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与汉文化教学结合的问题

来源 :家长·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inet1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汉族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汉语言和汉文化已经对其他民族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少数民族地区教授汉语和汉文化,能够有效地促进少数民族的学生了解汉族文化历史和文化沉淀,能够让少数民族的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当中。在少数民族地区将汉语教学和汉文化教学进行结合,能有效地促进汉文化和汉语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普及,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是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独有的民族特征,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汉文化教学;结合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应当尽可能地去了解其他民族的习俗文化,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汉语言和汉文化的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对于汉文化的了解,促进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能够让各个民族之间取长补短,发展自己的本民族文化。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所教授的汉文化不能够与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相冲突,应当尽可能地减少因为文化而产生的冲突。教师也要明确进行汉文化的传播并不是因为少数民族文化落后,是为了能够让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更好地融入这个社会,因为不可否认的是汉族是占据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民族。
  一、汉语教学和汉文化教学结合的现状
  汉语是汉文化的一部分,汉文化博大精深,包括语言、艺术、习俗等等。将汉文化教学与汉语教学进行结合,也就是通过汉语这个载体让少数民族的学生去了解汉文化,这两种教学应当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却将它们割裂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会只进行汉语教学和汉文化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汉语和汉文化的时候并不能很好地结合到一起。如果学生只是单纯地学习汉语,那么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非常枯燥的,教师所教学的内容就像很多学生学习英语一样,枯燥而乏味。教师首先教学拼音,然后教学汉字、语法、词语等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只是了解了某一个汉字的意思,对于这个汉字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知识却没有任何了解。如果只是进行汉文化的教学,那么学生在学习汉文化的过程中,只能进行听讲,对于汉文化中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却因为对汉字认知的缺失而无法通过其他文献资料去了解,这就限制了学生学习汉文化的途径。
  另外,在某些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教学的时候,很多教师所教学的汉文化内容与本地民族的习俗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突,这就使汉文化和汉语教学无法有效地开展下去,甚至会引起暴力冲突。例如,在回族聚居地给回族学生讲解汉族人过年杀猪这一习俗,因为猪是回族同胞心中的神灵,这一讲解就与回族的文化习俗产生冲突,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二、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与汉文化教学的结合策略
  (一)讲解汉字背后的文化
  汉语是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与其他文字不同的是,汉语已经经历了近5000年的发展,从最初的甲骨文-一直到今天的汉字,虽然汉字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形态,但是作为文化传承的一部分,是世界上唯一仍旧非常活跃的最古老的文字。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不仅仅能够增加自己的文化素养,还能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提高社会的竞争力,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融入这个社会。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有一段文化,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当充分地去挖掘每一个汉字背后的文化典故,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去了解汉字发展历程,从而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汉字能够真的有兴趣。
  例如,在教学汉字“日”的时候,教师可以从甲骨文上的象形文字开始讲起,几千年前“日”就是从太阳的具体形态发展而来,其具体的形态就是外面一个圈,圆圈中心一个点,这就是甲骨文的“日”字,在后来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日”始终是指太阳,并以“日”为部首偏旁发展出了多个与太阳相关的字,如破晓的“晓”字,就是表示太阳升起来之前的天空。教师一定要去挖掘这背后的文字发展历程,让学生更有兴趣地学习汉语。
  (二)讲解词语背后的文化
  教师在进行汉语的传播过程中,不应当只是单纯地去向学生介绍每个词语或者成语的意思,更要将其中的典故让学生们了解,让少数民族的学生能够知道这些词语的来历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历史上有很多的典故可以追溯。例如,成語“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明白就来自于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项羽本纪》,在鸿门宴章节中有这样一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这便是成语的来源。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还可以将鸿门宴的具体故事讲给学生听,并鼓励学生们去阅读《史记》这本书,能让学生更加地了解汉文化。
  (三)利用汉文化带动汉语的教学
  在汉文化中,除了汉字,还有戏曲、武术、绘画等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这些汉文化充分地带入到少数民族学生的课堂之中,让学生们去了解这些璀璨的文化。不得不说,在汉文化中还有一枝独秀,教师可以利用它去进行汉语教学,那就是各地的歇后语和俚语。这些语言很多都是由平常的老百姓总结出来的,非常地通俗易懂,这也是汉文化的一部分。例如,歇后语“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所描绘的就是不好的东西或者人会受到广大人民的唾弃。汉文化和汉语言博大精深,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将两者进行充分地结合,以便能够带给学生更好的课堂体验。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汉语教学和汉文化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去尊重当地的民族习惯,避免产生文化上的冲突。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将两者进行结合,利用汉语教学普及汉文化,带动汉语的教学,让这两者相辅相成,能够有效地在少数民族学生心中埋下汉文化的种子,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能够更好地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使学生未来的发展更加顺利。
  (责编:张欣)
其他文献
摘要: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不应该只放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基本的语文学科素养,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有活力。在语文教学阶段,“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可以保证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更有活力。作者就根据现今初中阅读教学中“少教多学”的模式进行简要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少教多学模式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适
摘要:体验式学习主要强调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将课堂充分归还给学生,让他们的主体作用得到更进一步的发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体验以及感悟,这样才能最终形成属于自身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手段。在本文中,作者把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所积累的经验作为依据,重点来分析如何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运用体验式学习方法。作者通过体验数学知识形成和体验数学知识魅力与体验数学知识价值三个方面来论述,分析体验式学习法在小学数学知
摘要:幼儿园阶段是幼儿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户外活动是幼儿园日常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户外活动的质量,会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如何确保户外活动质量则是幼儿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提高幼儿园户外活动质量的有效策略分析,提升幼儿园户外活动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活动;质量;有效策略;分析  幼儿园的主要教育任务即帮助幼儿健康成长,幼儿园的孩子年龄较小,且现在多
【摘要】在教改的基础上,初中语文课程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提倡教学的有效性。在学生的学习阶段中,初中教育是学生的重要学习阶段,对于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增强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具有很大的意义。在语文教学中,融人生活元素,能够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增强语文教学内容的生动性。所以,初中阶段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要适当地融入一些生活元素,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增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生活元素;初中语文;教学
【摘要】练习课是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课型,教师要立足教材的重难点,以提升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能力为出发点,设计精准、高效的练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练习课;针对性;变式练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0-0151-02  练习课作为新课内容的延续和补充,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约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摘要】初中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完成自我提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既对当下学习有帮助,对未来成长和学习也大有好处。不过,当前的初中生在学习习惯培养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共同解决。本文以新课程为基础,探讨初中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必要性,并通过分析当前初中生学习习惯不佳的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
摘要:创新教育一直是这个社会、这个人类共同体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人类的教育更离不开创新。每个学生的教育生涯从家庭教育开始,一步步走向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乃至硕博之路,其中初中教育是整个教育中重要的提升阶段,也是学生开启对世界综合认知的关键时期,而且,该阶段也是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因此,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处于启蒙发育时期得到良好的教育环境,更需要优秀、富含创新精神的教育体系
摘要:数学活动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不但能让幼儿主动获得感性经验,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对促进幼儿逻辑思维的发展,有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替代的作用,而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幼儿的游戏不仅是模仿、学习的行为,还是培植、滋养人类想象力、创造力的最初温床,所以游戏走进数学、数学走进生活就是人们常说的知识必须“生活化”。  关键词:幼儿数学;操作;生活化;游戏  幼儿生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是基础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锻炼、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关键途径。小学生刚刚接触数学,数学思想还不成熟,数学知识网络还没有形成,小学数学教学在小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数形结合;小学数学;应用策略  数字和图形是小学数学知识教学中占比很重的内容,要想使小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就一定要注重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培养,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锻
【摘要】美术教育于小学生而言是培养创造力的良好手段,对小学生的成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美术课程中融入乡土资源,能激发小学生的创作热情,利用乡土资源进行美术创作,能让小学生更好地走进自然,感受自然。本文主要探讨了乡土资源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应用,通过将乡土资源融入小学美术课程中,提高小学生在美术教育中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乡土资源;小学美术课程;创作热情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