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csg9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活教育理论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的精华和核心,这种理论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与实施仍然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生活教育理论
  一、引言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卓越的民主主义、共产主义战士,爱国知识分子。他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个草去”无私精神的完美化身,一生都在为人民教育事业和革命事业而努力奋斗。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和核心是其生活教育理论,是贯穿陶行知教育思想始终的一根红线,包括了他的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虽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产生于战争时期,但是它具有超越历史条件的思想内涵和价值,能够一直经久不衰。直到今日,都给教育带来深深的启示。
  二、生活教育理论的发展过程
  (一)萌芽期: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时期(1917-1925年)
  1917年,陶行知从美国留学回国,发现中国的教育太重书本,与实际生活相脱节,培养出来的大都是迁腐不堪、呆头呆脑的“书呆子”,对社会的用处较小。于是,陶行知在1918年,针对中国的教育现状提出以“教学法”取代“教授法”,并主张生活与教育相联系、教学合一的思想。陶行知深受导师杜威的影响,回国后当他看到中国恶劣的教育现状时,他开始极力提倡“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1921年,陶行知在《活的教育》演讲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活教育”的概念。1925年,陶行知将“教学合一”的教育思想发展为“教学做合一”。
  (二)发展期:生活即教育时期(1926-1939年)
  1927年,陶行知创办晓庄学校,开始将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应用于具体的教学试验中,将教育和生活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从传统旧教育中解放出来。1930年,他在乡村教师讨论会上发表《活即教育》的专题讲座,提出生活本身就含有对人的教育作用。之后在《我之学校观》一文中论述了学校与社会的关系,认为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
  (三)成熟期:生活教育理论完整建构时期(1940-1946年)
  1940年,陶行知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对“生活教育”下了明确的定义,认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总之这一时期,陶行知先生对“生活教育”理论各个方面的阐释比都前两个时期要更为科学、更为全面,作为“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基石也己全部成型,它们的成熟标志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完全建构。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体系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有三大要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们构成“生活教育”的思想的内涵和外延,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基石”。“生活教育”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教育是活的教育”。
  (一)“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对教育本质的一种诠释。陶行知认为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生活本身即是教育,且教育作用的发挥必须根植于生活,没有生活便没有教育。“生活即教育”阐明了生活与教育的各种关系和联系。
  1.生活决定教育,是教育的中心,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的性质和内容决定了教育的性质和内容。陶行知说“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来自生活。所以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从生活出发,为生活而教育,在生活中进行教育。
  2.教育对生活具有反作用,即能改造生活。教育既源于生活,便会对生活產生反作用。教育的目的是不断地通过教育实践来提高和改造生活,使人民大众的整个生活向着更高的水平和境界前进,使人们在不断进步的生活中受到不断进步的教育。
  3.生活包含教育,生活本身便具有教育的意义和作用,生活和教育共始终。我们每个人有“生”便会“有生活”,有生活即有教育,所以“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我们要养成“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的态度。
  综上,陶行知“生活教育”强调是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与生活相联系,在各种生活中接受教育,而非传统教育中围绕书本知识展开的脱离生活的教育。这一主张在破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脱离民众的弊端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指“生活即教育”的范围,是有关教育组织的论见。在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上,陶行知强调:“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因此,“社会即学校”就是说社会本身就是学校,整个社会便是一所大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对于教育范围的扩展,它包括以下三重含义:第一,生活教育的范围不仅是学校,而是整个社会;第二,生活教育的形式不仅是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三者结合的整体教育;第三,生活教育的对象不仅是学生,而且是全体社会的民众。因此“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反对的是把社会与学校相分离的教育,强调教育范围、教育形式、教育对象的扩大。当然,陶行知并不主张取消学校,而是要以生活作为学校的中心内容;他反对的是脱离社会生活的“死学校”。
  (三)“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和教学论,也是“生活教育”理论实施的方法和途径。它是陶行知在批判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传统教育弊端,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逐步提出并形成的,其涵义是“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且认为“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出路”、“做的最高境界是创造,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中的中心”。然而他认为的“做”含有行动、思想、产生新价值的特征,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而产生新价值。
  总之,陶行知是创立生活教育理论的伟大人民教育家,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对国际影响最大的教育家。他一生的教育活动与实践在我国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给我国的教育思想史留下了宝贵而丰富的遗产。他的“生活教育”是生活的、现代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教育,是知行统一的,也是与时俱进的教育,是不同于传统教育的一种新式教育,它与我们当代的新课程理念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与实施仍然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2]曲铁华.中国教育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3]申林静.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其他文献
摘要: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校下掀起新课改的高潮使用了“三段式”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我看到了发生在学生当中的可喜变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明显提高了,在课堂上经常有令人惊喜的表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问题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原本“安静”的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了。可观察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课堂中合作学习存在不同的问题,合作学习的效率也高低不一。下面从以下四点浅谈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和出现的一些问
期刊
摘要:五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绝大多数上已经处于少年期间的发育成熟阶段。近年来,科技化、智能化普及,充分信息源,有力促进了青少年的智力发育。然而,由于社会一些丑陋社会习性、不良信息、丑陋行为的蔓延,青少年儿童中出现了“行为粗暴、不懂礼貌、自私自利、孤僻胆小”等消极心理倾向。因此,对于现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应该对他们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分析和判断,以求得良好的解决方式。  关键词:行为习惯;教师;教育实
期刊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心理学研究充分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更好地发挥心理学的指导功能。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觉地、有意识的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引导学生探究、理解、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智力和创造力的同时,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学生健全人格所采取的各种积极措施,以消除教学过程、评价和管理中一切有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
期刊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可以概括为:明确的目标、精湛的处理、灵活的教法。教学是高层次的艺术创作,教员要深入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并持之以恒地进行实践和探索,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关键词:教学评价;启发式;教学效果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是以一节(或几节)数学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根据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测评手段,对教和学的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并形成相应的指标体系,
期刊
我现为浏阳河小学六年级1班的班主任,清晨教室里第一个传出琅琅读书声的,是我们;课堂,积极思考思维活跃的,是我们;每天,教室里桌椅摆放整齐,地上无纸屑的,还是我们;无论是什么活动,我们班总是能搞得有声有色;无论是什么比赛,我们班总能全力以赴,摘得桂冠;我班获得了很多荣誉,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文明班级。在这个温暖的大集体中,通过优化班级管理,做着快乐而幸福的班主任。我是如何带好一个班的呢?  一、用
期刊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各个行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农村的发展进程中大数据的特征也非常的明显,尤其是在农村的教育培训领域这一特征尤其的明显,在这种环境背景下,农村的教育比之于传统的教育形式来说更加的科学化和快捷化,本文通过对传统的农村教育情况和大数据时代的教育进行对比来表现了新的教育理念,为农村的的教育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供了一些可以参考的资料。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农村教育  伴随着科技
期刊
摘要:在国内的教育系统中,幼儿园的教育属于最基础的部分,为让孩子们在幼儿成长期身心快乐健康,要和儿童家庭相互沟通,使得幼儿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幼儿园里,都能够主动学习、快乐成长进步,加强幼儿在同龄人中的竞争实力,为以后的成长及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讨论了家庭同幼儿园双方在教育上该怎样达到互补,同时提出有效方案。  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互补  从某个角度看,来自家庭中的教育可以算是幼儿园教
期刊
摘要:中小学骨干教师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对骨干教师的培训是有效提升中小学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通过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进一步促基础教育改革深入。在骨干教师培训中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创新培训方式,强化问题导向,促进资源共享,为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打造高端发展平台。  关键词:教师培训;发展理念;骨干教师;中小学  当前我国正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
期刊
摘要: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然而小学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幸福、快乐,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在他们身上日益突出。我想,除了一些客观的原因外,更多的还在于社会、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目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学校、社会都片面的追求升学率,注重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习负担过重给其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关键词:心理健康;素质教育;沟通;发展特点  一、对
期刊
摘要:德育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在当前素质教育这样的背景之下,也就对德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育教育这项工作本身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和目标,并且和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促进其措施有效性的提高。但是当前来看,我国德育教育工作本身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改进,本文首先探讨了中学德育教育工作中主要存在的一些问题,之后结合实际情况对对策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给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