”,以至于很多人半途而废。本文我主要运用自身的经历来说明,其实,学武术不是为了学习一拳一脚,更重要的学习拳脚招式当中蕴含的拳理,再者,是用武术来改善我们的生活,最后达到的境界,是用武术影响我们的思想。  关键词:武术;功夫;咏春  一代武术家李小龙先生说过:
期刊
就在我们父辈的年代,人们通信的主要方式还只是停留在文字方面,虽说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中诞生了不少如唐诗、宋词、元曲等极具特色的语言表现形式,但这也不能满足日新月异人物的表达需求。更加适应的时代变迭的产物横空出世--表情包。  它是年轻人的聊天首选,能够成为视觉文化的弄潮儿自然有它的原因。以图片为基地的表情包有着极大的扩展空间,图源可以是来自于现实生活,可以诞生于你的信手涂鸦,这在某些方面上确
期刊
摘 要:“构图”是造型艺术的术语,属于一个外来词。在我国绘画中构图也称之为章法、布局。具记载东晋时期的顾恺之最先提出“置陈布势”这一构图概念。南齐谢赫在《画品》中提出了六法论的绘画理论,其中经营位置就位于六法之中。著名画家韩玮老师说:“我国绘画的形式规范和审美,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体现。中国画创作的这种‘布置意向为第一’的独特性,不仅需要画家基于传统文化人格素养,而且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探究
期刊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音乐可以转化为视觉符号,这就是音乐的视觉可视化。可视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仍然有很多的问题存在需要去解决,因为其在对于音乐的视觉化中具有非常强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音乐借助图形,有利于欣赏者对音乐作品内涵的二次理解和认识,并拓展了视觉体验,延伸了听觉的新感受。在读图时代,视觉化的大趋势造就了音乐向图形化转变的到来。  关键词:音乐视觉化;信息可视化  1 音乐
期刊
摘 要:当今时代,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化,广告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媒介,不仅仅起到了信息传达的作用,更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了一种交互式、情感化的关联。网络、数字技术和新媒体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加具有流动性,与之相应,人们的生活状态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复杂。平面设计师不但要以新的环境为背景对广告设计领域进行重新配置,更要冷静的预测未来。未来的广告产业将在新媒体的扶持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的环境乃至居住的舒适度和美观都有更高的要求。在室内设计中,色彩搭配是表现和突出其整体风格特点的关键,通过色彩实现人、空间、环境的和谐统一,不同的色彩搭配可以营造不同的室内风格,给居住者带来更好的视觉美感。  关键词:室内设计;色彩搭配;搭配类型  不同的设计风格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室内设计的颜色搭配来决定的,室内设计中,不同的色彩搭配可以在直观上造
期刊
摘 要:西方学界普遍认可的观念中,“符号学”可以被归纳为“研究符号的学说”,这一学说是由索绪尔提出,而“符号”则被认为是“携带意义的感知”,这一系列的概念与学说,在上世纪逐渐被引入到电影学以及戏剧影视学范畴,近年来又被引用到广播电视学以及新媒体应用之中。“符号学”为影视剧“抽象人物”的塑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它为人物塑造以及人物意义的赋予,提供了积极地推动力,也同样为更加优秀的影视剧创作提供了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