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素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间黏附分子一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来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ton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抑制及对视网膜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分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葛根素组和对照组.每组按再灌注时间的不同分为缺血再灌注1、6、12、24、48和72 h组.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期视网膜中ICAM-1的表达,同时记录各期大鼠ERGa、b波波幅,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各期视网膜的超微结构.结果 在缺血再灌注组,ICAM-1在再灌注6h后开始表达,24h表达最强,以后逐渐下降.在缺血再灌注+葛根素组,在再灌注6h可见ICAM-1微弱表达,再灌注12 h后开始表达较为明显,24 h表达最强,但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未处理组同期ICAM-1的表达.对照组中未见明显的ICAM-1的表达.同时,缺血再灌注+葛根素组各时期ERGa、b波波幅高于缺血再灌注组而低于对照组.视网膜超微结构显示缺血再灌注+葛根素组细胞受损情况明显好于缺血再灌注组.结论 葛根素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ICAM-1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假性淋巴瘤又名反应性淋巴组织样增生。1958年由Smith和Hel wig首先报道。1963年Saltzstein对假性淋巴瘤的组织学特征进行了定义,包括成熟淋巴细胞及其他炎症细胞浸润,有淋巴
目的:探讨聚砜膜滤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时降低胰淀粉酶及各种炎性递质的作用.方法:对47例老年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聚砜膜滤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于治疗前,治
目的观察颜面软组织与其深面的骨性结构在构成容貌基本特征上的关系及不同地区人群,不同人种容貌之间的差异.方法对四川籍120例(男女各半)18岁以上正常(牙合)汉族人按Downs及
目的 研制屈光矫正者生命质量量表(QIRC)中文版并评价其信度和效度.方法 通过对原量表的翻译、回译和语言调试等形成中文版的QIRC,对58例屈光手术术前和47例术后患者进行生命
目的 研究大肠埃希菌质粒介导的AmpC酶及其基因类型.方法 利用3-氨基苯酚硼酸对AmpC β内酰胺酶(AmpC酶)的抑制作用检测表型AmpC酶,琼脂稀释法测定细菌的MIC.通过接合试验分
本文研究了科研组织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将科研组织中委托-代理关系的本质归结为一个复杂的委托-代理链.分析了科研人员的预期净收益与实际净收益之间的偏差,以及委托-代理链
目的探讨干扰素β(IFN-β)和丙种球蛋白(IVIG)对空肠弯曲菌(CJ)脂多糖(LPS)诱导的免疫性周围神经病的治疗机理。方法健康 Wister 大鼠40只,体重205~230 g,用 CJ LPS 成功诱导
目的研究肾血流动力学与肝病病程的关系,证实肾血流阻力指数是否可作为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肾综合征的指标。方法选择2004年4月至2006年7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
目的:检测白种人和汉族人RDH8基因序列中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探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DHPLC)在基因组研究中的效能.方法:建立8个由白种人和汉族人基因组DNA组成的混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男女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多导睡眠监测特点。方法根据整夜的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结果将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于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睡眠呼吸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