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的基础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教研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即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没有兴趣就不可能有创新意识,没有创新意识的兴趣就不可能发挥创造的才能。创新是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志。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语文教学作为基础工具课,对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特别重要。
  
  一、快乐教学让微笑进入课堂
  
  每一节课教师应满怀激情、脸上常常带着微笑,学生便倍感轻松、亲切,营造快乐氛围,原来不感兴趣的同学也会不知不觉地进入自觉学习状态。学生教师心相通,学生就能大胆地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动脑动口,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反对苦学苦练,主张通过教师有意思的启发,使学生产生兴趣对课文深入理解,就会不断提高意思认识,经过数次飞跃学生就会产生创新意思,爱上这门学科,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新颖的导学激起学生兴趣,采用谈话导入法、故事导入法、谜语导入法、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二、精讲多练、加强阅读指导
  
  为了点燃学生的学习火花,培养创新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注重精心设计教案、精讲多练,巧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关键。在讲《数星星的孩子》一文中“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是贯穿全文的重点句,在课堂上我们出示复合胶片演示北斗星以逆时针的方向绕着北极星转动的情景,使学生激起观察大自然的兴趣。乐于投身大自然中去探索,培养了创新能力。在演示后让学生提出问题后老师答疑,然后开始朗读比赛,读的快的声音洪亮的学生都要给予及时的表扬,使教室里形成一片朗朗的读书声,接着女同学集体朗读老师肯定了成绩给了一百分,男同学集体朗读老师赞扬了也给了一百分,最后全班齐读。学生不看课文就能十分流畅的背了出来。
  1.利用工具书:扫除阅读障碍,让学生充分利用《新华字典》或《成语词典》进行查阅,力求自我理解字音词义,自行扫除阅读障碍,教师做到有的放矢的指导,使学生在快乐中接受了新知识。
  2.做好读书笔记:让学生多读课外有关文学知识的书,摘抄好的文章、优美词句和精彩片段,在阅读时重视文章中人物独特形象、生动语言、精彩动作、准确逼真的物景描绘,有趣的开头和令人深思的结尾,同时写好读书心得体会,鼓励学生读好书好文章,大胆写出真正的收获。让学生把课文阅读同写作练习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有了新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在课堂上营造创新愉悦的氛围和环境
  
  要善于发现学生潜藏的积极因素并加以引导,鼓励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表扬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在教《狼和羊》一课,我先安排平时学习较好听话的两个学生分别扮演狼和小羊的角色。平时表现差的、淘气的同学顿时像打败仗一样垂头丧气,接着又让这些淘气、学习差的孩子扮演狼呲着牙向小羊扑去,那狼凶恶的样子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老师表扬了他们的出色表演,鼓励了他们的积极性,后来他们的进步很大。
  在讲《骆驼和羊》一课时,提示这一课的寓意:要全面看问题,对自己不能只看长处,对别人不能只看短处。学生通过学习课文理解了这一寓意时,我又进一步说:“如果这个园子里只有从高高围墙外伸出的茂盛枝叶骆驼会怎样呢?羊会怎样呢?”学生纷纷讨论,有的同学说:骆驼会吃到树叶生存下来,羊吃不到就会饿死。我又说:“如果只是园子里面有草,而围墙上只有一个又窄又矮的小门骆驼会怎样?羊又会怎样?”同学又说:如果这样羊会吃到草生存下来,骆驼什么也吃不到会饿死。于是我挖掘出这个故事一个新的寓意:人要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张扬个性,才能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创造出新的生活和未来!
  通过上述的教学活动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综合思想认识有了新的提高,在学习中长知识,在学习中创造新的未来,在快乐学习中成长。
其他文献
许多次听到教师反映现在的学生不好管,而且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也不像低年级的学生那么尊重老师了,课堂不好驾驭。但就我曾遇到的情况来看,我认为不要那么抱怨学生,而要从自身考虑,是否做到了一个教育者该做的,现就我的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仅供同仁参考。  新的学期开始了,七年级新生入校才两天,就听班主任老师说:“七年二班有一个‘活宝’,他有一个特长——擅长课堂上搞笑、捉弄老师。”  今天我给七年级二班上课,铃
期刊
北安小学多年来坚持科研兴校的思想,从“八五”到“九五”、 “十五” 直至“十一五”,近20年的科研,我们深深感到,只有基于学校特色的符合学校情的,基于教师问题性的课题研究,才能掷地有声,才能使研究形成燎原之势,形成“校本化”的研究。    一、“校本化”是学校发展积淀的结果    “八五”期间,学校参加了全国整体改革实验研究,着重进行协同教育的研究,研究的切入点是学生心理素质; “九五”期间,生成
期刊
北安小学与共和国同龄,在和共和国一起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经历了奠基、起步、中兴、奋起、腾飞几个阶段,虽然每一个阶段都有时代的印迹,但翻开我校校史,却会发现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坚定不移地抓课堂教学质量、抓教师素质的提高、抓学生的特长培养。近六十年来,我校在传承的基础上规范,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在传承的基础上超越,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新课程实施以后,我们经过总结、反思、沉淀
期刊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一种以生生互动为主要取向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是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一、组建有效的合作学习小组    实施合作学习之初,所采用的自由组合和随机组合两种形式的合作学习小组,效果均不理想。经过反复的摸索和实践,我们最后
期刊
一、观察目的  通过观察和比较分析,了解我地区各县(市区)教师“走进新课程”三年来对新课程实施中所倡导的合作学习方式有关理论的学习理解及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情况,以此为参照,结合笔者在我省其它地区看到的情况,反思笔者所领导的课题组有关的研究情况。  二、观察途径、方法及观察工具的编制  编制观察工具的理论依据是:  一是依据斯莱文提出的“三因素”理论(小组目标;个体责任;成功的均等机会。)及约翰逊兄弟
期刊
一、更新观念,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我国传统教育的师生关系以“师道尊严”为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在知识传承方面,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因而,师生关系是一种单向性的“我主你客”、“我说你听”式的服从关系;在伦理道德方面,传统的观念置教师于“道德说教者”的绝对尊严的地位,因而认为教师是无可置疑的“长者”,学生是理所当然的“弟子”,师生关系成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校长在学校发展中处于决策地位,在学校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学校领导集体中处于核心地位,作用举足轻重。校长是“学校之魂”,其办学思想实质就是学校工作思路。  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启动,作为校长,如何确定新的办学和治校理念,是学校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新时期校长治校必须树立人本管理、全面质量、科研先导、学校文化和终身学习
期刊
每天进步一点点,听起来似乎没有冲天的气魄,没有诱人的硕果,没有轰动的声势,可细细地琢磨一下:每天,进步,一点点,那简直又是在默默地创造一个料想不到的奇迹,在不动声色中酝酿一个真实感人的神话。“每天进步一点点”,是我对学生们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  记得刚开始接手三年级这个班的时候,班上有个调皮的大个男生,许多同学向我反映说他力气大,脾气又非常坏,爱欺负人,还经常不完成作业。我装作不知道的样子,每次上
期刊
当前在学校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还不尽如人意。教师的心态和情绪直接影响师生的关系。教导主任应反思自己的工作,怎样给教师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维护教师的尊严,让教师以平和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  新课程倡导教师要关照学生的人文需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让课堂成为师生愉快而幸福的生命历程。这种观点,得到了教师的普遍认同。然而,在实际中,却不尽如人意。作为教导主任,我常常在想,怎样才能促成新型师生关系的
期刊
新课程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要注重过程性评价,达到全面了解学生状况,激励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同时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评价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来源于兴趣,兴趣的培养主要来源于鼓励和体验    1.鼓励一定要适合学生年龄特点  低年级:贴个红花、戴个五星、奖面小旗都会给他们以自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