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是如何进入牛奶的

来源 :养生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ft2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目前闹得沸沸扬扬的牛奶危机事件,作为一个可能的知情者和懂点化学的人,我也来谈谈我的观点:
  首先,三聚氰胺的市场售价并不低,奶农不可能不计成本地提高浓度;其次,三聚氰胺水溶性较差,要想完全溶于牛奶比较麻烦;那么三聚氰胺是怎样被加到牛奶里面去的?说穿了就是尿素(尿素外观为白色晶体或粉末,是动物蛋白质代谢后的产物)。尿素作为一种便宜的农家化肥,真是经济实惠的“好添加剂”。
  为什么要加尿素,因为各乳品公司收购鲜奶,测试的标准主要是奶的蛋白质含量,就是氮的含量,尿素作为一种最普遍的氮肥,由于它独特的分子结构,氮的含量当然高,混入奶中,提高氮浓度,价格自然也卖得高了。
  尿素是怎么转化为三聚氰氨的?奶粉的生产过程就是将鲜奶放在封闭的环境高温环境下,然后采取喷雾的方式直接转化成粉状就成了奶粉,而尿素在高温下会产生变化,生成三聚氰胺,有毒的奶粉就这样生成了。
  最后,我再谈谈是怎么知道这些内幕的。前几年,我们办理一件刑事案件,罪犯主要罪状之一就是把持某市某区的牛奶收购市场,长期以次充好,在办案中了解到,他们在牛奶中加入尿素、少量食用油,然后加大量水(良心好的加自来水,不好的就直接加池塘或者田里的水),最后用专用的搅拌机进行搅拌,一批蛋白质浓度高的鲜奶诞生了。但最后几个犯罪分子都翻供,说他们这种做法是普遍的,并不是他们发明的。后来我们专门去了解,确实如此,他们对牛奶收购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根本没有比较有效的检测措施,或者是因为收购站点太多,没有精力和金钱来负担这么大的检测开销,所以对广大奶农的行为基本采取默认的态度。而且据了解,只要存在向奶农收购牛奶,就普遍存在此类现象。所以三鹿事件的发生是必然的,而且这次三鹿出了事,全国其他所有奶制品企业都保持沉默,没有一家跳出来指责,什么原因大家应该心里有数了吧。
其他文献
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浙江省的东北部,有一片让人心旷神怡的绿色。这个传承了江南古味儿和优雅的地方,有一个吉祥的名字——安吉。尽管它素有“中国竹乡”之美称,却一度名不见经传。直到最近几年,因为几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才使得作为影片外景地的安吉扬名天下。    安吉竹海天下翠    “安吉”得名于1800年前,东汉的黄巾起义之后,因为这片土地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汉灵帝取《诗经·无衣篇》中的诗名“安且吉
期刊
在引起腰痛的原因中虽然腰肌劳损占60%,但医学上并没有腰肌劳损这一名称,它其实是“腰背部纤维炎”、“腰背筋膜疼痛综合征”、“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骶韧带损伤”等一些肌肉韧带损伤的统称。    中老年朋友对“腰肌劳损”可能不陌生,因为很多人都经受过或正在经受着腰痛的烦扰。去医院吧,又查不出什么毛病,可下腰部常有酸胀、疼痛、无力,遇到站、坐或走路久了,或早晨起床、寒冷潮湿的天气时,疼痛就加重,有时
期刊
苏东坡一生中写下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是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文学家,可谓家喻户晓。但是苏东坡在医学上的贡献和作为,却鲜为人知晓。  “谪居淡无事,何异老且休,虽过靖年节,未失斜川游,春江绿夫波,人卧船自流。我本无所适,泛泛随鸣鸥,中流遇漩涡。舍舟登层丘,有口可与饮,何必逢我舟,过子诗似翁,我唱而酬酢,未知陶彭泽,颇有此乐乎。”这首诗道出了诗人老年贬谪他乡,闲来无事,驾舟出游的情景。在微波轻荡的春江之
期刊
“冬病”是指一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症,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夏治”指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辨证施治,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冬病夏治”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它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  根据传统中医理论,人体阳气春夏多生发而旺盛,秋冬
期刊
每逢节日,我们收到的好友贺节短信中,经常有“六六大顺”这句吉语或这顺那顺的词语,记得最深的一句是:“祝您心情顺、身体顺、家庭顺、事业顺、钱途顺、感情顺!”。“顺”字不但听着顺心顺耳,而且必需必求。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和生活中,常把“六”跟“顺”划上等号并非无厘头。小时候,看到大人们猜拳喝令或者玩麻将投掷骰子时,一旦出现六个点,就会喊叫“六顺!”、“六六大顺!”时下,选汽车牌号,挑手机号码,择婚喜吉
期刊
近些年来,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名人因心脑血管问题突然死亡的消息,其实,并不是名人、高官才犯病,我国平均每12秒钟有一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大病会不会、何时会落到您、我、他头上?  许多人对心肌梗塞、脑出血的发病规律一无所知!心脑动脉中的脆性斑块就像埋在血管壁中的“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就突发了心肌梗塞或脑出血。但大部分存在这种致命性隐患的人,平时没有任何“难受”的感觉。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卵磷脂
期刊
纵身红尘,众生皆一片忙碌,或为衣食所牵,或为名利所累,或为挤压所迫。面对世俗的熙熙攘攘,我感到心如浮藻,身似茧缚。我想到了逃离,想到了颍水边洗耳的许由,想到了首阳山采薇的伯夷、叔齐,想到了抱树避火的介之推,想到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五柳先生。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容不得我超然物外,驻足桃源。我,终究没能逃脱凡尘。  没有世外桃源,那么,在难得的假期,我们何妨在世俗的夹缝中为自己的心灵凿出一条心径来
期刊
在过去的几年间,针对“牛奶”,我刊曾多次展开过大的话题讨论,并得到多家主流媒体的呼应,原因就在于牛奶与我们的生活如此密切相关。在人们的心中,始终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认识迷区,甚至对于专家而言,也有太多的敏感地带。我们讨论过牛奶的杀菌方式与营养问题;讨论过不同年龄层的人们的饮用方法问题;讨论过喝牛奶能否防治骨质疏松的问题;讨论过牛奶的包装与保质问题;讨论过牛奶的加工安全与营养流失问题,也讨论过国外奶制品
期刊
从三鹿毒奶粉事件公开曝光以后,媒体就“今天你喝什么奶?”做过调查。有钱人说我喝外国奶,外国奶靠得住。而国外的一些奶粉厂商现在也宣称:暂时不涨价。看来,外国奶粉生产厂商和经销商是这一次事件的最大赢家!  但是,切莫高兴太早了!目前,人民网刊载了《生命时报》的文章,历数了国外名牌奶粉事件。这无非是告诫国人,奶粉业从鲜奶提炼到加工生产成粉,很难监控,很容易产生污染。造成诸多事件、甚至是大事件、恶性重大事
期刊
我所学的专业是乳品工艺,刚毕业曾在国内某老大级乳业集团工作,职位是收奶员。  这些天的牛奶危机事件,沸沸扬扬。其实在我看来,没什么奇怪的,事情总是要被揭穿的,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以及是哪一家企业成为那个撞上枪口的倒霉蛋。三聚氰胺只是冰山的一角。  离职后,我没喝过一滴奶!  我先讲一下收奶的过程。奶农的牛奶由当地附近村镇的奶站化验收集,按品质高低,分等级付给奶农钱。品质的指标不外乎PH值、蛋白质、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