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肽在牙周先天免疫防御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kns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牙周病是牙齿表面和牙龈组织中的混合菌斑引发的一种炎症性疾病。菌斑中的细菌及其毒性产物扰乱牙龈上皮细胞的防御机制而使牙龈组织的损伤,附着丧失以及牙周袋的产生甚至可导致牙槽骨的丧失,牙齿的脱落最终导致牙周病的产生。抗菌肽在抑制牙周致病菌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就抗菌肽与牙周病的关系及几种重要的抗菌肽在牙周病中的重要作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牙周病;牙周致病菌;抗菌肽;先天免疫发应
  人体口腔中含有700多种细菌,但是只有8种口腔细菌与牙周病密切相关,包括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纳菌,齿垢密螺旋体,具核梭杆菌,变黑普氏菌,中间普氏菌,伴放线放线杆菌,侵蚀艾肯菌[1]。研究发现在正常的的牙周组织和牙周疾病的组织内都有这些细菌的存在,只是在牙周病变的组织中,这些细菌的数量明显增多[2]。牙周炎破坏性严重程度是由炎症反应决定的而非细菌的感染引起,宿主对细菌生物膜及其毒素的反应是牙周炎发展的过程中的重要因素[3]。宿主的免疫反应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反应,其中先天免疫反应是由唾液腺,口腔上皮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分泌的抗菌蛋白和抗菌肽(AMPS)组成[3]。
  1 抗菌肽与口腔细菌
  目前已发现唾液中含有超过45个的抗菌蛋白质和抗菌肽的混合物。其中已知的AMPS可分成六大家族:1阳离子肽,2细菌凝集和粘附素,3金属离子螯合剂,4过氧化物酶,5蛋白酶抑制剂,6对抗细菌细胞壁的AMPS [4]。这些抗菌肽组成口腔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屏障有效的对抗口腔内各种细菌。当遇到口腔内拔牙,口腔外科手术或其他口腔粘膜急性损伤时很少导致感染或炎症的损伤。这可能是由于被招募到损伤部位的嗜中性粒细胞提供了必要的抗菌肽,防止细菌定植。
  2 口腔中AMPs的表达
  AMPs存在于唾液和龈沟液中[4],但是只有一小部分的AMPs在唾液和龈沟液中的浓度高于口腔最低的抑菌浓度,包括弹性蛋白酶抑制剂以及人类防御素-1(HNP-1)[4]。由于牙周病的局部性质,唾液中AMPs的浓度被显著稀释,而这可能并不与其在牙周袋中发现的浓度直接相关。因此我们推测,分泌AMPs的口腔上皮细胞或嗜中性粒细胞的局部可能具有更高的浓度,尤其是募集中性粒细胞的损伤部位,会还有更高的富含抗菌肽的混合物,尽管AMPs能够抵抗浮游的口腔细菌,但当其抵抗口腔菌斑生物膜时这些浓度有可能是不足够的,因而当中性粒细胞无法抵抗菌斑生物膜中的细菌时便会产生“吞噬失意”进而在牙周袋中釋放酶物质和氧化产物而造成牙周组织的损伤[3]。口腔唾液中含有45种AMPs,当牙周病组织中有13种抗菌肽上调而11种发生下调,如防御素和抗菌肽(LL-37)是口腔黏膜中重要的抗菌物质,然而当牙龈上皮细胞感受到细菌的刺激时只有LL-37在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得以表达。目前尚不清楚的是,AMPs表达的调控是由于细菌的刺激或是靶细胞刺激的功能性反应。因此,抗菌肽的生物活动可能在牙龈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
  3 抗菌肽和抗菌蛋白的生物学作用
   AMPs的多种生物活性在对口腔细菌及其毒素的天然免疫防御中发挥作用。除了直接的抗菌活性如杀菌活性,释放细菌凝集素,抗菌肽还可通过灭活细菌或者结合脂多糖(LPS)等细菌毒素影响牙周病的进展过程。一些AMPs还会影响粘膜组织的炎症反应,伤口的愈合,并且可以成为免疫系统的调节剂[5]。以下我们将对LL-37,防御素和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剂的生物活性进行阐述。
  3.1 LL-37
  LL-37是来自人抗菌肽通过蛋白水解加工而成的含有37个氨基酸的多功能肽。在水溶液中该多功能肽呈无规卷曲状态,而当暴露在脂质膜上则呈现α-螺旋构象。它能够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还可通过介导宿主细胞分泌 IL-2,IL-12而激活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从而吞噬或杀伤病原菌[6]。在生理条件下通过研究可知,生理缓冲液中在碳酸盐存在的情况下,LL-37的活性的抑制作用明显减轻,因此在碳酸盐存在的情况下,当靶细菌修饰其细胞壁时将会增强LL-37的易感性并使LL-37分泌增加[7]。高浓度的LL-37用于抗菌并和其他抗菌肽一样其可作为免疫系统“警报器”,即内源性介体募集并激活抗原呈递细胞以增强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8]。综上,LL-37是一种可影响牙周疾病的细菌定植,细菌毒性和宿主反应发展的多功能肽。
  3.2 防御素
  防御素家族是口腔上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中一种重要的AMPs,人β-防御素(HBD)主要表达于上皮细胞,而α-防御素(人中性粒细胞肽; HNP),主要表达于中性粒细胞,HNP广泛存在于结合上皮, 对龈沟内微生物发挥抗菌活性, 保护结合上皮。在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HNP1-3的分泌水平可上调60倍,在侵袭性牙周炎中上调15倍 [9]。防御素可同时与LL-37发挥其生物活性作用。防御素储在高浓度的分泌颗粒中,可融合含有吞噬空泡的分泌颗粒以杀灭吞噬的细菌。LL-37其抗菌效果具有盐敏感性,并具有促进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分泌防御素的功能。因此防御素也是一种“警报器”,能够发挥趋化作用和激活抗原呈递细胞的作用。防御素在宿主细胞中可激发LPS的炎症反应,在牙龈上皮细胞中HBD和HNPs在中间普氏菌脂多糖的刺激下,活化细胞表面的受体以产生防御素,促进IL-1β, IL-8和细胞间粘附分子的表达[10],共同维护口腔健康。
  防御素除了在口腔感染和炎症反应中的重要作用,有研究发现,犬β-防御素基因CBD103还具有一个不寻常的作用,CBD103和黑皮素1受体的相互作用可决定犬的黑皮毛色[11]。
  3.3 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剂(SLPI)
  SLPI是一种非糖基化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嗜中性粒细胞,上皮细胞和唾液腺得以表达,抑制参与炎症组织破坏丝氨酸蛋白酶,包括嗜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组织蛋白酶G等。SLPI与创伤修复有关,在创伤的情况下表达增加 通过抑制凝胶收缩,促进创口愈合,减少瘢痕形成。研究发现,SLPI缺陷的小鼠的皮肤伤口愈合困难,其弹性蛋白酶活性也较正常鼠低[12]。因此SLPI在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4 抗菌肽和抗菌蛋白作为牙周疾病的生物标记物
  唾液和龈沟内的液体对于口腔和全身系统性疾病就有重要的诊断价值[13],基于牙周病对抗菌肽的调节,由于口腔内细菌或细菌毒素刺激而产生的蛋白质,是牙周病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标记物。上面已提到口腔唾液和龈沟液中含有45种AMPs,在牙周病时有13中AMPs发生上调,11种下调,因此我们推测AMPs是唾液样本中牙周病诊断的重要指标,利用患者上调和下调的蛋白质的比率可以克服个体间差异的影响并能够确定给定样本是否健康与否。
  综上所述,目前口腔内大量抗菌肽已经确定,其中几种受牙周致病菌的调控和表现出抗菌活性。然而,这些蛋白质在唾液浓度往往低于体外的有效浓度。因此,抗菌肽是在细胞内或从嗜中性粒细胞和上皮细胞分泌到相应部位以发挥作用,作为“报警器”,抗炎蛋白和信号分子对炎症进行分析并发挥伤口愈合作用。因此,唾液和龈沟液中的AMPs差动调节是牙周病的重要的生物标志物。
  
  参考文献
  [1]Socransky SS, Haffajee AD. Periodontal Infections[A]. In:Lindhe J, Karring T,Lang NP, editors .Clinical periodontology and implant dentistry. Oxford: Blackwell Munksgaard[J],2008:207-67
  [2] Lovegrove JM. Dental plaque revisited: Bacteria associated with periodontal disease. J N Z SocPeriodontol. 2004:7–21.
  [3]Goor S . Antimicrobial peptides in periodontal innate defense[J]Front Oral Biol.2012,15:84-98.
  [4] Gorr S. Antimicrobial peptides of the oral cavity. Periodontology. 2009; 51:152–180.
  [5]Soehnlein O. Direct and alternative antimicrobial mechanisms of neutrophil-derived granuleproteins.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 2009; 87:1157–1164
  [6]苏瑞英,陈珊珊,赵蕾.LL-37抗菌肽及其与牙周病的关系.[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2,3:324-32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B超在甲状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肿块患者中,选择其中的100例,且患者都经过手术病理诊断患有甲状腺肿块,在分别对其行B超诊断和常规影像学CT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性并分析B超在甲状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诊断结果发现,B超诊断的准确性明显比常规影像学CT诊断的准确性高,(<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超在甲状腺
期刊
【摘要】 本文采取实证研究的思路,通过规范分析和经验考察,讨论了我国现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公共政策在3个层面上的不足之处,并初步解釋了潜在的原因,进而就应急管理及其相关公共卫生政策提出建议。  【关键词】 公共卫生工作; 卫生政策   近几年来,非典型性肺炎(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事件、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事件对人们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
期刊
摘要:高血压是慢性病终身疾病,做好高血压人群的防治工作,关键是提升人群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接受治疗率,提高控制率水平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基层医务人员的高血  压防治水平也不近相同。近年社区人群高血压自我管理项目研究较为热门,并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  关键词:高血压防治;高血压管理;社区人群  1研究对象   我中心借鉴它们成功的做法和经验,随机选择社区2012年2月份起明确诊断为高血压病的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索影响血压测量的有关因素,为临床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方法 对血压测量部位、测量方式及受测者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降低干预因素。结果 间接血压测量的准确性受被测量者、测量者和仪器等多方面的影响。结论 同一时间段多次重复测压以保证血压的准确性。血压测量是一个非常严谨的操作,影响测量值的因素颇多,下面一一阐述。  关键词:影响血压测量因素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称之血压(
期刊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在门诊处方中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1-12月4745张处方用药中含有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的门诊处方,对患者的基本情况、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的频率及合理性等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我院一年内奥美拉唑处方3329张,联合用药2723张(占81.8%);埃索美拉唑处方1416张,联合用药862张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手术室工作效率的因素,提升手术室工作效率的具体措施和办法,以及提升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影响手术室工作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出有效的管理措施,总结出提升收视工作效率的效果;结果 在实施规范化管理后,手术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每天平均工作时间明显减少;讨论 实施规范化管理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手术室每天手术工作效率、减少超时工作时间,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有效的保证患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作用。方法:对我社区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按照治疗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管理,实验组进行社区高血压管理,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效果。结果:实验组95%管理效果较好,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指标分别为(113±7mmHg、75±5mmHg)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率为37.5%低于
期刊
摘要:就贵州省医疗器械行业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技术型人才十分缺乏,不能满足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需求。导致很多企业都要从省外引进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一方面成本居高,另外人员流动大,缺乏稳定性。因此,有必要结合贵州省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情况,展开对应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培养医疗器械行业的技术型人才。  关键词:医疗器械;技术人才;培养  现代化的医疗器械具备多元化、多学科的特点,是结合材
期刊
【摘要】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乃至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和患病率急剧增长,患病率高达9.7% 。而另一方面,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虽高,但血糖达标率却较低,仅26.8%血糖控制理想(HbA1c≤6.5%),尽管有众多因素影响血糖达标,但即使是已经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血糖达标率也只有37% ,而对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不到位是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规范胰岛素注射技术在糖尿病药物注射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胰岛素注射技术
期刊
唐氏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是由胎儿21号染色体引起的出生缺陷,也是智力低下最常见的遗传性病因。18—三体综合证是由胎儿18号染色体三体引起的出生缺陷,常伴有多种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等。神经管缺陷是一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出生缺陷,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疾病。包括无脑儿、脊柱裂、脑积水等,常导致胎死宫内或出生后夭折,能存活者通常也伴有智力发育迟缓和多发畸形。上述疾病大多并非由家系遗传而来,大部分具有偶发性(9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