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教育区域实践策略研究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l19801110t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围绕“优教成都”“创新发展”理念,成都市将创新教育作为未来教育发展的驱动力,围绕编程教育这一核心要素,着力于推动教师、学生的创新素养、创造能力培养,探索形成了“机制-课程-成果”的实践驱动策略、“装备-人才-培训”的工作支撑策略、“编程-创客-人工智能”的课程发展策略,全域高速推进创客教育整体发展,构建常态、持续、健康发展的创客教育生态圈。
  “机制-课程-成果”的实践驱动策略
  高效的政策机制是开展创客教育的坚定基石,合理的教学课程是实践创客教育的主要载体,优质的创新成果是引导创客教育的鲜明旗帜,把握并推动这三个维度科学、和谐发展,才能有效、迅速地推进创客教育深入发展。
  一是顶层设计,推进创客教育机制建设。(1)成立教育信息化发展领导小组,明确行政管理机制,以教育行政统领教育信息化工作,推动教育信息化的统筹、规划、实施、应用、研究等工作,统一指导成都市创客教育工作规范有序开展,确保职能清晰、分工明确、任务落实。(2)将创客教育的相关设备设施纳入成都市装备标准,确立创客装备机制,明确装备要求和标准,确保学校开展创客教育、采购创客教室设备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2015年《成都市教育现代化装备标准》中要求学校设置数字学科实验中心、创客创新教育实验室,配备创客设备、3D打印设备、机器人设备、数字化实验设备等,选配创新型课程设备。促使学校明晰了开展创客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形成“政府-学校-公司”多方联动机制,强调可持续发展,赋能创客教育深度发展。成都市引导各级教育部门加强与企业合作,引进资源互利合作,推动创客教育迅速发展。郫都区政府近两年投入800余万元用于创客教育项目,区教育局专门成立“创新教育办公室”,推行“政府 企业 学校”“学校 企业”“学校 高校”创客教育“三种模式”。
  二是课程规划,明确创客教育实践路径。(1)创客教育作为新兴课程,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缺乏规范的教学大纲和配套教材。全市整体开发创客教材,引导学校科学有序地开展教育教学。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牵头,开展“成都市中小学创新课程的研究与开发”重点规划课题研究,编写了《SCRATCH创意编程》;成都市教科院、电子科大大数据中心、武侯区教育局共同开展“区域推进以编程为主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策略与实践研究”,并编制《K12人工智能教育》系列丛书;金牛区建立以创意编程、智能硬件、智能机器人、程序设计与控制四个项目为主体的区本创客课程架构;锦江区开发和出版了《人工智能·python基础》《人工智能·python进阶》和《人工智能·可编程硬件》等课程;石室蜀都中学出版发行全国首套创客教育系统教材《中学创客教育实践活动》。(2)学校在系统建设创客课程的同时,不断创新创客教育的内容和模式。青羊区石室联合中学变革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与形态,将Arduino、创意设计、工程设计、机器人编程、机械组装等内容纳入常规信息技术课;武侯区磨子桥小学搭建“一主体四基础”的科学课程架构,通过对国家课程的重构,丰富了课程内容与技能,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
  三是成果集结,引领创客教育发展创新。创客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成都市多渠道推动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融合,开展创客竞赛、创客嘉年华、创客征文等活动,展示分享区域、学校、学生的创客作品和成绩,激发他们对创客教育的热情与动力。
  2018年成都市的“一师一优课”获90个省级优82节部优,“第十届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441节课在全国获奖;2018年创客作品获全国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机器人竞赛获全国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获奖名次位列全省第一,4名教师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现场交流活动;成都市第三十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22个区(市)县400所中小学校7万余项(件)青少年科技创新作品参赛。
  很多学校在世界级创造发明活动中取得了不俗成绩。郫都区市泡桐树小学蜀都分校在西班牙举行的第六届世界奥林匹克机器人竞赛活动小学组荣获银奖;新都区香城中学在第五届全国中小学机器人教学暨创客教育活动中获得全国特等奖、最佳人气金奖;天府新区华阳中学研制的新能源汽车在“第二届全国青少年GreenpowerChina电动车美国邀请赛F24组环形赛”中获第一名。
  “装备-人才-培训”的工作支撑策略
  一是通过市级装备标准制定、区级创新项目建设、学校个性化项目建设,成都市创客教育硬件软件建设呈现蓬勃发展态势。2018年全市已有机器人教室270余间、创客(STEAM)教室80余间、3D打印设备500余台,开展电子书包教学学校约380所,配置电子书包4万余台,开展电子书包学习的班级1800多个,示范引领的特色装备在各区域百花齐放。特别是青羊区建成51个、简阳市建成80个机器人(人工智能)教室,实现了机器人及编程教育普及,区域信息化主题教育呈现突破性发展样态。
  二是通过创新人才机制建设,使创客教育输出通道更加宽广。全市挂牌44所普通高中为成都市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学校,挂牌13个普通高中为“菁才计划”基础创新学习中心,挂牌川大、西南交大12个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为“菁才计划”创新实践基地,聘请川大教授等20位专家学者为“菁才计划”导师。
  通过组建教育联盟、部门协同共育、跨区域共培等方式,促进师资队伍的充实。金牛区成立“金牛未来教育联盟”;青羊区由19所学校组建区域创客联盟;区电教馆与区青少年宫共同培育、组织区域创客活动,2017年共开展了十二次实训活动;新都区以香城中学为核心团队,组建新都区创客教育联盟,开展校内外专题实训。
  三是广泛开展创客师资培训,形成校区市三级培训体系。2016-2019年,市级连续4年开展3D创意设计、科学与STEAM融合教育培训、SCRATCH创意编程、创客骨干教师等专业培训,培训达500余人次,覆盖200余所学校,为学校开展创客教育培育了大批优秀师资。各区(市)县开展不同主题的系列创客教育培训,锦江区组建覆盖全区学校的“思迪蒙之家”,对全区教师普及人工智能基本知识和智能软硬件教学工具的应用。
  “编程-创客-人工智能”课程发展策略
  一是聚焦未來教育发展,系统构思创客课程发展。成都市整体思考未来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建设,逐步探索出“编程-创客-人工智能”阶梯提升的课程发展策略。编程教育是创客和人工智能教育的基础和根本,创客创意的实现和人工智能的识别判断都需要一行行代码作为支撑。成都市于2015年编制了《SCRATCH创意编程》,推动学校广泛开展编程教育;2019年又编制了《K12人工智能教育》系列丛书,推广创客及人工智能教育。
  各区(市)县也普及性推进课程实施,体现出鲜明的区域特点。成华区青少年综合实践教育活动中心建设专用教室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覆盖全区中小学生21000余人。探索实施“编程-创客-人工智能教育”不仅是利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改革的有力尝试,更成为国家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实施创新教育、培育创造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是关注人本发展,技术伴随的跨学科融合,提升创客教育素养水平。创客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关注人的个体发展和特色发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在创客教育实践过程中,广泛推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以STEAM理念引领创客教育实施,探索出一条以学科融合为导向的创客教育之路。
  龙泉驿区以STEAM教育的综合性课程融合为基本理念和应用手段,全面推行区域创客教育,实现自主特色创客试点学校全覆盖;锦江区成师附小万科分校以杜玉语文工作室为核心,开展语文与信息技术深入融合,在小学阶段将计算机操作、媒体制作、SCRATCH作为常态教育融入语文学科教学中;华西中学基于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基础创新空间建设,以机器人制造、数字制造、航天航空、生物医疗、智慧城市空间、微科技馆为载体,开设普及类课程、准专业类课程、创客活动类课程,构建校本创新课程体系。
  为迎接未来教育的到来,成都市将持续深入推进智能化的教学环境建设,打造一支高质量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为支撑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教学方法改革、育人环境提升,构建数字化应用、自主化学习、智能化决策的新型智慧教育体系。
  作者单位:四川成都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
其他文献
未来的信息鸿沟,并不仅限于技术、设备和观念的差距,更在于有能力筛选有用信息并创造知识的人,与只会被动接收信息而无法形成有效知识的人之间的鸿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享受着空前充分的信息选择自由,也面临着“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选择困惑。事实上,对信息的筛选能力,已經成为关乎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能力。对此,我们要转变意识、提升能力,从无心选择变为用心选择,从不会选择变为擅于选择,从单纯获取信息变为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培养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让教育创新与新时代同频共振,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而转变教育方式、变革教育模式,是破解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作为首善之区的北京,自2007年开始,就开启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之举,先后开展了翱翔计划、雏鹰计划、青少年创新能力建设工程等实践探索。到2018年,北京市用了12年的时间实践逐渐形成了人才创新培养的“北京模式”。  记
“十五”期间,在北京市委和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国家档案局的监督指导下,北京市档案部门深入贯彻“科教兴档”战略,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以创新务实的态度,建立和完善档案教育培训机制,积极完善多层次多形式的档案专业教育培训体系,围绕档案管理现代化,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大力发展以岗位培训继续教育为重点的档案人员在职培训,不断提高全市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为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一“十五”
日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校外培训风险提示,特别提醒广大家长,给孩子选择培训机构和缴纳培训费用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选择有资质的正规培训机构。广大学生家长可通过“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网址:http://xwpx.moe.edu.cn)查询有资质的正规培训机构名单。  二、不要一次性缴纳超期高额费用。不要一次性缴纳时间跨度超3个月或60课时的培训费用,如有非法收取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愈发普遍地应用于教育。教育信息化2.0是指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开启智能时代教育。教育信息化2.0是教育信息化的升级,是要实现从专用资源向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转变;从应用融合发展向创新融合发展转变。本文是在进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中,以“三角形中位线”为例进行教育信息化2.0探索的实践与反思。  【关键词】大数
从2016年开始,北京市第五十中学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开发建设“活力知行”研学旅行课程,着力探索校本课程建设的新路径和新领域,使校外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事一物、一情一景都成为鲜活的教育资源,学生在行走中寻见、体悟、反思,增强学习的动力。也可以这样说,研学路上有课程,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课程理念、目标及内容  1.“活力知行”课程基本理念  (1)关注“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这一儒家哲学思想强
【摘 要】场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在生活中难以直接观察。增强现实(AR)技术和体感自然交互技术可以将这一类的内容可视化,促进学生的概念理解和学习兴趣。  【关键词】增强现实;物理教学;磁场;场的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8)06-072-03  物理学科中“场”的概念与教学问题  中学物理中,“场”是电磁学部分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相
本刊讯2005年12月14、15两日,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档案局局长毛福民作了题为《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工作报告。会议通过了《关于〈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决议》,表彰了全国档案系统“四五”普法先进单位。  会议首先传达学习了王刚同志的重要批示。会议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刚专门就安徽省改革国家档案管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并探索通过信息化重构学校运作方式。同时,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等国家和各省市教育综合改革的新任务,给教育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每一项改革都离不开教育信息化的支撑。  本文分析了北京市海淀区智慧教育融合创新机制与建设模式,以窥探教育信息化面临的前所未有的环境变革,以及教育信息化如何通过
从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上首次提出“人工智能”概念,经过几十年的技术积累与迭代,人工智能逐渐走向科技变革的中心,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新引擎。毋庸置疑,未来是人工智能的时代。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报告指出:“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由此,带来了人工智能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热潮。人工智能教育进校园,新技术、新理念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