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六”话“顺”

来源 :养生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ecu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逢节日,我们收到的好友贺节短信中,经常有“六六大顺”这句吉语或这顺那顺的词语,记得最深的一句是:“祝您心情顺、身体顺、家庭顺、事业顺、钱途顺、感情顺!”。“顺”字不但听着顺心顺耳,而且必需必求。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和生活中,常把“六”跟“顺”划上等号并非无厘头。小时候,看到大人们猜拳喝令或者玩麻将投掷骰子时,一旦出现六个点,就会喊叫“六顺!”、“六六大顺!”时下,选汽车牌号,挑手机号码,择婚喜吉日,人们都喜欢“六”这个数字,为的也是图个“顺利”。
  中国人崇尚“六”的历史悠久。周代初,周公旦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官制礼仪等都按“六”来安排。例如:“六官”,指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种职官;古代学校教育的六门课程叫“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婚嫁迎娶的六种礼仪谓之“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中医学上风、热、湿、火、燥、寒称“六气”;汉字造宇的六种方法称“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古代儒家立身行事的六条准则称“六本”,即孝、哀、勇、能、嗣、力;考察人的六种方法叫“六征”,即观诚、考言、视声、观色、观隐、揆德:天地及四方之色为青、白、赤、黑、玄、黄“六采”:规、矩、权、衡、准、绳为“六法”;苦、酸、甘、辛、咸、淡称“六味”;《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六经”。
  从隋唐开始,中央行政机构设六个部门以分掌全国各类事务。隋代是吏、民、礼、兵、刑、工六部,唐代为避太宗李世民讳,改民部为户部,此后历代相承,一直到清代为止。宋代元丰年间,专门把《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尉缭子兵法》等六部兵书汇编成集,取名为《六韬》。明代嘉靖时,苏州书商把老子、庄子、荀子、列子、杨子、文中子六人的书合编刻印出版,取名为《六子全书》,都跟“六”有关。类此用“六”归纳的数量词和事物还可以列举相当多。
  总之,“六”是一个自古以来就备受中国人喜欢的吉祥数字。我们的祖先早就习惯用“六”的倍数“三十六”来表示众多之意,两千多年前的《南齐书·王敬则传》中就有“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策”一说。后人还经常借用“六”的倍数,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写到“天罡三十六,地煞七十二”。我们经常用“三十六计,七十二变”形容计谋多端,灵活善变;有一句常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泛指天下所有行业都有出类拔萃者,这些数字也都是“六”的倍数。至于店号、商标、名字冠以“六”字的更是多如牛毛。
  那么,“六”是如何与“顺”扯上关系的?据知,主要出自三种说法:其一,可能来自《易经》,《易经》中有六爻之说,六爻与六爻相重为一别卦,可能是其中一卦为顺利之意,故延用六六大顺的说法;其二,《左传》中记载,“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谓六顺。”这里的“顺”,指的是人与人之间、上下左右之间的关系;其三,来源于“三三不尽,六六无穷”的传统观念,“三”是一个可以无限延伸的数字,推而广之,“三”的倍数“六”也具备了同样的性质。
  我想,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行行业业、家家户户特别需要“顺”。国家的稳定发展是“顺”;家庭平安,生活幸福是“顺”;夫妻和谐,和睦同心是“顺”,前进的道路上,事业的进展中没有阻碍挫折是“顺”;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六十而耳顺。”意思是人到了60岁,进入了老年,什么言论都听得进去,什么言论都能知其意思。其实,我们在调查研究中,都应当学习孔子的“耳顺”,不必等到年届花甲。只有“耳顺”,才能兼听则明,工作顺利。
  笔者说“六”话“顺”的意思,也想与读者诸君共勉:为人处事都要讲究一个“顺”字,奉养父母要慈敬孝顺;夫妻之间要体贴温顺;著书写作要文从字顺;投资兴业要名正言顺;性格心情要平静柔顺;正确正义的事要百依百顺。总之,无论国家、家庭,还是个人,都不能违悖情理,而必须顺应天时,顺应地利,顺应人和,顺应历史潮流。这样才能有实实在在的“六六大顺”!
  
  短信
  
  测谎
  有一位老太太病了,她打电话叫了医院的急救车。格伦医生去她家接送这名女病人去医院。格伦医生把一个传感器放到她的手臂上量她的脉搏和血压。然后,他开始收集她的资料。“请问,你的年龄有多大?”格伦医生问。
  “58岁”,女病人边回答边盯着她手上的装置。她问:“这个装置是做什么用的呢?”
  “这是一个测谎器!”格伦回答这个女病人说.“现在,请你告诉我,你是多大年龄?”
  “67岁。”女病人诚实地回答。
  
  百科全书
  我的工作是在一个成人教育学院做电脑教师,在比我年轻或比我年长的学生面前,我深知自己在电脑知识上的差距,我觉得自己电脑的知识很有限,所以,我经常上图书馆去借书为自己的知识充电。
  有一天我正在图书馆借书室选图书,我看到一个新生也走了进来,他在百科全书卷堆入的书架前停了下来,然后回头问我:“老师,这些书是哪一类书籍?”
  我告诉他:“这些是百科全书。”
  “真的吗?”这位学生瞪大了眼睛看着我,他有些惊讶地说:“有人把所有的事情都打印出来了?”
  
  供应商的痛苦
  在一个软件设计会议上,我们使用的典型的技术术语,讨论了数据交换接口与供应商联系。关于这一合作事情,一位编程人员说:“关于编程,我们已经下令推迟一段时间,因为供应商现在是异常痛苦的,这里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非线性水禽的问题。”
  队长听后,好奇地扬了扬他的眉毛,并询问,“这究竟是什么问题呢?”
  程序员回答说:“因为他们没有让他们的鸭子排成一排。”
其他文献
鸡蛋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与人体蛋白质组成相近,是一种理想的天然“补品”。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却将鸡蛋视作引起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病的元凶,原因就是其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使原本就有上述疾病的患者觉得,再吃鸡蛋,简直就是“火上浇油”,不少人开始对鸡蛋敬而远之。也有研究发现,过量摄入胆固醇会使血液中胆固醇升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血胆固醇升高密切相关,而鸡蛋恰恰是一种含胆固醇很高的食物
期刊
专家简介邢更彦,医学博士,武警总医院关节四肢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骨科杂志编委、国际冲击波疗法联合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尤其擅长关节镜技术治疗膝、肩、髋及腕关节病损、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等,在国内首先开展的体外冲击波治疗骨肌系统疾病达国际领先水平。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八项。主编《骨肌疾病体外冲击波疗法》专著一部,参编专著五部。    人之所以能奔跑跳跃、活动自如
期刊
一年前,李大爷患了前列腺肥大症,小腹下堕,小便困难,每天晚上总要起来四五次,真是痛苦极了。我告诉他每天吃两个番茄,越熟越好,炒菜或炒鸡蛋吃。他听了很高兴,没想到一个多月就见了效,一年多来从未间断过。  番茄为什么能够治疗前列腺疾病呢?我们先得从番茄中的有效成分—番茄红素谈起。    番茄乃大自然的恩赐  番茄中最重要的类胡萝卜素就是番茄红素。它属植物营养素,人体不能合成,平时我们看到番茄娇艳欲滴、
期刊
夏天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皮脂腺分泌增多,皮肤需要特别的防护和保养,特别是中老年妇女,如果保养不周,酷夏的气候将夺走您皮肤的光彩。    1、多饮水保持体内足够水分    水分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元素,适当饮用果汁、矿泉水、茶叶等,保证机体有足够的水分储备;经常洗澡沐浴、洗脸、泡脚,可使皮肤保持水分,减少夏天带来的油腻和防止水分丢失;或是做面部的冷蒸气喷雾收缩毛孔,减少皮脂腺的过度分泌,使皮肤
期刊
人到老年,消化系统疾病的“到来”,似乎是无可避免的事。因为消化系统疾病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加之病程长,恢复慢,且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药物治疗易发生中毒反应,常令老年人痛苦不堪。但科学技术和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又常常给人带来惊喜。许多医学专家和生物科技工作者面对身心病症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不懈努力研究,不间断地给世人带来健康的福音。老年性消化系统疾病,看起来是因人体衰老而成的一种必然。但是,我们也会在一
期刊
提高及保持肺活量的锻炼  郭 恒    肺活量的概念,我是在上初中时首次学到的。有一次,体育老师为了检测同学们的身体状况,进行了肺活量的测试。他从校医那儿借来肺活量测试仪,测试很简单,就是被测者吸满一口气后,含着一根胶管,对测试仪里吹气。随着进气量的增多,仪器的浮筒上浮,看刻度就知道进气多少毫升。我还记得那时自己的肺活量是4500毫升,算是较大的。  自此以后,我注意了提高和保持肺活量的锻炼,一直
期刊
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浙江省的东北部,有一片让人心旷神怡的绿色。这个传承了江南古味儿和优雅的地方,有一个吉祥的名字——安吉。尽管它素有“中国竹乡”之美称,却一度名不见经传。直到最近几年,因为几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才使得作为影片外景地的安吉扬名天下。    安吉竹海天下翠    “安吉”得名于1800年前,东汉的黄巾起义之后,因为这片土地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汉灵帝取《诗经·无衣篇》中的诗名“安且吉
期刊
在引起腰痛的原因中虽然腰肌劳损占60%,但医学上并没有腰肌劳损这一名称,它其实是“腰背部纤维炎”、“腰背筋膜疼痛综合征”、“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骶韧带损伤”等一些肌肉韧带损伤的统称。    中老年朋友对“腰肌劳损”可能不陌生,因为很多人都经受过或正在经受着腰痛的烦扰。去医院吧,又查不出什么毛病,可下腰部常有酸胀、疼痛、无力,遇到站、坐或走路久了,或早晨起床、寒冷潮湿的天气时,疼痛就加重,有时
期刊
苏东坡一生中写下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是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文学家,可谓家喻户晓。但是苏东坡在医学上的贡献和作为,却鲜为人知晓。  “谪居淡无事,何异老且休,虽过靖年节,未失斜川游,春江绿夫波,人卧船自流。我本无所适,泛泛随鸣鸥,中流遇漩涡。舍舟登层丘,有口可与饮,何必逢我舟,过子诗似翁,我唱而酬酢,未知陶彭泽,颇有此乐乎。”这首诗道出了诗人老年贬谪他乡,闲来无事,驾舟出游的情景。在微波轻荡的春江之
期刊
“冬病”是指一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症,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夏治”指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辨证施治,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冬病夏治”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它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  根据传统中医理论,人体阳气春夏多生发而旺盛,秋冬
期刊