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ten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维导图是目前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的一种教学和学习策略。在国外,人们对思维导图的研究比较普遍,已经成为西方国家中小学教学中很常用的一个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我国,有关思维导图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才刚刚起步,大多数的研究处于引进、介绍阶段,思维导图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几乎是个空白。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思维导图引入高中地理教学的策略、对学生学习地理的影响和对学生思维的影响,以期能更有效地推进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以此推广到其它学科,为学生有效学习、科学素养的培养及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实现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教学 高中地理教学
  一、思维导图概述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巴赞.(Tony Buzan)在研究大脑的力量和潜能过程中,发现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在他的笔记中使用了许多图画、代号和连线。他意识到,这正是达芬奇拥有超级头脑的秘密所在。在此基础上,托尼·巴赞于20世纪70年代发明了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工具。思维导图(Mind Mapping®)也称之为脑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维(Radiant Thinking®)具体化的方法,同时运用大脑皮层的所有资料(左脑上的和右脑上的),包括语言、数字、逻辑、节奏、色彩、形象和空间意识等,利用人生而具有的放射性思维能力(Radiant Thinking)和多感官学习特性,使人类更清晰地思维,让大脑最佳表现,从而发掘出人的各项潜能。托尼·巴赞自己,不仅是著名大脑潜能和学习方法研究专家,也是世界记忆锦标赛和世界快速阅读锦标赛创始人,为英国、新加坡、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国家担任政府及政府机构顾问,为迪士尼、微软、IBM、英国电讯等知名跨国公司担任商务顾问,还是诗人、运动员和奥林匹克教练。他能涉猎并精通这么多不同领域的知识,其原因之一就是源于他自己所说的“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思维导图的特点:类似于大脑神经元网络分布的图形,让大脑掌握整体内在的联系,同时使一个想法很快而深刻的产生。使用了大脑喜欢的思考方式,思维导图是多色彩的,因为大脑不喜欢一种单调的颜色,它喜欢多彩的思考。强调左右大脑的协调合作。在清晰整理自己思维的过程中,尽量多使用形象的图,俞生动活泼俞好,使用容易辨识的符号。单一的文字并不是大脑自然适应的思考方式。强调以立体方式思考,将彼此之间的关系显示出来。如在某项目有新要点,可在分支上再继续。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在基本原则相同的前提下,每个人绘制的思维导图有强烈的个人风格。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思维导图教学与一般教学方法不同之处在于,学习内容具有较强的选择性,不是任何一种教学内容都适合于思维导图教学。依据思维导图特点及思维导图教学目标,它的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3点:
  (1)结合教材的策略
  目前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和基本教学目标都是基本统一的,教师必须完成这些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在进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教学的时候,不能脱离教材,教学活动一定要按照教材规定的教学任务来进行。结合现行的高中地理教材进行选题是基本策略。在遵循这个策略的时候,要注意不能仅参照教材,教师可以在不违背教学目的的情况下,增加一些与课本教学内容有关的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学习活动。
  (2)结合学生实际的策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时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特征、思维特点、兴趣爱好等。在本文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思维导图教学中的学生主要是指高中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年龄段在16—18周岁,正处在青春期。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选择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内容。
  (3)开放性的策略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思维导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在思维可培养性和思维培养途径中,已经阐述了只有恰当的选择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有些教学内容适用于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有些内容不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选择那些开放性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内容作为教学內容。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思维导图教学过程设计要遵循以上三个策略才能更好地实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教学目标,如果违背了这些原则,那就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与教学初衷背道而驰了。
  三、思维导图对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影响
  思维导图是知识表征的工具,是一种使放射性思维具体化的方法。思维导图具有的长时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绘制思维导图贵在坚持。对思维方式的改进在较短的时间内并不能有效地体现,只有坚持不懈,将思维导图理念运用于教学活动中去,才能真正实现思维导图优化教学的目的。值得强调的是,思维导图的应用重在理念而不是仅注重于它的表现形式,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随意选择。另一方面,思维导图对学生的思维、认知习惯等有长期的广泛的影响。一旦掌握了思维导图的理念和绘制方法,你就会在以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受其影响,逐步形成全新的思维方式。只有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发挥思维导图的真正价值。我们对思维导图的教学实践还只是主要在选修课程和讲座、访谈以及部分实验班教学实验等形式,学生刚开始习惯并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就又重新回归到传统的学习状态,这样不利于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如果在今后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能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引入思维导图,作更为长时间的研究,我想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成果。
  四、结束语
  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作为育人的教育工作者,要以全新的理念去践行新课程改革的实验。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要以新的方式、符合学生思维的方式去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思维导图这一具有可视性、放射性、符合人脑思维习惯的新型思维工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学会科学的思维和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真正实现新课程改革的三维教学目标。思维导图工具在教育教学中有着良好的前景,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能依据现有的教育教学条件、学生的特点、教师的特点适时选择将思维导图引入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想我们教育的明天会更美好,有效学习、高效学习将真正成为我们教育教学的结晶。
  参考文献:
  [1]齐伟.概念图/思维导图(1)一概念图/思维导图导论[J].教育技术导刊,2005,5
  [2]齐伟.概念图/思维导图(4)一一概念图/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实例[J].教育技术导刊,2005,8
其他文献
如何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如何与当今社会的改革气息相合拍等等问题是当前面临的问题,世界每时每刻在变化,新的事物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不断产生,我们
摘要:生物课程是一门研究性学科,作为素质教育阶段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生物课程将带给学生们很多足以在今后生活、工作中能够学以致用的知识。  但是,上个世纪的教学实践往往是以教师在课堂上讲,佐以简单的标本、课件示范,以书本为依托,以学生答卷成绩为考核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体系。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教学环境和目标的变化,以及被教育对象心理、生理、价值观的变化,国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适时提出了新
德育价值取向是主体实施德育时在价值观念和实施方式上的选择。换言之,它指当同时存在若干种德育方案时,时体从一定的需要及利益出发,选择或倾向于某一种方案,从而在一定程度 上
当一个人如果对体育感兴趣,就会积极参加,全力投入活动的结果将是需要的满足并由此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将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加之教师良好的动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过:“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放开自己的心扉,这似乎很简单,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却“深恶痛绝” 。寻求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是由于学生对作文有一种畏惧、厌烦的心理,认为作文是一种高难度的思维创造,认为没有什么可以写的,不知道该怎样写。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从各方面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